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零二四年,冬夜,首都北郊。
国家超算中心毗邻的某栋实验楼内,只有服务器集群低沉的嗡鸣与林枫敲击机械键盘的声响交织。宽敞的实验台上,一台黑色笔记本电脑正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它的外壳没有任何炫目的品牌标识,唯有边缘处一行激光刻印的极简小字“project prometheus-7”,暗示着其不凡的定制身份。
屏幕上,界面正在疯狂吞吐数据流,窗口标题清晰地显示着:【明朝小冰河期气候数据与明亡关联性模拟推演 - 最终阶段】。这便是林枫心血结晶的载体——一个他自己优化并私有部署的高级人工智能模型。他为其起了一个颇具东方哲思的名字:“知微”,取意“见微知着,洞察万象玄机”。
林枫揉了揉因长时间紧盯屏幕而布满血丝的双眼,嘴角却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多年的研究即将迎来最终的验证,只要这最后一批数据跑完,“知微”的推演能力或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窗外,漆黑的夜空被一道闪电骤然撕裂,滚滚闷雷接踵而至,仿佛巨兽在天际咆哮。
突然,桌角一个不起眼的黑色盒体发出了尖锐的蜂鸣警报,屏幕上同时弹出了红色警示框——【警告:主电网检测到剧烈波动!】
“不好!数据!”林枫心中一惊,猛地从椅子上弹起。他最担心的并非硬件损失,而是这即将完成的、耗费了无数心血的模拟进程。几乎就在他起身的同一瞬间,“啪”的一声脆响,实验室顶灯骤然熄灭,陷入一片黑暗,只有服务器机柜上零星的指示灯依旧闪烁。主电网彻底中断了!
嗡——
墙角处,一个约半人高、形似立式保险柜的银灰色设备应声启动了。其面板上,“市电中断”的红灯刺眼亮起,随即“备用电源已接入”的绿灯稳定闪烁,低沉的运行声压过了环境的寂静。这是实验室的命脉之一——工业级不间断电源(UpS),它能在市电故障时,为关键设备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用于保存数据并安全关机。
“来得及!”林枫扑回桌前,双手在键盘上飞舞,试图在UpS电池耗尽前完成数据保存。然而,命运的玩笑总是猝不及防。一道诡异的紫色雷柱,仿佛拥有生命般,精准地撕裂云层,挟带着毁天灭地的威势,直劈实验楼顶部的避雷设施!
“轰——!!!”
一声远超寻常雷暴的巨响炸开,整栋大楼都为之一震。恐怖的电流,如同挣脱束缚的雷霆巨兽,沿着大楼的接地线路疯狂倒灌而入!墙角的工业级UpS首当其冲,银灰色外壳上瞬间爆开一团刺眼的电火花,内部传来一连串元器件炸裂声,焦糊味弥漫开来——这台价值不菲的精密设备,在远超其设计防护等级的天地之威下,被瞬间摧毁!
过载的电流如同决堤的洪水,沿着电路扑向实验室内的一切设备。林枫只觉眼前被一片炫目的雪白占据,耳中充斥着高频的嘶鸣,一股难以形容的庞大能量场将他连同他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恰好连接在电脑上正在充电的一个大容量,集成太阳能充电板的便携式储能电源(power Station) 一起吞没。最后的意识里,他只闻到空气中有臭氧和某种奇异烧灼混合的气味,随即彻底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
寒冷,一种深入骨髓、仿佛连灵魂都能冻结的寒冷,将林枫从昏迷中拉扯出来。
他发现自己正仰面躺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身下是枯黄带刺的杂草。鼻腔里充斥着的,不再是熟悉的臭氧和塑料味,而是一种原始、粗粝的气息——混合着冻土的腥气、某种牲畜粪便的酸腐味,以及远处飘来的柴火燃烧后的呛人烟味。
剧烈的头痛和眩晕感阵阵袭来,但他强大的求生本能压倒了一切不适。他猛地侧身,双手急切地在身边摸索——首先触碰到的是一个长方形的坚硬物体,表面是熟悉的硅胶质感,那是他的太阳能储能电源!紧接着,指尖碰到了另一个更加精密、冰冷的方形硬物,是他那台定制笔记本电脑!
万幸!命根子都在!它们和一个结实的双肩背包一起,散落在他身旁。林枫几乎是扑过去,将笔记本电脑和储能电源紧紧搂在怀里,仿佛溺水者抓住了最后的浮木。这两件来自现代文明的最高结晶,是他此刻与那个熟悉世界仅存的联系,也是在未知绝境中活下去的唯一依仗。
他挣扎着坐起身,背靠着一堵残破不堪、半塌的土墙,忍着头部的刺痛和浑身的酸软,警惕地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瞬间如坠冰窟。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可抑制地涌上心头。他必须立刻搞清楚状况!
林枫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蜷缩起身子,利用残垣的阴影尽可能隐藏自己,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笔记本电脑。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祈祷着它能在之前的雷击中幸存。
开机Logo闪过,硬件自检通过!操作系统成功加载!他迅速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图标——“知微”AI交互界面幽蓝的光芒亮起,稳定地运行着!
“太好了……”林枫几乎要喜极而泣,但立刻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什么存在听见。他对着麦克风位置,用极低的气声发出指令:
“知微,启动紧急协议。调用所有可用传感器,立即进行环境扫描分析,尝试定位我们当前的地理与时间坐标!”
【指令已确认。紧急协议启动。】冰冷的电子合成音通过耳机细微地传出,【开始接收摄像头数据……开始分析环境光谱……开始比对星空图像数据库……警告:无法连接到任何网络信号。初步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大气成分与基准数据存在显着差异,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无工业化合污染物特征……星空图像比对完成,误差范围内匹配北半球中纬度星空,根据岁差计算……】
短暂的停顿后,那个冰冷的电子音给出了一个让林枫血液几乎冻结的结论:
【综合研判:当前位置经纬度推测为北纬39°54',东经116°23'附近。时间坐标……与基准时间发生严重偏移。根据环境特征及历史地理数据库比对,高度疑似地球历史时期,明朝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冬季,北直隶顺天府京郊地区。 置信度:87.3%。】
明朝?!崇祯元年?!
林枫的大脑一片空白,巨大的荒谬感和恐惧感攫住了他。穿越?这种只存在于网络小说和科幻电影里的桥段,竟然真的发生了?而且直接投送到了华夏历史上有名的“地狱开局”时代——明末!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次仔细检查着自己的“家当”。笔记本电脑和太阳能充电宝都在。接着,他拉开背包的侧袋,手指触碰到了一个硬质的帆布长盒和一个冰凉的小圆盒。
他心中微微一动,将这两样东西拿了出来。帆布盒里是一副双筒望远镜,那小圆盒则是一个军用指北针。这是他前世在实验室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时的常用装备,幸好当时随手放在了背包里,竟也跟着他一同穿越了时空。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望远镜,小心翼翼地探出残垣,向四周望去。
镜片瞬间拉近了这个陌生的世界。枯黄的杂草、残破的土坯房、远处光秃秃的丘陵、更远处隐约可见的、与他记忆中截然不同的古老城墙轮廓……一切都在昭示着,这里绝非他熟悉的时代。
他又看了一眼指北针,磁针微微晃动着,坚定地指向一个方向。在这完全陌生的天地间,至少东西南北还没有改变。
这两件小小的工具,给他冰冷的心注入了一丝微弱的暖流和底气。在这个信息闭塞、危机四伏的时代,一份“远见”和一个明确的方向,或许比黄金更珍贵。
他迅速将望远镜和指北针收好,连同电脑与充电宝一起,小心翼翼地放入双肩背包中,拉紧所有拉链,然后将背包紧紧抱在胸前。这个背包,就是他在这陌生时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最大的秘密,也是他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宝藏。
“喂!你是何人?怎地蜷在此处?”
一个粗犷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在林枫身后炸响。
林枫浑身一僵,猛地回头。只见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袄、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年轻汉子,正手持一柄沉重的铁锤,站在几步开外,眉头紧锁地打量着他。汉子约莫二十出头,手掌粗糙宽大,指关节突出,一看便是常年从事体力劳作之人。
林枫的心脏狂跳,大脑飞速运转。他现在的打扮、身边的背包,都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我……我是过路的,迷了方向,又冷又饿……”他勉强挤出一句话,声音因干渴和虚弱而沙哑不堪,同时下意识地将背包更紧地往怀里藏了藏。
那汉子见他面色青白,嘴唇冻得发紫,浑身瑟瑟发抖,虽然装扮怪异,但眼神中并无凶戾之气,倒更像是个落难的读书人。他脸上的警惕之色稍缓,叹了口气“这兵荒马乱的年景……唉,看你这模样,也是遭了难的。这大冷天的,蜷在这里非得冻死不可。跟俺来吧,屋里好歹还有口热乎气儿,灶上应该还剩碗稀粥。”
汉子的家,就是不远处那排破败土坯房中的一间。屋里比外面强不了多少,四壁透风,家徒四壁,唯一的热源是角落里一个用泥土垒砌的简易灶台,里面闪烁着微弱的炭火。汉子从一口边缘有缺口的黑陶锅里,盛出小半碗清澈得几乎能照见碗底、只飘着寥寥几粒黍米的稀粥,递到了林枫面前。
那碗粥的温度,透过粗糙冰冷的陶壁传到林枫几乎冻僵的手上。这一刻,什么穿越、什么明末、什么AI模型,似乎都远去了。生存的本能压倒了一切。他顾不得烫,也顾不得礼仪,几口便将那寡淡却救命的粥水吞了下去,一股细微的暖意才从冰冷的胃里缓缓扩散开来。在整个过程中,他的背包始终放在腿边,用身体紧紧靠着,不曾离开分毫。
“多……多谢恩公救命之恩!”林枫缓过一口气,用尽量符合这个时代礼仪的方式,向汉子郑重地拱手行礼,“在下林枫,字……字知行。不知恩公高姓大名?”他临时为自己取了个表字,以求更贴合时代。
“啥恩公不恩公的,可当不起!”汉子连忙摆手,显得有些局促,“俺叫王铁柱,就是个打铁的粗人。看林……林公子你这打扮和说话,是读书人吧?是遭了兵灾,还是叫土匪劫了?”
林枫心思电转,顺着对方的话头说道:“家中……突遭变故,仓皇南迁,不料途中与家人仆役失散,流落至此。”他必须尽快为自己编造一个合理的身份,同时,要展现出价值,才能在此立足。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屋外那个简陋的棚子,以及棚子里那座用泥土和石头垒砌的原始锻炉。炉火微弱,风箱破旧,旁边散落的几件铁器都显得粗糙不堪。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清晰起来。报恩,并展示自己的价值,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王大哥,”林枫指着那铁匠铺,语气变得沉稳而坚定,“您救我于危难,这一饭之恩,重于泰山。林枫无以为报,略通一些格物。我看您这锻炉,构造似乎尚有可改进之处。若王大哥信得过,林枫或可略尽绵力,加以改造。不敢夸海口,但让炉火更旺,省些炭火,打出的铁器更坚韧几分,应当不难。”
王铁柱闻言,一双牛眼瞪得溜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啥?改炉子?林公子,你不是在说笑吧?俺这炉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法子,十里八乡的铁匠铺都这样!这火候、这构造,都是有讲究的!”
林枫知道空口无凭,他需要一点“神迹”来取信于人。“王大哥稍安勿躁,此法乃林枫偶得于古籍,需静心回想其中关窍。请容我稍作思忖。”他需要创造一个独处的机会,来咨询他唯一的“外挂”。
他拿起背包,借口需要清静,走到屋内一个背光的、相对僻静的角落,用身体挡住可能的视线,迅速而无声地再次打开电脑。
“知微,”他压低了声音,语速极快,“紧急查询:基于明末技术水平,最简单、最易操作、效果最显着的锻炉改良方案。要求:仅使用常见泥土、石块,重点提升燃烧效率和炉温。生成关键步骤图示和要点说明。”
【指令已接收。正在检索历史技术数据库……方案生成中……】屏幕幽蓝的光芒映照着他紧张而专注的脸庞。几秒钟后,清晰的简化图纸和文字说明呈现出来。林枫如饥似渴地快速记忆着几个核心要点:炉膛弧度、烟道角度、风箱接口的改进方式……
片刻后,他合上电脑,深吸一口气,走向一脸狐疑的王铁柱。他捡起地上的一根木炭,在相对平整的地面上画了起来。
“王大哥请看,若将炉膛内侧修葺成这般瓮形,使火力回旋;烟道由此处斜向上引出,抽力便可大增;最关键的是这风箱与炉口的衔接处,若能做成这般喇叭口状,并确保密闭……”他一边画,一边用王铁柱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着原理。
王铁柱起初还满脸不以为然,但听着听着,神色渐渐变了。他是实际操作者,林枫所说的这些改动,看似简单,却似乎直指他平日里感到别扭、却又说不出所以然的关键之处!尤其是那个“喇叭口”和增强抽力的说法,让他隐约觉得大有道理。
看着林枫,再想到对方是个“落难的读书人”,或许真有些不一样的见识,又念及那碗粥结下的善缘,王铁柱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决断,他一拍大腿,震得地上的炭灰都跳了跳:
“成!反正眼下天寒地冻,也没啥活计!俺王铁柱就信林公子一回!你说咋干,俺就咋干!”
望着王铁柱转身去准备泥土和石块那略显壮硕的背影,林枫轻轻拍了拍怀中的背包,感受着里面两件“神器”坚硬而可靠的存在感。尽管前路依旧迷茫,危机四伏,但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寒风依旧凛冽,但在这破败的铁匠铺中,一丝微弱的希望,已然随着那即将被改造的炉火,开始孕育。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带着DeepSeek闯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