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薇办公桌上的那本深绿色记事本,在一众实验记录本里格外显眼。同事们只知道,翻开它的前几页,密密麻麻记着每个人的早餐偏好——洛依的甜豆浆要少糖,俊辉的梅干菜包子得是刚出锅的,雅萱的全麦三明治必须去生菜。可只有雨薇自己清楚,再往后翻,那几页用荧光笔反复标注的内容,才是她藏在生活里的“野心”。
“气相色谱仪操作手册:每周精读3章,周末整理常见故障解决方案”“英文文献翻译:每日1篇,重点攻克‘色谱柱老化’‘样品前处理’等专业术语”“省级化验技能大赛:报名时间次年3月,需提前6个月准备样品检测方案、仪器校准报告”……每一条计划后面,都跟着用不同颜色笔迹补充的进度条,蓝色代表“已完成”,黄色是“进行中”,红色则标注着“待解决难点”。
这些藏在记事本里的目标,雨薇从不在闲聊时提及。有次午休,实验室里一片热闹,俊辉和雅萱在讨论周末去哪里爬山,洛依和羽辰在研究新到的检测试剂说明书,只有雨薇坐在角落,捧着一本厚厚的《高级化验师实务》看得入神。俊辉凑过去,瞥见记事本上“技能大赛”的字样,笑着打趣:“雨薇,你最近天天抱着书啃,连午休都不闲着,该不会是想拿了冠军,好跟羽辰表白吧?我看你平时总帮他整理实验记录,对他可上心了。”
雨薇闻言,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嘴角露出一抹温和的笑:“羽辰确实很优秀,做事细心又有耐心,是个值得学习的同事。但我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提升专业能力上,暂时没心思考虑其他事。”她指着书本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章节,眼里瞬间亮了起来,“我想先考上高级化验师资格证,以后有机会参与公司的新型制剂研发项目。这些目标都需要扎实的基础,一步都不能偷懒。”
俊辉看着她眼里的光,瞬间明白了这份坚持的重量,收起玩笑的语气,认真点头:“说得对,有目标就该全力以赴!以后你要是遇到仪器操作上的难题,随时找我,虽然我比不过蒋主任,但多少能给你搭把手。”
从那以后,雨薇的生活被精准地划分成“工作”与“学习”两部分。每天早上七点半,她总会提前半小时到实验室,趁着同事还没到齐,调试气相色谱仪——从柱温的细微调整,到流动相的配比优化,她都逐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反复对比不同参数下的检测结果。有次蒋主任路过,看到她对着电脑里的色谱图皱眉,凑过去一看,发现她正在研究如何将检测误差从0.002%降到0.001%,忍不住赞叹:“雨薇啊,你这份钻研劲,比我年轻的时候还足!”
午休时间,实验室里常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别人趴在桌上补觉,她就坐在会议桌前,摊开英文文献,一边查专业词典,一边在旁边标注中文释义;遇到复杂的实验原理,她就拿着书本追着蒋主任问,从“样品萃取效率”到“试剂稳定性影响因素”,不把问题弄明白绝不罢休。有次洛依看到她在楼梯间背元素周期表,小声问:“雨薇,你这么拼,不累吗?”她笑着摇头:“累肯定是累的,但一想到能离目标近一点,就觉得浑身都有劲儿。”
傍晚下班后,同事们陆续离开,雨薇却总会多留一两个小时。她坐在实验台前,反复练习样品前处理流程——移液管的精准操作、离心时间的把控、过滤膜的选择,每一个步骤都力求完美。有天晚上,俊辉因为忘拿文件返回实验室,远远就看到她站在仪器旁,白大褂的衣角被晚风轻轻吹动,手里拿着笔记本,正在记录最新的检测数据。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像给她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却丝毫不减她眼神里的坚定。
“至于这么拼吗?这些数据明天再做也来得及。”俊辉走过去,递过一瓶温水。
雨薇接过水,喝了一口,指着屏幕上的色谱峰解释:“这个检测方法对下周的研发项目很重要,今天必须得出准确的回收率数据。你看,刚才调整了萃取时间后,回收率提高了3%,虽然只是个小进步,但积少成多,总能达到理想标准。”她的语气里满是认真,仿佛眼前的色谱图,就是她追梦路上最珍贵的地图。
晚风吹过实验室的窗户,带着夏夜的凉爽,吹散了空气中的试剂味。雨薇对着电脑里的数据分析报告,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当看到“RSd=0.8%,符合要求”的字样时,她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这一刻,她突然明白,追梦的路上或许没有同行者的欢呼,没有热烈的掌声,但只要保持专注与热爱,一个人也能跳出热烈而精彩的“独舞”。她的心上人,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某个人,而是那个站在更高处、能独当一面的自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试剂里的火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