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层级考察组的检验与指导,为清河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江辰的思考并未停留在应对当前工作或落实整改措施层面,而是更加聚焦于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清河市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问题。他意识到,作为主政者,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眼前问题、完成任期目标,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城市的长远发展谋篇布局,奠定基础。因此,他推动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对清河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新审视和前瞻性谋划工作,旨在绘制一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具科学性、更富感召力的未来发展蓝图。
这项战略性谋划工作,不同于常规的年度计划或五年规划编制,它更侧重于对发展环境的趋势性判断、发展阶段的方位性把握以及发展路径的战略性选择。江辰亲自担任战略谋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建了由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牵头,吸纳国内知名智库、科研院所专家和本市资深干部参加的联合课题组。谋划工作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通过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问卷调查、网络征询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科学家、基层干部和青年代表的意见建议。
谋划首先从深入分析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入手。课题组系统研究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方向、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的动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布局调整、以及人口结构、消费模式、社会观念等深层次变化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江辰特别强调,要关注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转型、老龄化社会等重大趋势对清河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治理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要求,谋划工作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眼光,将清河市的发展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来考量。
在此基础上,谋划工作重点对清河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核心任务进行了再认识。经过多年发展,清河市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基础设施显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课题组分析认为,清河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成为必然选择;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持续收紧,绿色发展刻不容缓;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治理能力亟待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长,民生保障需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些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未来清河市必须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发展重心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基于以上分析,战略性谋划初步勾勒出清河市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导向: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仅要推动技术创新,还要注重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营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引育高端人才,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二是推动绿色转型,筑牢生态屏障。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清河。
三是促进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以更深层次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更高水平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五是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大力推进数字清河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是统筹发展安全,防范化解风险。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各领域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这些战略思路需要通过具体的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举措和重大改革行动来支撑和落实。江辰要求,谋划工作要虚实结合,在明确战略方向的同时,也要研究提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抓手。例如,在科技创新方面,谋划建设高能级的产业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产业升级方面,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在基础设施方面,谋划推动跨区域重大交通、水利、能源项目;在民生福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教育、医疗、养老等重大公共服务项目。
未来发展规划的战略性谋划与前瞻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江辰强调,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评估,确保谋划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他希望通过这次谋划,能够进一步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为清河市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奠定坚实的战略基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