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全能兵王明骑神圣罗马帝国汉末天子战神无双九重天密战无痕三国之龙战八方重生国民千金大明流匪大国航空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7章 余烬未熄 清剿残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黄河渡口的晨雾尚未散尽,李瑁已站在北岸的高坡上,望着押送安禄山的囚车消失在官道尽头。玄甲骑兵的马蹄声渐远,留下的车辙在泥泞中蜿蜒,像一道正在愈合的伤疤。张彪策马从下游赶回,甲胄上还沾着芦苇的白絮,手里提着个染血的包裹。

“殿下,在芦苇荡里搜出这个。”张彪解开包裹,里面是十几枚刻着“燕”字的铜符,“看样式是叛军的调兵令牌,还有这封密信,是安庆绪写给各地残部的。”

李瑁展开密信,墨迹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父已被擒,尔等各率本部,散入州县,焚粮毁仓,待孤重整旗鼓,再图复兴。”字迹间的癫狂几乎要透纸而出,他捏紧信纸,指节泛白——安庆绪这是要让叛军余孽化整为零,沦为流寇,彻底搅乱大唐的根基。

“郭子仪将军那边有消息吗?”李瑁望向东北方,范阳的方向此刻应是激战正酣。

“刚收到飞鸽传书,郭将军已将安庆绪困在幽州城,只是叛军残部仍在城外袭扰粮道,一时难以强攻。”张彪递上另一封简报,“另外,河北各州都传来急报,原安禄山麾下的小股叛军开始四散劫掠,沧州、赵州等地已出现百姓被屠戮的惨状。”

李瑁的目光扫过简报上的地名,那些曾被唐军光复的城池,如今又笼罩在阴影之下。他想起在潼关伤兵营里,那个断了腿的老农哭诉叛军抢走了他最后的谷种,想起洛阳城外流民们空洞的眼神,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寒意——若不彻底清剿这些余孽,百姓永无宁日,战后重建更是空谈。

“传我将令。”李瑁转身走向战马,长剑在晨光中划出冷冽的弧线,“分兵三路:一路由你率领,带两千玄甲士,星夜驰援幽州,协助郭将军攻破城池,务必擒获安庆绪;二路由陈默医令带领金疮营,随巡查使前往河北各州,救治伤员,安抚百姓;三路随我直击沧州,那里是叛军余孽最猖獗之地,先拔了这颗钉子!”

“殿下,您身边只留三千人,会不会太险?”张彪担忧道,沧州的叛军首领是安禄山的义子田承嗣,此人最善游击战,麾下都是些嗜血的悍匪。

“险?”李瑁翻身上马,玄色披风在风中展开,“比起百姓遭的罪,这点险算什么?”他从怀中取出那本《青囊秘要》的抄本,“把这个交给陈医令,让他教地方郎中研习,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三路兵马即刻开拔。李瑁率领的第三路军刚进入沧州地界,便见官道旁的村庄燃起浓烟。几个幸存的村民跪在路边,衣衫被烧得焦黑,其中一个妇人怀里抱着死去的孩子,哭声撕心裂肺:“官爷!救救我们!田承嗣的人杀进来了,抢了粮食,还放火烧了村子!”

李瑁勒住马缰,望着那片火海,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他拔出长剑直指村头:“玄甲士,随我杀进去!一个活口都别放!”

村口的叛军正在分赃,抢来的布匹粮食堆了满地,几个悍匪正撕扯着一个年轻女子的衣裳。听到马蹄声抬头时,李瑁的长剑已刺穿了为首者的咽喉。玄甲士们如潮水般涌入,长枪挑飞乱窜的匪徒,铁盾撞倒燃烧的柴房,惨叫声与兵器碰撞声瞬间淹没了村庄。

田承嗣正在祠堂里饮酒,听到外面的厮杀声,掀翻酒桌便想从后门逃窜。刚钻出柴房,便被一支破空而来的弩箭钉在门框上,箭羽在他耳旁嗡嗡作响——射箭的是点苍派的弟子,他们奉洪七公之命,早已在各村布下眼线,就等叛军自投罗网。

“田承嗣,你的死期到了!”李瑁提着长剑走进来,地上躺着几具匪徒的尸体,都是被一剑封喉。田承嗣看着他眼中的杀意,突然怪笑起来:“荣王殿下?你以为杀了我就能了事?河北到处都是我们的人,烧不尽,杀不绝!”

“是吗?”李瑁一脚踩在他的伤口上,田承嗣痛得惨叫,“那我就赶尽杀绝,直到最后一个叛匪伏法!”他挥剑斩断对方的绳索,“给你个机会,说出其他余孽的藏身之处,可留你全尸。”

田承嗣啐了口血沫:“休想!老子生是大燕的人,死是大燕的鬼!”

李瑁不再多言,长剑一挥,人头落地。他走出祠堂,见玄甲士们正在扑灭余火,江湖弟子们帮着村民抢救粮食,心中稍定。那个抱着死孩的妇人走过来,跪在他面前磕了三个响头:“多谢殿下为我们报仇!”

“起来吧。”李瑁扶起她,声音有些沙哑,“陈医令的队伍很快就到,会给你们治伤,发放粮食。”他转头对亲兵道,“记下这个村子的名字,战后优先拨款重建。”

清剿沧州的叛军花了整整五日。李瑁的军队像一把梳子,将每个村落、每片密林都搜了个遍。田承嗣的残部大多是些散兵游勇,不堪一击,但他们藏得极深,往往躲在废弃的窑厂、干涸的河沟里,需要逐寸排查。

在一处山涧的溶洞里,玄甲士们发现了囤积的粮草,足有上千石,都是从附近州县抢来的。李瑁让人将粮食分发给周边百姓,看着村民们背着粮袋时感激的眼神,忽然明白为何田承嗣能屡次死灰复燃——百姓手里没粮,才会被叛军的小恩小惠诱惑。

“王砚的农技队到哪了?”李瑁问身边的参军。

“回殿下,已过黄河,正在沧州以西开垦梯田,西域麦种也种下了,说是明年开春就能有收成。”参军递上最新的简报,“另外,丐帮弟子传来消息,赵州的叛军余孽正在围攻县城,县令派人求援。”

李瑁立刻传令:“连夜进军赵州!”

玄甲士们人不解甲,马不卸鞍,踏着月色向赵州疾驰。行至半路,遇到一群逃难的百姓,为首的老者说赵州县令正带着衙役死守城门,叛军攻了三天三夜,城里的箭快用完了。

“加速前进!”李瑁将披风甩在身后,战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他知道,一旦城破,又是一场屠城惨剧。

黎明时分,赵州城下的叛军正在架设云梯。李瑁率领玄甲士从侧翼突袭,长枪阵如锋利的楔子,瞬间撕开叛军的防线。城楼上的县令见援军赶到,立刻下令开城反击,军民合力,不到一个时辰便将叛军击溃。

“殿下救命之恩,赵某没齿难忘!”县令跪倒在城门下,他的官袍上沾满血污,手臂被箭射穿,却依旧挺直腰杆。

李瑁扶起他:“守土有责,你做得很好。”他让人将《青囊秘要》的抄本递过去,“让郎中按这个法子治伤,尤其是箭伤,用煮沸的麻线缝合,不易感染。”

县令捧着抄本,如获至宝:“殿下真是百姓的再生父母!”

在赵州休整时,李瑁收到了张彪的捷报:幽州城破,安庆绪被擒,正在押送长安的路上。他望着捷报,却没有丝毫喜悦——清剿叛军余孽的战事仍在继续,河北大地上,还有无数个田承嗣在为祸一方。

“殿下,沧州送来的信。”亲兵递上一封家书,是杨玉环写来的。信里说长安的冬雪下得很大,她让人给前线送了棉衣,还说玄宗皇帝见了安禄山,只是叹着气说了句“痴儿”,便下令秋后问斩。

李瑁摩挲着信纸上娟秀的字迹,想起她在信末画的那个小小的暖炉,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他提笔回信,说河北的麦田已种下新苗,说陈医令的金疮营救了很多人,说等清剿完余孽,便回长安陪她看雪。

写完信,他走出县衙,见江湖弟子们正在教百姓如何制作简易的投石机,防备小股叛军袭扰。几个华山派的弟子正教孩童们辨认草药,说是按《青囊秘要》上的记载,这些草能治风寒。

“殿下,您看!”一个年轻的江湖弟子举着一张布告跑来,那是丐帮弟子在叛军窝点搜出的,上面列着所有潜藏余孽的姓名和藏身地,“有了这个,咱们就能一网打尽了!”

李瑁接过布告,上面的墨迹还带着血腥味,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清剿之路。他忽然明白,清剿叛军余孽,靠的不只是军队的刀枪,更是百姓的眼睛,是江湖义士的援手,是那些渴望安宁的人心。

三日后,李瑁率领军队清剿了最后一处叛军据点——位于太行山深处的一座山寨。寨主是安禄山的旧部,负隅顽抗,最终被玄甲士们乱箭射死。山寨里囤积的兵器被运往各州府,粮食分给了附近的山民,那些被掳来的女子,也由女兵护送着返乡。

下山时,李瑁看到几个山民正在烧毁叛军的旗帜,火光中,他们的脸上带着解脱的笑容。一个背着柴火的少年朝他挥手,嘴里喊着“多谢官爷”,声音清脆得像山涧的泉水。

“殿下,河北各州的捷报都来了。”参军捧着卷宗赶来,“沧州、赵州、冀州……所有叛军余孽都已肃清,百姓们开始返乡种地,巡察使说,明年开春,就能看到新麦子了。”

李瑁站在山顶,望着河北平原。夕阳下,炊烟在村落里升起,田埂上有人影在劳作,虽然残破,却充满了生机。他知道,这场清剿之战,他们不仅消灭了叛军余孽,更重要的是,让百姓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传令下去,”李瑁翻身上马,玄甲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回师洛阳!”

玄甲士们的欢呼声在山谷间回荡。他们知道,平定叛乱的日子近了,回家的日子也近了。李瑁勒住马缰,最后望了一眼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心中默念:等着吧,等到来年麦熟,这里定会再次充满欢笑。

队伍向洛阳进发,马蹄声踏过新翻的土地,留下的脚印很快便会被春风抚平。而那些深埋在土里的麦种,正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就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就像这个历经劫难的大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窈妃传灵轩心动万古神帝张若尘什么?!教主大人也重生了?我的盗墓生涯陆尘李清瑶免费看小说梦想为王重生娇妻已上线我欲九天揽月航海与征服养鬼为祸茅山鬼道诸道学宫星火事物所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神行无道吞天圣帝替嫁后,我成了失明太子的白月光巨星洪泽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经典收藏精灵之梦幻天团开局流放三千里归来时皇袍加身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官居一品大唐最穷县令要凉,我爹是太子!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明末大军阀大明猛回头汉末逆流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汉室可兴三国之绝望皇帝路暴君总想生三胎我的钢铁与雄心闺秀之媚骨生香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明末另类书生带着八位嫂嫂流放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资治通鉴白话版山河鉴:隋鼎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未知天命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八百铁骑,镇万界沈少卿探案大明熥仔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古人的智慧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始皇让我搞星际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