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王爷,请移步田间,待我将东西取出,二位自然明白我要献上何物。
二人相视一笑,早已知晓他要献的是强身健体的秘方。
只是不解其中究竟需要哪些材料,又有何讲究。
看来这地瓜便是关键所在。
好,朕就随你去看看。
本王也好奇得很,你究竟准备了什么宝贝?
贾颜神秘一笑,仍旧卖着关子,引众人向田间走去。
稍后便知分晓。我敢担保,定是个天大的惊喜。若不能让陛下满意,甘愿领罪。
那朕倒要看看,今日你的脑袋还能不能保住。
一行人来到田边,贾颜见众人准备妥当,当即下令:
还等什么?动手挖地瓜吧。
一声令下,庄户们纷纷行动起来。
不多时,一筐筐地瓜被挖出,整齐堆放在众人面前。
起初,皇帝与忠顺王还当这是配方的原料。
可眼见地瓜越堆越多,二人渐渐察觉不对。
再珍贵的配方,也用不上这么多普通食材。
眼前这堆地瓜,少说也有上千斤了。
忠顺王按捺不住,代皇帝发问:
贾颜,这地瓜与你所献之物,究竟有何关联?
贾颜笑而不答,亲自洗净一个地瓜,削皮切块。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他坦然品尝起来。
启禀陛下、王爷,此物名为地瓜,又称红薯,乃微臣从古籍中偶然得之。
据说源自极西之地,传入我朝后却无人重视。整个京畿,唯有这片田地栽种。
说来可笑,原主只因买不起种子,才从商贩丢弃物中寻得此物栽种。
昨日拙荆已将这片地瓜尽数买下。经微臣试挖,确认此物产量惊人。
保守估计,亩产至少两千斤以上。
可生食,可烹煮,亦可磨粉制饼。不知此物,可入得二位法眼?
贾颜话音未落,皇帝与忠顺王已然会意。
一种可食之物。
一种亩产逾两千斤的可食之物。
倘若此物当真存在,必将撼动整个大周江山。
若能在自己治下发现此物,定可名垂青史。
皇帝此刻恍然大悟。
贾颜所言青史留名,原非指那秘方,而是实实在在的千古留芳。
且这一笔必将浓墨重彩。
须知大周粮产向来亩不过二三百斤。
而今眼前之物,竟能亩产最低两千斤。
若将此物广植于大周疆土,百姓何愁饥馑?
举国黎民皆可得益。
自己更可借此开创盛世新篇。
这天大的荣耀,几乎令皇帝目眩神迷。
忠顺王亦难掩激动。
如此神物初现于世,自己身为见证者,史册必载其名于地瓜发现之列。
千古留名,指日可待。
思及此,他难抑心潮,径自取过一块地瓜大嚼。
甘美异常!果真能亩产两千斤。我大周必将更盛往昔!
皇帝此时亦回过神来。
望着堆积如丘的地瓜与远处劳作的农人,摇头道:
非两千斤,乃至少两千斤。
观此收获,已近两千斤,而所收之地尚不足一亩吧?
贾颜躬身禀道:
陛下圣明。现收成未及半亩,故臣方才所言两千斤实为保守之数。
依眼下情状,一亩收成恐达五六千斤。
五六千斤?!
此言一出,不仅 者色变,随行众人乃至暗处侍卫俱惊呼失声。
在这亩产仅二三百斤的王朝,忽现增产二十余倍之物,何人能不震撼?
皇帝再顾不得威仪,夺过地瓜便尝。
边咀嚼边急令:
速遣人助农收割,务必丈量一亩之数,看究竟能获几何。
贾颜见状,命人生火。
陛下既要亲验,不妨由您主持收获。臣且为您试制地瓜诸般吃法。
于是乎,
皇帝与忠顺王亲执农具采收地瓜。
另一厢,
贾颜施展手段,或烀或烤,更熬得一锅地瓜香粥。
当这些呈至御前,二位贵人抛却矜持,大快朵颐。
待一亩地瓜尽数归仓,称量结果已出:
此袋八十斤,彼袋百斤,复有一袋百五十斤......
转眼间,地瓜收获完毕。
手持算盘的官员停下动作,声音颤抖地喊道:六千四百九十二斤!整整六千四百九十二斤啊!这只是一亩地的产量,简直不可思议!
在场众人无不震惊,尤其得知这种作物可以食用后,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皇帝龙颜大悦,重重拍着贾颜的肩膀:好!太好了!爱卿献上的地瓜,是朕收到最珍贵的礼物。除了皇位,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话刚出口,皇帝突然想起原本是要索取养生秘方的。虽未如愿,但看着满地的地瓜,心中仍充满喜悦。
确认地瓜真实产量后,皇帝格外慷慨。即便贾颜再三推辞,只求留在太医院任职,皇帝仍坚持要重赏。
爱卿的功劳朕记在心里,但你最擅长的还是医术,继续在太医院效力吧。
贾颜暗自思忖:皇帝果然还惦记着秘方。可惜自己确实没有合适的方子可献。
陛下明鉴,微臣确实只通医道。不过在研读医书时,曾见过地瓜种植的相关记载。
恳请陛下准许微臣参与后续种植事宜,将所知付诸实践。只是这样一来,恐怕要暂离太医院,且短期内无法离京。
皇帝明白,能献上如此高产作物已是莫大功劳。若再强求其离京,恐怕会适得其反。
爱卿所言极是。地瓜种植非你不可。太医院的职务暂且保留,待种植事宜步入正轨再回任不迟。
贾颜心中暗喜:计划成功了!有了这项差事,谁也不能将他调离京城。
臣定当竭尽全力,让地瓜早日推广全国,助陛下开创盛世,名垂青史!
皇帝开怀大笑:爱卿有心了。这些地瓜先留下,朕要召集群臣共观。忠顺王,派人将这些地瓜运回宫中。
临行前,皇帝再次拍着贾颜的肩膀:爱卿献宝有功,封赏绝不会少。好好干,朕看好你!
“你且安心等待,仔细思量地瓜栽种之事。”
“待此事尘埃落定,封赏自会赐下,不必心急。”
贾颜躬身行礼,恭敬道:
“臣谨遵陛下旨意。”
皇帝微微颔首,转向忠顺王吩咐:
“既然他愿替朕钻研地瓜种植之法,便赐他一块令牌,准其自由出入皇庄。另派兵驻守此地,待朕取走地瓜后再归还。”
忠顺王应声,自怀中取出一枚银令抛给贾颜。
“此乃皇庄管事令牌,持此令可通行各皇庄,必要时还可调遣庄内人手。”
“此外,持此令者即视作皇室之人,非皇命不得离京,亦无需听命于他人,可明白?”
贾颜双手接过令牌,心中了然。
果然如他所料,索要秘方之人正是眼前二位。虽未献上秘方,却以地瓜之功暂得宽待。
这令牌分明是告诉他——
此后唯皇命是从,旁人无权干涉。
太医院征调随军之事,就此作罢。
后顾之忧既解,只要不离京城,不损根基,其余皆可接受。
封赏厚薄,反在其次。
“臣谢陛下隆恩,谢王爷厚赐。”
皇帝摆手道:
“此处交由忠顺王善后,朕先行回宫。明日携百官亲验地瓜神效,届时自有封赏。在此之前,你需随朕入宫,将所知地瓜烹制之法一一演示。”
“臣遵旨。”
忠顺王当即调兵接管山庄。
一行人浩荡返宫。
贾颜未再入御书房,径被引至御膳房。
面对满筐地瓜,他将所知做法悉数传授御厨。
直至皇帝尝罢数种红薯膳食,赞了句“此物甚妙”,方得安心。
确认再无保留后,终获准离宫。
若非体魄强健,恐已力竭。
归家仍觉心神俱疲。
幸而秦可卿已备好晚膳。
“早说过庖厨之事交予下人,何须亲自操劳?”
秦可卿浅笑盈盈:
“满桌菜肴妾身仅做一道,余者皆出自他人之手。闲居无事,总想为夫君尽些心意。”
“罢了,下不为例。且让我尝尝哪道是你的手艺?”
终日奔波,确已饥肠辘辘。
在御膳房那段日子,天天与地瓜为伴。前世吃腻了这玩意儿,今生实在提不起兴致。
反倒是家中饭菜更合胃口。
他细细品味,很快辨认出那碗菌菇汤出自秦可卿之手。
滋味确实不俗。
但他并未立即称赞,而是搁下筷子,示意秦可卿落座,缓缓道:
上回你下厨,是因我许诺带你出游。此番我未应允任何事,你却再度洗手作羹汤。说吧,所为何事?
秦可卿怔了怔,旋即莞尔:
果然瞒不过爷。既然您问起,妾身便直言了。
通过秦可卿叙述,贾颜方知原委。
原来他离府后,林黛玉曾登门造访。
见他不在,便与秦可卿闲谈多时。
秦可卿没料到林黛玉心思玲珑,三言两语间竟套出了贾颜身家丰厚之事。
爷,妾身实在大意,被她绕进了造纸作坊的话头。知晓此事后,她执意要参与其中。
妾身虽婉拒,她却提出不要作坊,只求供应纸张——确切说,是希望作坊能为她印制书籍,在大周境内贩售。
贾颜略感诧异,不明林黛玉此举深意。
转念一想,此事于己无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