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改造成功后的几天,王铁柱的铁匠铺像是被注入了新的灵魂。那口炉子吞吐着白亮的火焰,将原本需要半天才能烧透的铁料,在半个时辰内就锻打得软熟通红。
林枫并没有急着让王铁柱打造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他深知,在这个完全陌生的时代,藏拙比显摆更重要。他让王铁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这前所未有的好火,先打制几把最寻常不过的柴刀和锄头。
“王大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们先用这火,把咱们自己的家伙什儿弄到最好。”林枫看着跃动的火苗说道。
王铁柱自然没有异议。他本身就是个好铁匠,以前受限于炉火不旺,有力使不出。如今得了这“神火”,又有林枫在一旁偶尔指点下锤的力度和淬火的时机,他手下打出的农具,质量顿时飞跃。
柴刀的刃口寒光闪闪,用旧刀背轻轻一碰,便能磕出个缺口。锄头的头部锻打得厚薄均匀。连王铁柱自己拿起成品端详时,都忍不住啧啧称奇:“俺打了半辈子铁,从没打过这么趁手的东西!”
这天一早,王铁柱便带着三把新打的柴刀和两把锄头,兴冲冲地去了五里外的河口集。林枫则留在铺子里,借口要“琢磨新东西”,实则小心翼翼地检查着他的命根子。
太阳能充电宝出故障了,光照不能正常充电。他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知微”。他打开电脑,快速查询着关于绣花针制作的资料——拉丝、钻孔、热处理,每一步都需要克服这个时代难以想象的技术瓶颈。他需要将这些复杂的工艺,拆解成王铁柱能够理解和操作的步骤。
傍晚时分,王铁柱回来了,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串铜钱和一些散碎的银子,加起来约莫有一两多。
“林兄弟,卖了!都卖了!”王铁柱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那柴刀,俺比往常多要了五成的价,开始还没人问,后来有个老把式拿起来试了试,二话不说就掏钱了!还说俺老王的手艺啥时候这么好了!锄头也让个庄户人买走了,说是看着就结实!”
林枫看着那寥寥无几的银钱,心中暗自叹息。这点钱,在现代社会可能连杯像样的咖啡都买不到,但在这里,却意味着他们几天内不必为食物发愁,还能买回更多的铁料和煤炭。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开始,微小,却真实。
“王大哥,这是好事。不过,靠卖农具,咱们最多也就是个富裕点的铁匠。”林枫将钱退回给王铁柱,“这些钱你收着,明日去买些粮食和好点的铁料回来。咱们得做点更赚钱的营生。”
“更赚钱的?”王铁柱疑惑道,“打刀剑?那可犯王法!”
“不,”林枫摇摇头,从地上拿起一根细草梗,“我们打这个——绣花针。”
“绣花针?”王铁柱的眼珠瞪得比铜铃还大,“那玩意儿又细又费工,一根才能卖几个钱?”
“普通的针,自然不值钱。”林枫耐心解释,“但我们要打的,是比南京、苏州来的‘苏针’还要光滑、还要坚韧、针鼻更易穿线的精品。这样的针,一根的价格,或许能抵得上你过去卖好几把柴刀。”
王铁柱将信将疑,但林枫之前展现的“点石成金”般的手段,让他选择了相信。“成!你说打啥,俺就打啥!”
接下来的几天,铁匠铺里开始了反复的试验。林枫根据“知微”提供的知识,指导王铁柱尝试用小坩埚提炼更纯净的钢材,然后用小锤反复锻打,拉成细丝。
针鼻子的制作成了最大的难关。要在比麦秆还细的钢针顶端钻出光滑规整的小孔,在这个没有精密机床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几次尝试,王铁柱用最细的錾子小心翼翼地敲击,不是把针敲断了,就是钻出的孔眼歪歪斜斜,边缘布满毛刺,这样的针鼻别说穿线,连看都看不真切。
“这样不行。”林枫仔细观察着失败的样品,“咱们得换个法子。”
他回忆起资料上记载的古法制针工艺。“王大哥,咱们先不直接钻孔。你试着把针烧红后,用最细的锉子在针鼻位置轻轻锉出一道浅沟,然后再将钢针对折,把浅沟合拢成孔。”
这个工艺要求极高。火候太硬,对折时钢针会断裂;火候太软,合拢的孔眼会不均匀。王铁柱失败了数十次,不是折断了,就是合拢的针鼻歪扭不堪。
“再来!”林枫毫不气馁,“这次咱们在合拢前,先在浅沟里放一点极细的石英砂。”
这个细微的改进带来了转机。石英砂在钢针合拢时起到了支撑和研磨的作用,让针鼻内壁更加光滑。王铁柱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当又一次将烧红的针尖对折合拢后,一个规整的椭圆形针鼻赫然出现在针尾。
“成了!这次真的成了!”王铁柱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他拿起一根丝线,轻轻一穿,线头毫无阻碍地滑过了针鼻。
但这还不够。林枫要求的是完美。“针鼻内壁还要更光滑,边缘要圆润无毛刺。”
接下来的改进更为精细。林枫让王铁柱用最细的竹签,蘸着混了油脂的极细石英砂粉,一点点打磨针鼻内壁。每打磨十下就要换新的竹签和砂粉,防止磨损的杂质划伤内壁。这个过程极其耗时,打磨一根针的针鼻就需要近半个时辰,全靠王铁柱多年练就的手上功夫。
终于,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失败后,王铁柱成功拉出了粗细均匀的钢丝,并用磨尖的硬木锥,配合林枫调配的极细金刚砂(来自石英石研磨),钻出了光滑的针鼻。经过淬火和回火,一根闪着冷冽金属光泽、笔直坚韧的绣花针,静静地躺在了王铁柱粗糙的手掌上。
他拿起一根普通的旧针,轻轻一掰,旧针应声而断。而新针只是弯成了一个弧,手一松,又弹回了笔直!
“成了!林兄弟!真的成了!”王铁柱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林枫看着那根小小的针,心中也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不仅是第一件真正超越时代的产品,更是他们迈向更广阔天地的敲门砖。
“王大哥,先打十根这样的针。”林枫冷静地吩咐,“然后,你去河口集,找那位刘老四掌柜,不要声张,只给他看。看他愿意出什么价。”
林枫没有告诉王铁柱的是,他让“知微”根据历史资料简单分析了这种交易可能的风险。刘老四这种底层商人,是窥探这个时代真实规则的一个窗口。这次交易,既是为了钱,更是一次投石问路。
王铁柱郑重地点点头,将十根针用软布包好,揣进怀里。他感觉揣着的不是针,而是沉甸甸的希望。
林枫送他出门,望着王铁柱消失在暮色中的背影,心中并不轻松。这小小的绣花针,会引出怎样的波澜?他转身回到阴冷的屋内,摸了摸怀中笔记本电脑冰冷的外壳。能源在缓慢消耗,而未来的路,依旧在迷雾之中。但无论如何,第一步,已经迈了出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带着DeepSeek闯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