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的融入,如同在“哲牛”这潭原本清澈见底,却又因内部争斗而略显激荡的湖水中,投入了一块深不可测的玄冰。他带来的不仅是顶尖的技术能力,更是一种无声而强大的压力,迫使原有的团队成员,尤其是李壮和苏小蕊,必须不断地审视自身、突破极限才能与之并行。然而,就在这种内部磨合与外部威胁并存的关键时刻,又一则来自“腾云科技”的官方公告,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新石子,再次扰动了“哲牛”的平静。
公告宣布,“腾云”前战略发展部高级总监,被誉为“科技界律政俏佳人”的林婉婷,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正式离职。
消息传出,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林婉婷此人在科技圈内颇有名气,并非因其技术背景,而是因其拥有麻省理工科技政策与法律双硕士学位,以及她那能在最复杂的商业谈判与知识产权纠纷中,为公司撕开突破口、奠定胜局的犀利手腕。她曾主导过多起“腾云”对中小型技术公司的收购案和专利诉讼,作风强势,策略精准,是“腾云”开疆拓土的一员悍将。
她的突然离职,时机微妙得令人浮想联翩。
“哲牛”内部,对此事的看法瞬间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这是个机会!天大的机会!”李壮在看到新闻的第一时间,几乎是拍案而起,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兴奋,“看见没?连‘腾云’内部的人都开始用脚投票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有识之士都看好咱们‘哲牛’的前景!这林婉婷可是个狠角色,精通法律和商业运作,正好弥补咱们这块最大的短板!有她和Silent一内一外,一明一暗,咱们还怕什么‘迅科’?还怕什么舆论战?!”
他的逻辑简单直接,充满了对强大外援的渴望和对未来战力的憧憬。
然而,苏小蕊的反应却截然相反。她调出林婉婷在“腾云”期间主导的所有公开案例,仔细分析其行事风格,眉头越蹙越紧。
“我反对。”苏小蕊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冰冷,“李壮,你看事情不能只看能力。林婉婷在‘腾云’的履历,几乎就是一部对中小技术公司的‘精准收割史’。她最擅长利用法律和资本优势,在谈判中极限施压,最终达成对‘腾云’最有利的收购或合作条款。她的思维模式是纯粹的商业扩张逻辑,与我们坚持技术本心、独立发展的核心理念,可能存在根本性的冲突。”
她顿了顿,指向一份林婉婷处理过的、与某个AI初创公司纠纷的内部备忘录(通过某些非公开渠道获得):“看这里,她在评估对方技术价值时,用的词汇是‘资产包’、‘专利壁垒’、‘市场清场效应’。在她的世界里,技术首先是武器和筹码,其次才是创造价值的工具。我担心她的加入,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哲牛’的文化基因,将我们拖入无休止的商业缠斗,而偏离了技术探索的主航道。”
张涛捻须不语,沉吟良久方道:“《吕氏春秋·察今》有云:‘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观此女过往之行迹,确如苏工所言,重‘术’而轻‘道’,精于算计而或疏于仁厚。然,《论语》亦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其人离职‘腾云’,投我‘哲牛’,其动机、其心志,尚未可知也。冒然拒之,或失臂助;贸然纳之,或引狼入室。两难之地也。”
王哲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动着。李壮看到了亟需补强的外部能力,苏小蕊警惕着理念不合的文化风险,张涛则点明了人性复杂与动机难测。他们都说得有道理。
就在内部争论尚未有定论时,前台通报,林婉婷本人,竟已不请自来,此刻正等候在“哲牛”的接待区。
王哲略一思索,决定亲自见她。在小型会客室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律政俏佳人”。林婉婷约莫三十四五岁年纪,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职业装,妆容精致,笑容得体,但那双透过金丝边眼镜望过来的眼睛,却锐利如鹰,带着一种能穿透表象、直抵核心的洞察力。
“王总,冒昧来访,还请见谅。”林婉婷起身,落落大方地伸出手,声音清脆,语速不快,却每个字都带着分量,“我是林婉婷。刚刚离开‘腾云’。”
王哲与她轻轻一握,感受到她指尖传递来的坚定与力量。“林总监大名,如雷贯耳。不知今日到访,有何指教?”
林婉婷微微一笑,开门见山,没有丝毫迂回:“指教不敢当。我是来毛遂自荐的。”她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薄薄的、却装帧精美的文件,推到王哲面前。
“这是我的入职提案。”她直视着王哲的眼睛,目光坦诚而自信,“我知道,‘哲牛’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挑战和专利诉讼,更严峻的是来自‘迅科’及其背后势力的、无底线的商业抹黑和舆论围剿。你们的技术团队很优秀,但在应对这种复合型、非对称的商业战争方面,经验尚浅。”
她顿了顿,继续道:“而我,恰好擅长于此。我深入研究过‘迅科’及其关联水军公司的运作模式、资金链条和舆论操控手法。我可以为‘哲牛’构建一套完整的、主动的、攻防一体的商业安全与舆论反制体系。不仅能化解当前的危机,更能为‘哲牛’未来的独立发展,筑起一道坚实的护城河。”
王哲翻看着那份提案,里面没有空泛的承诺,全是具体的策略分析、风险预估和执行路径,逻辑严密,直指要害。他不得不承认,这份提案所展现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正是“哲牛”目前最急需而又最缺乏的。
“为什么选择‘哲牛’?”王哲合上提案,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以你的资历,可以有更多、或许更安稳的选择。”
林婉婷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深沉:“因为我在‘腾云’看到了天花板,也看到了……某种令我厌倦的重复。资本与规模的游戏,固然能带来成就感,但缺乏……温度,也缺乏改变行业格局的颠覆性力量。”
她的目光扫过会客室外隐约可见的、充满活力的办公区:“而‘哲牛’,你们有‘瞬忆’,有‘心火’,有Silent这样的奇才,更有一种……我很久未曾感受到的、近乎固执的技术理想主义。这很危险,但也充满了无限可能。我想换一种活法,参与并守护这种可能,而不仅仅是……收割它。”
她的回答,坦诚得近乎冒险,既承认了功利性的职业规划,也流露出了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
王哲沉默了片刻。林婉婷的到来,无疑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她用得好,可以斩断眼前的诸多荆棘;但若掌控不当,也可能伤及自身。
“你的提案很有吸引力,林小姐。”王哲最终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哲牛’确实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我们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同行者’,而不仅仅是雇佣的‘利器’。这意味着,你需要真正理解并认同‘哲牛’以技术为本、伦理为先的核心理念,你的所有策略和行动,都必须服务于这个根本,而不是单纯的商业胜负。”
林婉婷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这也是我选择这里的原因。我愿意接受考验。”
“试用期三个月,职位是战略安全顾问,直接向我汇报。”王哲给出了和Silent类似,却又更具限制性的条件,“你需要用行动证明,你的能力可以为‘清源’添水,而非引入浊流。”
“可以。”林婉婷的回答依旧干脆。
就这样,在Silent这头“孤狼”之后,“哲牛”的团队中,又加入了一位带着“腾云”烙印、手持法律与商业利剑的“鹰派”谋士。她的到来,如同在原本以技术极客为主的团队中,投入了一颗充满现实主义与战略野心的棋子。
李壮对此举双手欢迎,认为这是王哲的英明决策;苏小蕊则怀着深深的忧虑,默默加强了内部技术信息的管控;张涛静观其变,引用了《周易》中的句子以自警:“‘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王哲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林婉婷驾车离去。他知道,团队的构成变得更加复杂,内部的张力也必然加剧。但要想在惊涛骇浪中航行,船上的成员就不能只有一种面孔。关键在于,他这位掌舵者,能否驾驭好这艘配备了“玄冰”与“利剑”的方舟,在理想与现实、技术与商业的平衡木上,走出一条属于“哲牛”的独特航路。
新的挑战,已随着林婉婷的入职,悄然拉开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超感应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