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日子。
苏惜文抱着自己的衣物依依不舍地说,“连雪姐,以后家里做好吃的了,别忘了叫我。”
“还有我。”徐家俊从被子后面探出脑袋。
生怕漏下了他。
往后就要自己做饭吃了。
勉强活着和好吃好喝的活着。
肯定是不一样的。
“知道了。”连雪啃着苹果说。
褚续在东屋铺床,再次回到原本的位置,心里有股说不上来的畅快。
见他们还有心情堵在门口聊天,催促着说,“快些收拾,等会还要上工呢!”
在村里定做的床和家具已经送到知青点了,就差他们这些随身带着的行李,放架子车上拉过去就归拢齐全了。
俩人加快速度收拾装车,三人合力拉着车子走了。
连雪关门正要准备睡觉。
隔着一条路距离的邻居蒋芸过来了,手上挎着一篮子鸡蛋,
“不小心和村里人换多了,怕吃不完,给你带了些过来。”
现在吃的金贵,鸡蛋更是其中最贵重的营养品。
怎么可能一不小心换多了。
连雪接受了她的好意,“我正馋鸡蛋,就不客气了。”
“想吃尽管来,我一个人也吃不了太多。”蒋芸昨天就把自个的东西全都搬了过来。
她实在是受不了和顾家一群人生活在一起。
自从结婚后几乎没过过什么安生日子。
“你住进来了。”
说着还往她那边瞅,房子已经基本上盖好了,就差装门和垒院墙了。
里面湿乎乎的还需要晾干,住人是肯定不能住了。
蒋芸一点都不在乎,说起来反而很高兴,一脸满足的表情,“我在地上铺了厚厚的干草,铺上被子,睡起来比家里的炕还舒服。”
“等过几天炕垒好了就行了。”
听她这么说连雪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炕垒好了,还要烧上个几天几夜,你准备的柴火多吗?我家里有富裕的,不够来我家拿。”
“行,到时候我一定不客气。”蒋芸笑着说,“那我先去上工了。”
……
在家里待着实在无聊,连雪有些馋她娘生前做的米糕了。
松软湿润散发着米香味的米糕,时刻勾引着她的味蕾。
说干就干。
舀了碗大米在水里泡着,她则去冲洗在院子里当饭桌的磨盘。
大米还没完全被浸泡透,没关系她有的是力气还有手段,仔细放在磨盘上研磨。
足足研磨了三遍,才得到细腻的米浆。
在米浆内倒入面粉,调整到合适的浓稠度。
又继续加入白糖还有发酵用的酵母。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酵母在盆子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是让米糕松软蓬松的诀窍。
盆子里正在发酵的米浆咕噜咕噜地冒着白白胖胖的小气泡,等到小气泡迅速占领盆里的空间。
就发酵好了。
搅动着发酵好的米浆,能听到噗呲噗呲的,那是小气泡破碎的声音。
连雪哼着歌欢快地搅动着,直到厨房的光线被人挡住,这才抬起头。
褚续接过她手上的大勺子,温柔地把她赶出厨房,“我来弄,你回去好好休息。”
“我都躺一天了,身子骨都快躺散架了。”连雪辩解着说,“起来活动活动还是挺好的。”
“你说得对。”褚续说,“你在旁边看吧!以后别做这些了,磨盘很重的。”
连雪不想听他唠叨,“知道了,你快做,我有些饿了。”
不知道是不是怀孕的原因。
她最近总是饿的很快。
想吃什么必须马上吃到,不然心情会十分的烦躁。
碗底用布刷上薄薄的一层油,接着一勺又一勺的米浆均匀地放在碗中,还剩一点盆地,为了不浪费,便用筷子细细地刮着。
直到盆里的一滴不剩,这才作罢。
不一会烟囱里升起白白的,像牛奶似的浓稠的烟,细细嗅起来还有股草木的清香味。
等待的过程是痛苦的。
米香味从锅盖的缝隙里传来,妖精似的,勾的人直流口水。
“好了吗?”
“再等等,蒸的多还要多烧会。”说着,褚续又不慌不忙地往烧的正旺的土灶里添柴火。
当烧的通红的木柴,耗尽全身能量,窜出最后一缕火苗。
米糕便要准备出炉了。
连雪将头凑的极近,褚续怕水蒸气烫到她的脸,温柔地将她的身体向后挪。
随后将锅盖掀开,一股更加浓郁的仿佛置身在米仓内的米香味,从里面传来。
等到雾气消散。
白白胖胖的像吹了气球似的鼓起来的米糕才害羞地显露出来。
褚续手上垫着抹布,从里面拿出来一个最好看,最饱满的放在案板上晾着。
连雪这时已经迫不及待拿着筷子夹了起来,筷子上夹着一块颤颤巍巍的米糕,松软的仿佛稍一用力就会掉在地上。
一手夹着一手在下面护着,吹着米糕上面的热气。
先咬了下边缘,用舌头试探下,不烫了。
这才放心的吞入腹中。
糟了。
吃的太快没尝出味道。
又夹了一块。
褚续已经趁她吃的功夫,将全部的米糕从锅里端出来,放在一旁晾着。
“怎么样。”
连雪这一次细细品尝着米糕的味道,根本顾不上回答他的问题。
入口绵软,微微有些甜,回甘有浓浓的米香味。
与记忆中的味道不断重合。
显得愈发美味。
褚续看她馋猫似的样子,就知道这次做的很是合她的胃口。
相处这么久,他发现连雪也会挑食,比如不爱吃芹菜,苦瓜,这些有特殊味道的蔬菜。
只不过平日里她都买自己喜欢吃的,看不出来罢了。
吃着美味的米糕,连雪欢快地晃动着身子,一脸幸福的样子,
“趁刚出锅你先尝个吃吃,别忘了给知青点还有牛棚送过去些。”
褚续看着她拿出两碗一副要出门的架势,问,“你去哪里。”
“我去给隔壁送过去些,她中午还给咱送了一篮子鸡蛋呢?”
“我先走了。”
连雪打过招呼,不等他反应,就一脸兴奋地朝门外走了过去。
憋了一天。
终于能出门喘口气了。
又顺手从菜地里薅了两把小白菜。
在门外喊着,“蒋知青,在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七零一家三口的躺平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