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决定提前并公开举行专家论证会的消息一经发布,如同在已然泛起涟漪的水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吸引了各方的目光。会议前一天,清河市迎宾馆便陆续入住了一些气质不凡、行色匆匆的客人。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在市委市政府上空。
论证会当天上午,会场内座无虚席。除了受邀的专家学者、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记者外,还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坐在后排或角落,衣着得体,神情专注,不多言语,却散发着一种精于计算的商业气息。
会议伊始,江辰亲自主持并定调。他开宗明义,强调此次论证会的唯一主题是“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专家们基于科学和事实,对黑云岭区域的生态价值、环境承载力以及任何可能的开发活动必须遵循的前提进行严谨评估。多位生态、地质、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发表了看法,主流意见高度一致:黑云岭区域生态极其脆弱,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任何开发都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将保护置于绝对优先位置。
然而,在自由提问环节,暗流开始涌动。一位自称是某国际环境咨询机构高级顾问的外籍人士,用流利的中文提问,问题却相当尖锐:“尊敬的江书记,各位专家。我们注意到,有国际专业评估认为该区域可能存在极具经济价值的战略矿产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趋势。请问清河市是否考虑过,在最高标准的环保技术支持下,引入国际资本和先进经验进行合作开发,以实现生态与发展的最优平衡?毕竟,资源沉睡在地下,也是一种浪费。”
这个问题,看似专业中立,实则将“矿产资源”和“国际开发”直接抛到了台前,意图扭转会议基调。
话音刚落,另一位国内某“知名”矿业协会的副会长紧接着发言,他大谈特谈先进采矿技术如何实现“近乎零排放”,如何能带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并暗示如果清河犹豫不决,可能会错失发展机遇,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施压。
面对这些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提问,江辰面色平静。他首先重申了生态优先的原则,然后沉稳回应:“这位国际友人和会长的意见,代表了市场的一种视角。但清河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人民群众的长远福祉。我们欢迎包括国际先进经验在内的一切有益探讨,但前提是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任何决策,都将以最严格的科学评估和最广泛的公众参与为基础。目前,我们讨论的核心是保护,而非开发。”
江辰滴水不漏的回答,暂时控制住了会场局面。但会议一结束,真正的角力才正式开始。
当天下午,市长方远的办公室就变得门庭若市。先是“宏海集团”的一位副总裁带着豪华团队前来拜访,呈上了一份厚厚的项目建议书,描绘了一幅投资百亿、打造国际领先的绿色智慧矿山的宏伟蓝图,承诺带来巨额税收和就业岗位,并暗示其已获得省里某位退隐老领导的“关心”。方远看着建议书上惊人的投资数字和诱人的前景,眼神中流露出极大的兴趣。
紧接着,“新远界”科技的创始人林浩博士也单独约见了方远和江辰。与“宏海”的宏大叙事不同,林浩带来的是一份更加务实和技术导向的方案。他承认该区域可能存在稀有矿产,但重点强调“新远界”独有的、对生态环境扰动极低的“原位绿色提取技术”,提出可以先行合作,开展小范围、高精度的环境友好型勘探验证,并以此为基础,联合建设“绿色矿业技术研发中心”,将清河打造成该领域的技术策源地和高标准示范基地。
“方市长,江书记,‘宏海’的方案是传统的大规模开发模式,即便技术再先进,对环境的扰动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的路径,是先技术、后开发,甚至是以技术引领开发,目标是占据未来绿色矿业的技术制高点。这更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林浩言辞恳切。
方远听完双方的陈述,内心天平剧烈摇摆。“宏海”的方案直接、见效快,容易出政绩;而“新远界”的方案更具前瞻性,但周期长、风险大,短期内难见经济效益。他在江辰面前表达了自己的倾向:“江书记,我觉得‘宏海’的实力和诚意都更足,方案也具体,如果能落实好环保要求,对清河当前的发展拉动是立竿见影的。林博士的想法很好,但似乎……有点理想化了。”
与此同时,江辰的保密电话也接到了来自省里的“关心”电话,语气委婉,但意思明确:黑云岭矿藏意义重大,省里高度重视,希望清河市稳妥推进,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战略合作者,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时间,国际资本、本土科创、地方政府、上级关切……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使黑云岭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江辰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意识到,这场博弈远不止是技术路线之争,更是发展理念、利益格局乃至更高层面影响力的较量。他必须在这场群狼环伺的角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强大的战略定力,为清河做出最负责任的选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