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回到党校宿舍,关上门,方才在部长办公室里的澎湃激情渐渐沉淀为一种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压力。
县长,一县之长的位置,绝非仅仅是荣耀和机遇,更是千钧重担。尤其是一个像连坞县这样基础薄弱的贫困县,每一分发展都需要呕心沥血,每一次决策都关乎万家灯火。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电脑,开始在网络上搜索所有关于连坞县的公开信息: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统计数据、新闻报道……信息零散且大多报喜不报忧,但他还是努力拼凑着这个即将成为他“主战场”的地方的初步画像。
正如他所知,连坞县位于东山省西南部,多山丘陵,交通是最大的短板。
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工业几乎空白,财政常年靠转移支付,是省里挂了号的困难县。
最近的一条略显负面的新闻是半年前的,提到县里某个扶贫项目效益未达预期,引发了一些群众议论。
叶辰正凝神思考,宿舍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推门进来的是刘启明,他手里还提着两瓶矿泉水,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热情笑容,但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叶辰同志,没打扰你吧?刚看你从外面回来,脸色挺严肃的。”刘启明将一瓶水放在叶辰桌上,自己拧开另一瓶喝了一口。
“没事,刚去办了点儿事。”叶辰起身,神色恢复如常,“启明兄找我有事?”
“没啥大事,”刘启明摆摆手,压低了声音,“就是……听到点儿风声。组织部张秘书亲自来电召见,这规格可不低啊。老弟,是不是有好事近了?”他试探着问,语气里带着熟稔的关切,但探究的意味同样明显。
叶辰心下了然,消息传得真快。他笑了笑,语气平淡:“启明兄消息真灵通。确实是领导关心,问了问学习情况,也提醒我要戒骄戒躁,扎实打好基础。”他巧妙地将“县长”的可能性隐去,只提了普适性的教导,既回答了问题,又什么都没透露。
刘启明是聪明人,见叶辰口风甚紧,知道问不出更多,便顺势笑道:“那是自然,领导这是看重你。以后真要有了好事,别忘了咱们这期同窗的情谊,得多多联系啊!”
“启明兄言重了,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叶辰笑着回应。 又闲聊了几句,刘启明便告辞了。叶辰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波试探。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如果组织考察程序启动,消息会逐渐明朗,届时来自各方的关注和反应会更加直接和复杂。
第二天是周六,党校休息。叶辰原本计划去图书馆,却接到了徐箐的电话。
“叶辰,资料收到了吧?”徐箐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一丝忙碌中的急促。
“徐主任,您好!资料还没有,可能周一才会送到党校。”叶辰回答。
“嗯,那我先简单跟你说说。”徐箐语速较快,“连坞县的情况,比报告上写的可能更复杂一些。县委书记叫罗建明,老资格了,在连坞干了快十年,从副书记到县长再到书记,根基很深,但思想相对保守,求稳怕乱。你过去当县长,他是班长,如何处理好党政关系,争取他的支持,或者至少不形成阻力,这是第一关。”
叶辰心中一凛,这是极其重要的信息。“谢谢徐主任提醒,我记下了。”
“另外,”徐箐顿了顿,“连坞财政是个空壳子,历史欠账不少,干部队伍士气有些低迷。你提出的那些想法很好,但落地需要钱,需要人。启动资金省里工作专班会尽力协调一些,但大头还得靠你们自己想办法。去了之后,尽快摸清家底,找准一两个最容易突破、最能见效的点,先干起来,做出示范效应,才能凝聚人心。”
“是,我明白。由点及面,稳步推进。”
“对。省里会支持你,但更多是政策层面的。具体操作,困难都得你在一线解决。要有思想准备,困难不会少。”徐箐语气凝重,“不过,省里主要领导既然点了你的将,就是相信你能闯出一条路来。大胆干,但也要谨慎,尤其是刚开始,步子不妨稳一点。”
“请徐主任放心,我一定慎重初战,谋定而后动。”叶辰郑重保证。
挂了电话,叶辰的心情更加凝重。徐箐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连坞县的情况绝非“基础薄弱”四个字那么简单。
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捉襟见肘的财政、保守求稳的一把手、士气低落的队伍……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
他改变了去图书馆的计划,而是留在宿舍,拿出笔记本,开始根据已知信息罗列赴任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初步的工作思路:
1. 熟悉情况:全面调研,摸清经济、社会、政治、人文底数。
2. 稳住队伍:与县委书记罗建明沟通,争取支持;了解班子成员和主要部门负责人的情况。
3. 寻找突破口:聚焦徐箐提到的“易突破、见效快”的点,可能是某个特色农产品推广,也可能是某个小型基础设施项目。
4. 争取资源:梳理可向上争取的资金、政策项目。
5. 凝聚人心:如何提振干部士气,获取群众信任?
他写得非常投入,直到肚子咕咕叫才反应过来已是下午。他去食堂简单吃了点东西,回来继续梳理。
晚间,发改委徐主任的秘书果然送来一个密封的文件袋,里面是关于连坞县更详细的内部资料,包括近三年的详细经济数据、财政收支报告、重点项目清单、领导班子成员简历,甚至还有一些内部调研报告中反映的问题。
叶辰如获至宝,彻夜研读。数据是冰冷的,但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尖锐的:财政自给率极低,负债率偏高;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水利和乡村道路欠账多;信访总量中涉及扶贫和民生领域的占比不小……
透过这些文字和数据,一个困难重重、渴望发展的连坞县形象愈发清晰立体地出现在他面前。
党校的最后两周,叶辰过得异常充实。他一边完成最后的课程和结业论文,一边利用所有课余时间消化资料、思考规划。
他不再过多参与学员间的社交活动,那份即将到来的重任,让他沉静下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备战”之中。
结业典礼前的一天,正式的省委组织部考察组进驻党校,与叶辰进行了任前谈话,也找了其他几位学员和老师了解情况。这意味着,程序已经启动,只待最后公布。
结业典礼上,叶辰作为优秀学员代表上台领取了结业证书。
台下,杨东部长、徐箐主任等领导在座。许多同期学员看向他的目光已然不同,充满了羡慕、祝贺以及种种复杂的情绪。
典礼结束后,叶辰回到宿舍,开始收拾行囊。
他的调令已经正式下达:任命叶辰同志为连坞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连坞县人民政府县长人选。
明天,他就将离开省城,前往那个陌生而又注定与他命运紧密相连的县城。
他看着窗外党校的夜景,心中没有畏惧,只有一种即将踏上战场的肃穆与坚定。连坞县,将会是他施展抱负的舞台,也是检验他能力的试金石。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