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连坞县委大院,却驱不散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今天是罗建明结束学习返回的日子,大院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鲜花簇拥,红毯铺地。
叶辰提前来到办公室,审阅着昨天深夜才完成的化肥厂污染事件报告。他知道,这份报告将成为罗建明回归后的第一个焦点。
八点整,县委办主任李伟敲门进来:“叶县长,车队已经出发去市里接罗书记了,预计九点半到达。班子成员是否现在就去大院等候?”
叶辰点点头:“通知大家八点五十集合吧。对了,”他叫住正要离开的李伟,“欢迎仪式一切从简,不要影响正常办公秩序。”
李伟面露难色:“可是...已经有不少部门的同志自发前来迎接了...”
叶辰皱皱眉,没再说什么。他知道,这就是连坞县的现实。
九点二十分,县委班子成员已经整齐地站在大院门口。叶辰站在最前面,身后是刘国栋、王梓涵、陆亦可等人。
3各部门负责人和自发前来的干部站成了好几排,场面颇为壮观。
九点三十分,罗建明的专车准时驶入大院。车门打开,罗建明神采奕奕地走下车,满面春风地与迎上来的叶辰握手。
“叶县长辛苦了!这三个月连坞县变化很大啊,工作很有起色!”罗建明握着叶辰的手用力摇晃,声音洪亮得让所有人都能听见。
叶辰谦逊地回应:“都是在罗书记打下的基础上,按照既定方针推进的。欢迎罗书记回来主持工作。”
罗建明又与班子成员一一握手,每到一处都嘘寒问暖,显得亲切而权威。当轮到刘国栋时,他特意多停留了一会:“国栋县长,听说你这段时间配合叶县长工作很出色,辛苦了!”
刘国栋恭敬地回答:“都是分内工作,罗书记过奖了。”
欢迎仪式结束后,立即召开县委常委会。罗建明坐在主位,听取了叶辰主持期间的工作汇报。
当叶辰汇报到政务大厅建设进展时,罗建明频频点头:“这个思路很好!集中办公,便民利企,符合中央精神。要加快推进,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但当汇报到化肥厂污染事件时,罗建明的表情严肃起来:“这个教训很深刻啊!说明我们的监管还存在漏洞。要吸取教训,完善制度。”
他话锋一转:“不过也要注意维护连坞县的稳定形象,不能因为个别案件影响整体发展大局。特别是现在招商引资的关键时期,形象很重要啊。”
叶辰立即回应:“罗书记,我认为恰恰相反。正视问题、严肃追责,才能展现县委县政府的担当,才能真正优化营商环境。”
会场气氛一时有些紧张。王梓涵适时插话:“罗书记和叶县长说得都有道理。一方面要严肃追责,完善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维护连坞县的稳定发展环境。”
罗建明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但眼中的不悦没有逃过叶辰的眼睛。
会后,罗建明特意留下叶辰:“叶县长,这三个月你很辛苦,做得也很好。不过有些工作方法可以更稳妥一些,毕竟县里的情况比较复杂。”
叶辰听出了弦外之音,但不动声色:“谢谢罗书记指点,我会注意的。”
随着罗建明回归,连坞县的政治生态悄然变化。一些原本推进顺利的改革,突然变得阻力重重。
最明显的是政务大厅建设项目。原本已经协调好的资金,财政局局长突然表示“需要重新评估”;已经确定入驻的部门,又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
刘国栋向叶辰汇报时面露难色:“叶县长,现在各部门都在观望,看罗书记的态度。如果罗书记不明确支持,项目很可能搁浅。”
叶辰沉思片刻:“这样,你准备一份详细汇报材料,我亲自向罗书记汇报,争取他的明确支持。”
与此同时,老城区改造项目在罗建明的推动下重新提速,而且规模比原来更大。赵宏达重新活跃起来,频频出入县委县政府办公室。
叶辰委婉提醒:“罗书记,灾后重建资金压力大,是否适当控制老城区改造规模?”
罗建明不以为然:“机遇难得,要趁势而上。资金问题可以多方筹措嘛。宏达集团实力雄厚,可以让他们先垫资建设。”
更让叶辰担忧的是,化肥厂事件的调查遇到了更大阻力。陆亦可汇报说,关键证人突然改口,证据链中断,调查难以深入。
一天晚上,王梓涵约叶辰喝茶。在一家安静的茶室包间里,王梓涵神色凝重。
“老同学,情况不太妙啊。”王梓涵压低声音,“罗书记回来后,明显在重新平衡力量。我听说有人建议调整国栋县长的分工,让更‘听话’的人来负责重大项目。”
叶辰眉头紧锁:“有这么严重?”
王梓涵点头:“化肥厂事件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赵达功虽然暂时离开,但他的关系网还在活动。我担心接下来会有针对国栋甚至你的动作。”
“有什么具体迹象吗?”
“最近有不少关于国栋县长工作‘急躁’、‘不够成熟’的议论。还有人说你主持工作期间‘标新立异’、‘不顾实际’。”王梓涵顿了顿,“最重要的是,市里某领导对连坞的近况表示了‘关切’。”
叶辰沉默片刻,问道:“梓涵,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王梓涵认真地说:“我认为应该调整策略。政务大厅项目要继续推进,但方式要更灵活,可以多向罗书记请示汇报,让他感受到尊重。老城区改造项目既然阻止不了,就要重点盯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环境破坏。”
他补充道:“最重要的是,我们几个人要更加团结。你在明处,国栋在实处,我在暗处,亦可监督,形成一个攻守兼备的整体。”
叶辰深以为然:“说得对!我们不能硬碰硬,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第二天,叶辰改变策略,主动向罗建明详细汇报政务大厅建设方案,充分听取他的意见,并邀请他担任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顾问。罗建明感受到尊重,态度明显软化,表示支持项目建设。
同时,叶辰让刘国栋加强对老城区改造项目的监管,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全程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并要求环保部门严格监督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这些举措既推进了工作,又避免了直接冲突,展现了叶辰政治上的成熟。
一周后,县委再次召开常委会研究老城区改造项目。赵宏达也列席会议,显得志得意满。
当讨论到拆迁补偿标准时,叶辰突然发言:“我建议补偿标准要公开透明,一律按市场评估价执行,不能搞区别对待。同时要确保安置房质量,不能让老百姓流离失所。”
赵宏达立即说:“叶县长放心,我们宏达集团一定会按最高标准执行。”
叶辰直视赵宏达:“赵总,我建议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保公平公正。同时安置房建设要全程接受群众代表监督。”
赵宏达脸色微变,但碍于场合,只能点头称是。
罗建明见状,打圆场道:“叶县长的建议很好,既要推进项目,又要维护群众利益。就按叶县长的意见办吧。”
散会后,赵宏达悻悻而去。罗建明特意留下叶辰:“叶县长,看来这三个月你进步很大啊,越来越有大局观念了。”
叶辰谦逊地说:“都是罗书记教导有方。我只是觉得,发展不仅要看速度,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
罗建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晚上,叶辰、刘国栋、王梓涵三人小聚。刘国栋感慨道:“今天常委会上,叶县长那一手真是漂亮!既维护了群众利益,又让赵宏达无话可说。”
王梓涵笑道:“这就是政治智慧。有时候直接反对不如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引导方向。”
叶辰却无喜悦之情:“这只是权宜之计。我担心的是,老城区改造这么大的项目,如果让赵宏达这样的开发商主导,后期很难不出问题。”
刘国栋说:“所以我们要加强监管。我已经安排审计局提前介入,对项目资金进行全程监控。”
王梓涵补充道:“公安这边也会关注拆迁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防止出现强拆等事件。”
三人一直讨论到深夜,制定了详细的应对策略。叶辰感到欣慰的是,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并非孤军奋战。
临别时,王梓涵意味深长地说:“老同学,连坞县的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罗书记回归只是第一回合,更大的风雨可能还在后面。”
叶辰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坚定地说:“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大的风雨也不怕。”
回到宿舍,叶辰在日记本上写下:“权力需要制衡,发展需要监督。今日之妥协,非为退让,而为更好前进。”
他知道,罗建明回归后的连坞县,政治博弈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会改变,推动连坞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
前方的路或许更加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ps:赵宏达和赵达功是两个人,不要弄混了,前者从事房地产行业,后者进行工业生产。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