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壁垒”的研发进入了关键阶段,杨教授团队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通过对那冰冷信号的反向解析,他们初步确定其运作基于一种高度僵化的逻辑闭环,与初生之域流动的、基于情感与共识的规则体系截然不同,甚至可说是水火不容。防御思路逐渐清晰:不是硬碰硬地对抗,而是利用自身规则的“柔性”与“包容性”,在其渗透时产生一种排斥性的谐振,使其无法在初生之域的规则基底上“锚定”。
然而,理论上的突破并未带来安心。那冰冷的意念表现出了超乎预期的耐心与诡谲。它不再发送任何结构清晰的信号,仿佛彻底沉寂。但这种沉寂,比之前的试探更令人不安。
这份不安,很快变成了现实。
事件发生在“记忆回廊”区域。那是许多成员自发构建的、用于存放和缅怀旧宇宙记忆的公共空间,充满了个人化的情感印记与历史片段。起初,只是一些细微的异常报告:几位经常在此冥想的老兵,感到他们记忆中某些熟悉的战役场景,色调变得过于冷硬,细节失去了原有的温度,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漂白”。
负责维护该区域共识稳定的协调员并未足够重视,只将其归因于个体记忆的自然褪色或情感波动。
但异常迅速扩散。一片用于展示旧日家园星湖光山色的意识景观,其水面在几天内变得如同光滑的黑色镜面,倒映出的不再是蓝天白云,而是扭曲的、不断重复的几何图案。另一处存放着凯拉星传统歌谣的区域,原本悠扬的旋律开始出现不和谐的、机械性的循环音节,听得人意识核心发冷。
等到杨教授团队接到紧急报告赶到时,污染已经形成了小范围的规模。一片大约相当于旧宇宙一个小型广场的区域,规则被彻底扭曲。这里的光线失去了所有暖色调,只剩下冰冷的白与蓝;能量流动变得刻板而笔直,如同精密的电路板;甚至连空间结构都趋向于绝对的几何对称,排斥任何不规则、自然或带有情感倾向的形态。
更可怕的是,这种扭曲的规则具有同化性。任何进入该区域的意识体,若不集中精神抵抗,其自身的意识场也会开始被缓慢“梳理”,情感色彩褪去,思维趋向于绝对的、缺乏活力的逻辑化。
“是它!”杨教授的意识波动带着震惊与一丝了然,“它没有强攻,而是找到了我们规则体系中的‘情感缝隙’……它在利用记忆和情感载体进行渗透和复制!”
被污染的区域仿佛一个规则的癌细胞,开始缓慢而坚定地侵蚀周边健康的意识景观。共议庭当机立断,由瓦伦带队,调动了大量意识能量,结合杨教授团队刚刚构建出的不完整的“谐振壁垒”原型,强行将那片区域隔离、压缩,最终如同切除肿瘤般,将其从主意识场中剥离出去,放逐至远离文明区域的虚无深处。
整个过程消耗巨大,且留下了一片难以弥合的“规则伤疤”。
事件无法再完全掩盖。“记忆回廊污染事件”在文明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虽然共议庭迅速公布了经过处理的真相,强调威胁已被暂时控制,但一种深刻的不信任感已经滋生。
“他们早就知道了!却一直隐瞒我们!”
“什么样的敌人能这样无声无息地改变我们的记忆?”
“我们真的安全吗?这个新世界,真的属于我们吗?”
质疑声四起。原本开始凝聚的“暗流共识”受到了严峻考验。“重塑派”指责“开拓派”对规则的大胆玩弄引来了灾祸,而“开拓派”则反驳是僵化的管理体系导致了反应迟钝。莉娜这样的边缘探索者更是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李娜站在回响圣殿,能清晰地感受到意识网络中涌动的恐惧与猜疑。外部威胁尚未正式露面,仅仅一次渗透,就已经让他们内部产生了如此深刻的裂痕。
她望向那被隔离后依旧在远处虚无中隐隐散发着冰冷光芒的“规则肿瘤”,心中沉重。这不仅仅是一次攻击,更是一次宣言。那个隐藏在旧宇宙阴影中的存在,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它了解他们,它能找到他们的弱点,他们的团结与信念,本身就可能成为被利用的武器。
而在一片混乱与不安中,杨教授在分析被污染区域的规则残留时,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印记——那并非冰冷意念的痕迹,反而带着一丝熟悉的、曾经支撑他们渡过无数绝境的秩序感。
“王超……”杨教授喃喃自语,心中升起一个难以置信的猜想。难道牺牲者的痕迹,也成为了对方定位他们的信标?或者,这印记本身,是某种形式的……警告?
初生之域,迎来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寒冬。光之海洋的表面,开始凝结出名为“恐惧”与“怀疑”的冰棱。
(第9卷 第504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