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镇、山泉乡的调研归来,专班成员对“清源优品”面临的现实困境有了更切肤的认知。江辰将起草具体实施方案的任务明确交给了刘副县长牵头的农业局和市场监管局,自己则暂时将精力投向了县政府日常运转和全县其他重点工作的熟悉与推进。他深知,过于聚焦一点,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引起不必要的反弹。他需要给专班时间,也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契机,往往不期而至。
这天下午,江辰正在听取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的汇报,办公室主任王主任轻轻敲门进来,附耳低语了几句。江辰眼神微动,对教育局同志说:“基本情况我了解了,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在平时,以迎检促整改、促提升。你们先按方案抓紧落实,有问题及时沟通。”
送走教育局的同志,江辰看向王主任:“确认了吗?是省报农村版的资深记者?”
“确认了,县长。是省报农村版的首席记者陈记者,以深度调查报道闻名。他这次是私人行程回老家(邻县),但通过宣传部的关系,表示想顺便了解下清源县在乡村振兴,特别是特色农业发展方面有没有什么新探索。点名希望能和您交流一下。”王主任语气带着一丝谨慎。省报大牌记者的采访,既是宣传机会,也暗藏风险,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解读。
江辰略一沉吟,脑海中迅速权衡。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变量,但或许也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助力。他果断道:“回复宣传部,我欢迎陈记者来交流。时间安排……就定在明天上午吧,地点就在我办公室,氛围轻松些,算是非正式交流。”
“好的,我马上安排。”王主任应声而去。
江辰走到窗边,心中已有计较。陈记者的到来,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引导。正好可以将“清源优品”的构想,在一个相对超脱的场合,进行一次“压力测试”,同时,也能借助媒体的视角,为这项工作营造一定的外部关注度,形成某种程度的推动力。
第二天上午,省报陈记者如约而至。他四十多岁年纪,穿着朴素,眼神锐利,带着一股新闻人特有的探究气质。寒暄过后,采访切入正题。
陈记者果然经验老道,没有泛泛而谈,问题直指核心:“江县长,清源是农业大县,但传统农业效益低、农村空心化是普遍难题。我了解到您刚从经济发达地区调任不久,请问您对清源县农业的破局之道,有什么新的思路?目前有没有具体的举措?”
江辰没有回避,也没有空谈口号,而是坦诚地介绍了清源县农业面临的现实挑战,然后顺势将话题引向了正在酝酿中的“清源优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他重点阐述了其“整合资源、提升标准、共拓市场”的核心逻辑,以及旨在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难题的平台公司构想。
“这个想法很好,但听起来难度不小。”陈记者敏锐地抓住关键,“最大的阻力会来自哪里?您有把握推动下去吗?”
江辰笑了笑,回答得很有策略:“阻力肯定有,任何改革都会触及现有的工作惯性和利益格局。比如,如何让分散的农户和合作社愿意按统一标准生产?如何确保平台公司真正市场化运作而不成为新衙门?如何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难题。但我们有决心,因为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乡村长远发展的大事。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专班,正在深入调研和起草具体方案。清源县的干部群众求发展的愿望很迫切,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他既承认了困难,也展现了决心和正在进行的务实步骤,语气平和,内容扎实。整个交流过程,江辰没有刻意宣传政绩,而是以探讨问题、寻求思路的姿态与记者沟通,展现了一种开放和务实的态度。
陈记者显然对这位年轻县长的思路和坦诚留下了深刻印象,认真记录着,并追问了不少操作层面的细节。采访结束时,他表示:“江县长,您的思路很清晰,也很有新意。乡村振兴确实需要这样的探索。希望清源县能闯出一条路子来,到时候,我们很乐意做深入的跟踪报道。”
送走陈记者,江辰知道,这颗“石子”已经投了出去,涟漪很快就会扩散。
果然,当天下午,县委书记周国平的电话就打到了江辰办公室,语气带着关切和一丝探究:“江辰同志,听说省报的记者来采访你了?聊得怎么样?”
江辰如实汇报了交流的主要内容,重点强调了记者对“清源优品”构想的兴趣和关注。
周书记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说道:“嗯,接受媒体监督,宣传我们的工作,是好事。不过,这类探索性的工作,内部要酝酿成熟,对外宣传也要把握好分寸。既然省报都关注了,说明这个方向还是有价值的。你们专班要加快进度,尽快拿出一个像样的方案来,下次常委会上,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汇报一下。”
江辰心中了然。周书记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转变,从之前的观望,转向了有限度的支持,至少是要求加快内部论证。省报记者的关注,无形中提升了这项工作的分量和紧迫性。
这股外部关注的风,也很快吹到了县政府内部。之前对平台公司构想持保留态度的常务副县长李长根,在走廊遇到江辰时,主动提起了这件事:“江县长,听说省报的记者很认可我们的农业品牌思路?这是好事啊,看来我们得抓紧干出点成绩,不能让人家记者白来一趟。”话语中虽仍带着一丝审慎,但积极成分明显增加了。
就连农业局、市场监管局起草方案的人员,也感觉肩上的压力和责任重了几分,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江辰趁热打铁,加强了与刘副县长的沟通,听取方案起草的阶段性汇报,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要求方案必须更具操作性和说服力。
几天后,方案初稿完成。江辰仔细审阅后,决定不再局限于专班内部讨论,而是召开一次范围更广的征求意见会,邀请涉及的相关部门、乡镇代表、甚至包括像翠峰镇老周那样的合作社带头人参加,开门纳谏,集思广益,同时也是再一次的统一思想和压力传导。
借省报记者来访这一契机,江辰巧妙地给“清源优品”这项尚在襁褓中的工作,注入了一股外部推动力,暂时扭转了内部的观望气氛,将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他明白,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方案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以及未来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但他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迈了出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