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惊怒交加,高声大喝。
銮仪卫士兵反应极快,立即上前阻拦。
但那举人状若疯癫,力大无穷,竟然挣脱了士兵的钳制,手指已经触到了皇榜边缘!
“大胆狂徒,皇榜神圣,岂容玷污!”
主考官面色铁青。
要是真的被这人把榜撕了,他这个官也不必做了!
“都给我上,把此人抓住!”
好几个銮仪卫士兵一拥而上,终于将那人制服在地。
他仍在挣扎,口中不住地嘶喊:“我有才学,为何不取!天理何在!”
礼部尚书李砚山坐在最高位,顿时怒不可遏。
“冲撞皇榜,玷污国家大典,按律当斩!”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那些原本欢天喜地的中榜者们也收敛了笑容,不安地看着这一幕。
主考官沉吟片刻,上前对李砚山低语道:“大人,今日乃放榜吉日,见血不祥。”
“此人虽狂悖,然其情可悯,念在他多年苦读,神志不清的份上,可否从轻发落?”
李砚山思索片刻,微微颔首。
他其实也不想多生事端。
随即高声宣判:“冲撞皇榜,本应重处。”
“然皇恩浩荡,念你苦读多年,神智已乱,姑且从轻发落。”
“杖责三十,驱逐出京,永不得再考!”
吏部尚书这么一声令下,当即就有顺天府的衙役搬来刑凳,将那人按在上面。
沉重的板子霎时间噗噗落下。
打在肉体上的声音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清晰。
那人起初还硬气地不吭声,到第十板时终于忍不住惨叫起来。
“啊!好疼!”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
“我再也,再也不敢了,啊——”
袁华和李墨站在人群中,目睹这一切,手心渗出冷汗。
何明风也在一旁默默看着。
那举人从最初的挣扎到最后的奄奄一息,鲜血染红了那身褪色的蓝衫。
最后那人已经没有声音了,衙役仍旧没有停手,还是面无表情地执行着刑罚。
三十杖毕,那人已昏死过去。
衙役将他拖走,地上留下一道血痕。
围观的众人鸦雀无声,方才欢庆的气氛荡然无存。
李砚山此时扫视全场,声音冷峻:“皇榜乃天子选才之象征,玷污皇榜即是对皇权之大不敬。”
“今日从轻发落,乃皇恩浩荡。”
“尔等当以此为戒,恪守国法,尊崇皇权!”
何明风心中震动。
在这个时代,皇权至高无上,任何挑战都将遭到严惩。
即使是科举这样看似公平的选拔机制,也建立在皇权的基础之上。
那名举人的遭遇让何明风更加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
在这里,个人的命运完全系于皇权之下。
今日他高中会元,风光无限。
但若有一日失宠于上,下场或许不会比那名举人好多少。
袁华和李墨两个人都脸色煞白。
他们从小地方来到这里,这几个月见识的都是京城的绚丽与繁华。
富贵迷人眼。
没想到今日算是给了两个人当头一棒。
原来这繁华之下,处处都是危机。
身在皇城,便在皇权的漩涡中心。
需得小心行事。
一旦做错了事情,很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了。
过了好一会儿,放榜的热闹氛围才渐渐地回来了。
报录的人们最先从刚才的惊骇中回过神来,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
赚钱的机会来了!
一个精瘦的报录人眼尖,早已将榜单上前几名的信息牢记在心。
他机灵地挤到何明风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就磕头:“恭喜会元老爷,贺喜会元老爷!”
“小的赵四,专程为您报喜来了!”
何明风微微一愣,尚未答话。
那赵四又连珠炮似的说道:“会元老爷是庆州武县人吧?小的这就快马加鞭往武县报喜去!”
“保管不到一个月就能把喜讯送到府上!”
他抬起头,眼中闪着精明的光,咧嘴嘿嘿一笑:“按规矩,喜钱是会元老爷半个月的开销。”
“您看着赏就成!”
何明风这才明白过来,这是专门靠报喜谋生的行当。
他想起家乡的家里人,若是能早日得知喜讯,定然欣喜。
于是从荷包取出一锭银子。
“有劳了,到武县石塘村何家报信,这锭银子权作酬劳。”
赵四接过银子,喜得连连磕头。
这时,旁边一个卖笔墨的小贩眼明手快,立刻挤上前来:“会元老爷要写家书吧?”
“小的这儿有上好的文房四宝,给您打个对折,讨个彩头!”
何明风这才想起该修书一封让报录人带去,便点头应允。
小贩赶紧展开随身携带的小案几,摆上笔墨纸砚。
何明风略一思索,挥笔写下一封家书。
写毕,何明风又对赵四道:“顺便在镇上跟私塾的夫子报个信,就说李墨和袁华也中了,中的消息我已经写成书信了。”
说着何明风递给赵四。
赵四接过银子和书信,笑容满面地连声道谢,转身挤出人群,飞也似的去了。
其他报录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拍着大腿暗恨不已。
刚才被那污榜的场面吓傻了,怎么就没抢先一步去找会元老爷!
这下可好,最大的彩头被赵四那小子抢去了!
不过他们很快重整旗鼓,一个机灵的报录人又挤到何明风面前。
“会元老爷在京城可有住处?小的去府上报喜!”
何明风想起郑榭、郑彦兄弟今日在五味楼等他消息,便道:“你去五味楼,找两位郑姓公子报喜便是。”
那报录人喜出望外,领了赏钱后一溜烟跑了。
其他报录人见状,纷纷寻找其他中榜的贡士报喜去了。
这时,放榜现场已经完全恢复了热闹,甚至比之前更加喧嚣。
各类小贩看准了商机,在榜棚周围摆开了阵势。
“热腾腾的包子馒头!”
卖点心的小贩吆喝着,生意格外红火。
那些一大早就来等放榜,粒米未进的考生们纷纷掏钱购买。
“文房四宝!金榜题名后第一封家书,用小的笔墨保管官运亨通!”
卖笔墨的商人不甘示弱,他们的摊位前围满了中榜的贡士,个个急着要给家中报喜。
最有意思的是卖“贺联”“喜帕”的小贩。
他们早有准备,手中的贺联上印着“捷报”“高中”等字样。
喜帕上则绣着“状元及第”的图案。
不少中榜者图个省事,直接购买这些现成的贺仪,让小贩当场写上姓名,便可带回家中报喜。
百姓们也越发兴致勃勃地围观。
有几个茶馆老板挤在人群最前面,仔细记下中榜者的姓名籍贯,特别是京城本地的考生。
一个胖老板边记边对同伴说:“这回可好了,咱们京城有五个中榜的,我得把他们的名字大大地写在茶馆墙上,保管生意兴隆!”
另一个卖糖人的小贩也别出心裁,现场捏起了“文曲星”糖人,吆喝道:“吃了文曲星,明年中状元!”
引得不少看热闹的百姓掏钱给自家孩子购买。
何明风、李墨和袁华慢慢地也被这热闹的景象所感染,方才那污榜风波带来的压抑渐渐消散。
忽然,一个卖字画的老先生挤到何明风面前,展开一幅早已准备好的画作。
“会元老爷,小的特地为您画了一幅‘蟾宫折桂图’,请您笑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