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韦氏工业”的雏形在隐秘中悄然铺开,韦小葆的生活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复杂的多线程并行状态。他如同一个技艺超群的杂耍艺人,同时抛接着数个性质迥异、且都至关重要的事物,任何一方的失手都可能引发连锁的崩塌。科学思维赋予他的,不仅是破解具体难题的能力,更是一种高效管理复杂系统、在多重身份间无缝切换的底层逻辑。
清晨,他是“韦爵爷”,皇帝的宠臣。
天色微明,他便需穿戴整齐朝服,入宫参加常朝或应召觐见。在康熙面前,他依旧是那个思路清晰、偶尔能提出些新奇“格物”见解的能干臣子。他需应对康熙关于工部革新进度的垂询,谨慎地回答关于西北屯田、东南海防的各种问题,甚至还要与索额图、多隆等满洲亲贵周旋,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他巧妙地将自己暗中产业的一些“无害”成果(如改良农具的设想、优化漕运的数学模型)以“偶有所得”的形式呈报,既彰显价值,又不露痕迹。
上午至午后,他是“技术总顾问”与“产业掌舵人”。
退朝回府,他立刻钻进书房,这里已成了他处理各方事务的“指挥中心”。墙上挂着巨大的大清疆域图,上面不仅标注着军政要地,更用不同颜色的丝线连接着他暗中布局的工场、矿场、商行节点。他会快速浏览各地产业代理人通过加密渠道送来的报表——通州水泥场的日产数据、西山煤矿的掘进进度、江南丝坊新织品的样品图样、“巧工坊”的账目盈亏……
他用自创的符号和表格系统,高效地处理这些信息,迅速给出批示:批准某个工场的设备更新计划,否决一项风险过大的扩张提议,调整某种产品的定价策略,甚至亲自绘制一张简易的水力传动装置草图,命人送往木材加工场试验。张玉麟负责执行具体的指令传递和人员调度。
下午,他可能需要化身“韦香主”,应对天地会事务。
陈近南那夜的到访,并未完全解决师徒间的理念分歧,但至少维持了表面上的沟通。天地会京城分舵的香主,依旧会通过各种隐秘渠道与他联系,传递总舵指令,或是请教某些棘手问题(例如如何破解某个清廷关卡的严密搜查,韦小葆可能会从信息传递效率和漏洞分析的角度给出建议)。他需要小心平衡,既不能显得过于热心引发康熙眼线的注意,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寒了会中兄弟的心。他偶尔会通过加密信道,向陈近南传递一些经过筛选的、关于清廷内部非核心的动态,以维持信任。
傍晚至入夜,他时常要面对来自“神龙教”的暗流。
苏荃那封没有署名的密信,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余波未平。虽然信上只是些隐晦的问候和对天文知识的“请教”,但韦小葆深知其背后的凶险。他需要字斟句酌地回信,既不能暴露自己过多信息,又要维持这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秘密渠道,继续用理性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苏荃,为未来可能的策反埋下伏笔。同时,他安插在东南的暗线,也会定期传回关于神龙教在沿海活动的最新情报,他需要从中分析洪安通的动向和意图。
而在所有这些事务的间隙,他还需维系与几位红颜知己的关系。
双儿如今已不仅仅是贴身丫鬟,更是他内宅的“大总管”和产业账目的重要助手,许多琐碎的内务和物资管理都已交托给她,韦小葆需要给予信任和指导。沐剑屏等旧识,虽不常相见,但逢年过节或有困难时,他也会通过可靠途径给予关照,维系着那份复杂的情谊。
深夜,才是他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当万籁俱寂,他往往会屏退左右,独自留在书房。摊开笔记本,记录一天的观察、思考和决策逻辑,复盘哪些环节可以优化,哪些风险需要提前防范。他可能会推演某个技术难题,绘制更复杂的机械草图;也可能分析朝廷政局动向,评估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更会审视自己构建的这张日益庞大的关系网和利益网,思考如何让它更稳固,更能服务于自己“科学破局”的终极目标。
这种多线并行的生活,极度耗费心神,若非他拥有超越时代的理性思维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早已心力交瘁。但他却乐在其中,仿佛一个高超的程序员,在同时运行多个复杂的程序,并享受着优化代码、提升系统效率带来的成就感。
“玉麟,”有一次,他在连续处理完工部、天地会和产业三边事务后,略带疲惫却目光湛然地对张玉麟说,“你看,这世间万事,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皆有内在逻辑可循。朝廷、江湖、商场、乃至人情,无非是不同的‘系统’。只要找到其运行规则和关键节点,便能从容调度,游刃有余。”
张玉麟看着自家大帅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神,由衷叹服。他明白,韦小葆早已不再是那个依靠小聪明和运气周旋的弄臣,而是真正成长为了一个能够驾驭复杂局面、在多维棋盘上同时落子的布局者。科学的意志,不仅改变着外部的世界,更深刻地重塑着韦小葆自身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让他在这波澜云诡的时局中,走出了独一无二的路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