“这次锚定精度误差在0.3微秒内,”穿越者吉力大师压低声音,将仪器揣进绣着星图的衣襟,“韦讯此刻应该正在撰写《眼科龙木论》的‘五轮篇’,我们的观测不能超过一个时辰,否则会引发时空涟漪。”
穿越者青林点点头,目光越过矮墙望向医庐内。
穿粗布长衫的韦讯正坐在案前,手里握着一支狼毫笔,砚台里的墨汁还冒着热气。
案几上摊开的麻纸已写满工整的小楷,右上角“眼科龙木论·卷三”的标题格外醒目。
他忽然注意到韦讯左手边放着的青铜镜,镜面打磨得异常光亮,边缘还刻着细微的刻度——这竟是后世眼科检查仪器的雏形。
穿越者刘彬掏出便携光谱分析仪,屏幕上立刻跳出韦讯书写时的生理数据:心率72次\/分钟,呼吸频率16次\/分钟,脑电波活跃度集中在a波频段,显示出高度专注的状态。“他的神经反应速度比我们数据库里的现代眼科专家还快12%,”刘彬小声惊叹,“在没有任何辅助设备的年代,这简直不可思议。”
就在这时,韦讯忽然放下笔,走到医庐中央的木架前。架子上整齐摆放着数十个陶制小罐,每个罐口都贴着写有脏腑名称的竹牌。
他取下标着“肝”“心”“脾”“肺”“肾”的五个陶罐,将里面装着的草药分别倒在五个白色瓷盘里,青绿色的龙胆草、朱红色的丹参、土黄色的白术、灰白色的桔梗、深褐色的熟地黄在阳光下呈现出鲜明的色彩层次。
“五轮学说的物质基础,”吉力大师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在用对应的草药属性验证眼部区域与脏腑的关联。”
韦讯重新坐回案前,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随后用墨线将圆分成五个区域,分别标注“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
他一边画一边低声自语,青林的实时语言翻译器立刻传来清晰的中文:“肉轮属脾,在眼睑,主运化;血轮属心,在两眦,主血脉;气轮属肺,在白睛,主呼吸;风轮属肝,在黑睛,主疏泄;水轮属肾,在瞳仁,主藏精。”
刘彬悄悄调整分析仪的波段,捕捉到韦讯绘制眼部图谱时的手部运动轨迹。
屏幕上显示的曲线平滑流畅,每个区域的比例误差不超过0.5毫米,仿佛用现代绘图软件精确计算过一般。“他的空间感知能力已经突破了时代限制,”刘彬忍不住感慨,“这种对人体结构的理解,至少领先当时医学水平三百年。”
医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匆匆赶来,孩子的左眼红肿得几乎睁不开。韦讯立刻起身迎上去,手指轻轻拨开孩子的眼睑,目光如炬地观察着眼部症状。
青林注意到他的指尖在孩子眼周的几个穴位上轻轻点按,每个穴位的停留时间都恰好是三秒,动作精准得如同机械臂。
“脾失健运,湿浊上泛,”韦讯一边诊断一边解释,“你看这眼睑属肉轮,此刻红肿增厚,正是脾虚的征兆。再看白睛属气轮,已有淡青色瘀斑,说明肺经也受影响。”他转身从木架上取下标着“脾”和“肺”的陶罐,取出草药称重时,青林发现他用的竹制药秤刻度精细到分毫,称量误差竟小于0.1克。
就在韦讯配药的间隙,刘彬的分析仪突然发出微弱的警报。屏幕上显示医庐内的时空能量场出现波动,右上角的倒计时器开始闪烁——距离他们的观测时限还有二十分钟。吉力大师悄悄碰了碰青林的胳膊,示意他准备撤离,但青林的目光却被韦讯案几上的一张图纸吸引住了。
那是一张眼部八廓分布图,韦讯用不同颜色的墨线标注出“天廓”“地廓”“风廓”“雷廓”“泽廓”“山廓”“火廓”“水廓”八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用箭头指向对应的脏腑经络。图纸边缘还写着几行小字:“八廓者,八卦之象也,随脏腑精气而上注于目,诊廓即诊脏腑。”
“这是八廓学说的原始手稿,”青林的心脏狂跳起来,“比我们博物馆里收藏的版本早了整整五十年,而且细节更完整。”他悄悄用高清相机拍摄图纸,镜头里的文字清晰到能看清墨汁晕染的痕迹,甚至能分辨出韦讯修改时刮掉的字迹。
韦讯似乎察觉到什么,忽然抬头望向窗外。青林三人立刻屏住呼吸,将身体贴在墙根。吉力大师迅速启动量子隐身装置,三人的身影在阳光下变得透明,只有衣物的边缘还残留着淡淡的光晕。韦讯的目光在他们刚才站立的位置停留了片刻,随即又转向案上的手稿,仿佛刚才的异样只是错觉。
“他的感知能力超出了我们的预估,”吉力大师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来,“时空锚定仪的能量波动可能被他捕捉到了。”
就在这时,韦讯突然拿起笔,在《眼科龙木论》的手稿上写下一句话:“天地之间,自有异客,观吾医道,悟彼真机。”青林看到这句话时,瞳孔骤然收缩——韦讯竟然知道他们的存在!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句话的字迹与其他内容截然不同,笔画间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洒脱,仿佛早已预见千年后的相遇。
刘彬的分析仪警报声越来越响,屏幕上的时空能量场波动曲线已经变成红色。吉力大师果断按下锚定仪的撤离按钮,淡蓝色的光晕再次笼罩三人。青林最后望了一眼医庐内的韦讯,只见他正微笑着看向窗外,手里握着的狼毫笔在空中轻轻一点,仿佛在为他们的离去送行。
时空湍流再次袭来,青林的耳边回荡着韦讯刚才的诊断声,视网膜上还残留着那张八廓分布图的印记。当三人的身影重新出现在2075年的量子实验室时,刘彬立刻将分析仪的数据传输到主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观测记录完整到令人惊叹——从韦讯的草药配比到眼部穴位的位置坐标,甚至包括他呼吸时胸腔的起伏频率,都被精确记录下来。
“我们带回了五轮八廓学说的原始数据,”青林看着屏幕上的图谱,激动得声音发颤,“这些数据可以完善我们的中医AI诊断系统,让现代眼科诊疗更精准。”
吉力大师却摇了摇头,指着屏幕上韦讯写下的那句话:“他早就知道我们会来,甚至知道我们的目的。或许在他眼中,时空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是像眼部的经络一样,相互连接,彼此映照。”
刘彬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将韦讯绘制的眼部图谱与现代眼科的眼底血管分布图重叠,两个来自不同时代的图谱竟然完美吻合,误差不超过0.2毫米。“这不是巧合,”刘彬的声音带着敬畏,“他用中医的理论,精准描述了人体眼部的生理结构,这种跨学科的认知,即使在现在也堪称奇迹。”
青林走到实验室的窗边,望着远处的城市轮廓。他忽然想起韦讯案几上的青铜镜,镜面里映出的不仅是患者的眼睛,或许还有跨越千年的时光。
在那个没有显微镜和ct机的年代,韦讯用他的智慧和观察力,为中医眼科学搭建了坚实的理论框架,而他们的时空之旅,不过是沿着这位先驱者的足迹,重新发现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真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未来星空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