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坞县的秋天来得特别早,梧桐树叶开始泛黄,随风飘落。叶辰走在县委大院的林荫道上,脚下落叶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替的必然。
现场会的成功带来的光环正在逐渐消退,日常工作的挑战重新成为主题。
叶辰推行的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动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阻力也随之增大。
周一上午的县长办公会上,几个部门的汇报让叶辰皱起眉头。
“叶县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又卡壳了。”住建局局长汇报时不敢直视叶辰的眼睛,“拆迁补偿标准问题上,有几户始终不同意,背后似乎有人撑腰...”
“环保执法最近遇到很大阻力。”环保局长接着说,“有些企业明明违规,但一个电话打来,我们就很难继续执法...”
“政务大厅的窗口整合也遇到困难。”行政审批局长补充,“一些部门不愿放权,以各种理由拖延人员派驻和权限下放...”
叶辰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他知道,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有着共同的根源——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奶酪,现在反弹开始了。
“我知道了。”叶辰最终开口,语气平静却坚定,“困难预料之中,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各部门按照原计划推进,遇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需要我协调的随时汇报。”
散会后,刘国栋留下没走:“叶县长,情况不太对劲。我听说最近有些人在私下串联,说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叶辰笑了笑:“国栋,还记得古人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点压力算什么?”
刘国栋叹口气:“道理我懂,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罗书记那边最近活动频繁,经常有人深夜去他家拜访...”
正说着,小张敲门进来:“叶县长,罗书记让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叶辰与刘国栋交换了个眼神,起身前往罗建明办公室。
罗建明正在看文件,见叶辰进来,热情地招呼坐下:“叶县长,快来。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他推过来一份文件:“这是市里下的通知,要求各县抓紧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我们连坞县进度滞后啊。”
叶辰看了看数据:“确实滞后,但主要原因是我们提高了环保门槛,几个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被否决了。”
“这个我知道。”罗建明点头,“但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啊。我这边接触了一个大项目,光伏产业园,投资方实力很强,预计年产值可达10个亿。”
叶辰仔细翻阅项目资料:“光伏产业是好事,但为什么要占用基本农田?这个选址有问题。”
罗建明不以为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嘛。这个项目我已经向市领导汇报过了,领导很重视。只要咱们抓紧推进,年底前签约落地,就能圆满完成招商任务。”
叶辰坚定摇头:“罗书记,占用基本农田是红线,不能碰。我可以协助寻找合适选址,但不能违规操作。”
罗建明脸色沉下来:“叶县长,做事要灵活。这个项目对我县发展至关重要,市领导都点头了,你何必这么固执?”
“不是固执,是原则。”叶辰毫不退让,“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怎么守住耕地红线?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谈话不欢而散。叶辰明白,这不仅是项目之争,更是理念之争。罗建明追求的是短期政绩和可见成果,而自己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接下来的几天,叶辰明显感觉到县里的氛围在变化。一些原本中立的干部开始疏远他,某些决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拖延或变相抵制。
甚至有人开始散布谣言,说叶辰“排斥大项目”、“阻碍连坞发展”、“不顾全县大局”。
一天晚上,叶辰加班到很晚,走出办公楼时已是繁星满天。在大院门口,他意外地遇到了陆亦可。
“叶县长,能聊几句吗?”陆亦可神情严肃。
两人走到一旁的亭子里。陆亦可直入主题:“叶县长,最近有些情况需要您注意。我们纪委接到一些举报信,内容都是针对您的,说您滥用职权、排斥异己。”
叶辰皱眉:“有具体事实吗?”
“都是匿名信,内容空洞,明显是捏造。”陆亦可说,“但这说明有人开始有组织地针对您了。”
她继续道:“另外,我们发现那个光伏项目有问题。投资方背景复杂,与罗书记的某些亲戚有牵连。他们选择的厂址之所以坚持在那片基本农田,是因为附近有他们提前低价收购的土地,一旦项目落地,地价会翻几倍。”
叶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是不懂规划,而是另有所图。”
陆亦可点头:“我已经暗中组织调查,但阻力很大。有些人似乎听到了风声,在暗中阻挠。”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亦可同志。”叶辰真诚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叶辰主动找到罗建明:“罗书记,关于光伏项目,我重新考虑了。如果确实对连坞发展有利,我们可以研究。”
罗建明先是一愣,随即笑道:“这就对了嘛!叶县长能顾全大局,很好!”
“但是,”叶辰话锋一转,“项目选址必须调整,这是底线。我可以亲自带队,在一周内找到合适选址,确保项目合规落地。”
罗建明脸色微变:“时间来不及啊!投资方要求月底前确定选址,否则就考虑别的县了。”
“那就是他们的诚意问题了。”叶辰毫不退让,“真正想做事业的投资方,会尊重我们的规划和法律。”
罗建明沉默片刻,勉强同意:“好吧,就按你说的,尽快寻找替代选址。但一定要快!”
离开罗建明办公室,叶辰立即组织专业团队,开始全县范围内的选址考察。他要求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邀请媒体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
考察过程中,叶辰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团队看中某块地,很快就会有各种“问题”出现——要么是突然冒出“历史遗留问题”,要么是有“群众强烈反对”,甚至有一次考察车差点被一群“意外出现”的施工车辆堵在路上。
“叶县长,这明显是有人捣乱。”刘国栋气愤地说,“他们就是不想让项目换地方!”
叶辰平静地说:“跳得越高,尾巴露得越多。继续考察,做好记录。”
第三天下午,考察组在城东发现一块闲置的工业用地,各方面条件都很理想。正当他们详细勘察时,突然来了十几位村民,声称这块地是他们村的集体土地,不能用于工业项目。
叶辰敏锐地发现,这些村民穿着打扮与农民身份不符,言谈举止也破绽百出。他让随行人员悄悄录像,同时耐心与对方沟通。
“老乡,你们是哪个村的?这块地的产权证明能出示一下吗?” “这个...证明在家里...我们是代表来的...”为首的人支支吾吾。 “那请你们村长或书记来一趟吧,我就在这里等。”叶辰不急不躁。
那伙人面面相觑,最后悻悻离去。叶辰让工作人员跟踪,果然发现他们进了县城某家宾馆,而不是回什么村子。
当晚,叶辰召开紧急会议,王梓涵、刘国栋、陆亦可参加。
“情况已经很清楚了。”叶辰说,“有人不惜手段要保住那个基本农田选址,因为背后有巨大利益。我们要打破这个利益链。”
陆亦可汇报调查进展:“已经初步查明,投资方的一个副总确实是罗书记的外甥。他们提前在选址周边低价收购了大量土地,还承诺给某些人干股。”
王梓涵担忧道:“这事牵涉到罗书记,必须谨慎处理。搞不好会引发全县地震。”
刘国栋提议:“要不要向市里汇报?”
叶辰沉思良久,摇摇头:“暂时不要。没有确凿证据,贸然汇报只会打草惊蛇。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其次要收集完整证据链。”
他布置任务:“国栋继续推进选址工作,但要加强安全防范;亦可继续暗中调查,收集证据;梓涵注意干部队伍思想动态,防止有人被拉拢腐蚀。”
会议结束后,叶辰独自留在办公室。窗外忽然下起了秋雨,雨点敲打着玻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手机响起,是母亲打来的:“辰儿,最近怎么样?你爸昨晚做梦梦见你遇到困难,非要我问问你。”
叶辰心里一暖:“妈,我很好。告诉爸别担心,儿子记得他的教诲:只要行得正、坐得端,什么都不用怕。”
挂掉电话,叶辰继续工作。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平静,但他已做好准备。
雨越下越大,连坞县笼罩在一片雨幕中。叶辰站在窗前,望着雨中的城市,目光坚定。
风雨欲来,但他不会退缩。因为在他身后,是连坞县的百姓;在他心中,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这场风雨,或许会洗刷掉污浊,让连坞县的明天更加清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