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码头,海风凛冽,带着咸腥的气息。
那艘被收缴后一直停泊在此的西洋帆船,在周围大盛传统舰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奇特。
它船身修长,线条流畅。
数根高耸的桅杆上挂着残破的帆索,侧舷有一排排整齐的炮窗。
何明风拿着一纸命令,和托马斯一起登上了这艘船。
何明风上前仔细查看了这艘船的龙骨结构和船舱布局。
特别是侧舷炮位的设置方式。
托马斯见何明风感兴趣,也深知何明风此次是为何而来。
当即找来了船上遗留的几门较小口径的佛朗机炮和火绳枪,现场向何明风讲解了一番。
站在微微摇晃的甲板上,感受着海风的吹拂,看着那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远方的海平面。
何明风彻底理解了西洋海战的核心思路。
以舰船机动性抢占有利阵位,以侧舷密集火炮进行远程火力投射,力求在接舷战之前就重创甚至摧毁敌舰。
回到京城,何明风连夜奋笔疾书,第二天一早便求见林靖远。
紫宸殿内,炭火温暖,但气氛却因前方的困境而显得有些凝滞。
何明风将在大沽码头的所见所思,以及托马斯的讲解,详细地向林靖远禀报。
“……陛下,西洋舰船与火炮体系,确有其独到之处,尤重远程炮战。”
“我朝水师若想尽快形成战力,封锁海疆,必须取其精华,灵活应变。”
何明风道。
“爱卿有何具体对策?”
林靖远目光灼灼地看着何明风。
既然何明风这么说了,他就知道必有后文。
“臣以为,当双管齐下,务求实效!”
何明风展开一份简要的图,解释道:“其一,便是水师应急之策。”
“立即征调沿海各埠大型、结构坚固的远洋商船,由工部技改坊及兵仗局联手。”
“在其船舷加装可快速拆卸、射速较快的弗朗机速射炮,将其改装为临时炮舰。”
说着,何明风略一停顿,想到技改坊拆解西洋人图纸改造的火器,接着道:“同时,全力加速生产技改坊依据西洋火铳、火绳枪图纸改进而来的新式火器,优先配备水师。”
“此策可在两三月内,迅速组建起一支具备相当远程打击能力的辅助舰队,暂解燃眉之急!”
何明风顿了顿,指向图说另一部分:“其二,便是长远根本之策。”
“哦?何为长远根本之策?”
林靖远立刻来了兴趣。
回想起近代史上沉重的几场海战,何明面容肃穆,认真说道。
“请陛下下令,让我朝官造船坞参照西洋舰船优点,并结合我朝水师实际情况,设计建造一批真正的专业战船。”
“此乃水师强大之根基,需即刻着手,不可再延误!”
何明风深吸一口气,退后几步,一撩衣袍重重叩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陛下,应急与长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然大沽地处海运枢纽,情况最为复杂。”
“商船征调、船坞选址建设、工匠招募管理、乃至防备宵小破坏,千头万绪,非强力且可信之人坐镇不可。”
“臣何明风,不才,愿亲赴大沽,总督炮舰改装与新船坞建造事宜,必在时限之内,为在援助高丽前线的邓将军打造出可用的利刃!”
林靖远看着跪伏在地的年轻臣子,看着他清瘦却挺直的脊梁,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有赞赏,有欣慰,也有对其前路艰险的担忧。
先帝去世,他想尽快把所有权力都收归到自己手上。
但是,现在看来,这事儿比他想的还要复杂许多。
林靖远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何明风面前,亲手将他扶起。
国事维艰,正是用人之际。
他沉声道:“准卿所奏!朕即加封你为钦命督造使,总揽大沽炮舰改装与新船坞建造一应事宜,赐王命旗牌。”
“沿海各省、各衙署需全力配合,如有抗命懈怠者,准你先斩后奏!”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何明风的声音铿锵有力。
他知道,另一条看不见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战线,已经在他的脚下展开。
他不仅要与时间赛跑,更要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破坏者斗智斗勇。
大沽之行,注定不会平静。
……
三日之后,何明风站在略显破败的官办船坞区外,眉头微蹙。
来大沽已经许多次了,但是官办船坞这里,他还是第一次来。
眼前的情形,比他在京城时预想的还要糟糕几分。
巨大的船坞内,本该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此刻却显得颇为冷清。
仅有几艘征调来的大型商船停靠在坞内,船身孤零零地裸露着,加装炮位的工程进展缓慢得令人心焦。
为数不多的工匠们,大多显得无精打采,动作拖沓。
敲打铆接的声音有气无力,仿佛不是在打造关乎国运的战舰,而是在应付一件与己无关的苦役。
工地上材料堆放杂乱,一些本该用于加固船体的优质木材,却被随意弃置在角落,任凭风吹雨淋。
“何大人,您看这……”
陪同的船坞提举司主事姓钱,是个面团团的中年官员,此刻正搓着手,一脸为难。
“不是下官不尽心,实在是……实在是难处太多。”
“工匠们抱怨工钱发放不及时,伙食也差,人心浮动啊。”
“还有这木料、铁料,采购也总是不顺,好的材料运不来,来的又常常不合用……”
何明风面无表情地听着,目光缓缓扫过那些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的底层官吏和匠头。
他初来乍到,深知若直接发难,恐怕打草惊蛇,也难触及根本。
于是何明风不动声色,只是淡淡道:“钱主事,将近年来的账册、物料采购清单、工匠名册及薪俸记录,全部送到本官行辕。”
“本官要一一核对。”
“是,是,下官这就去办。”
钱主事连连躬身,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接下来的几日,何明风明面上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账册文书之中。
他带来的户部老吏很快便发现了问题。
账目做得看似平整,细究却漏洞百出,许多采购款项去向不明,工匠的薪俸记录与实发数额严重不符。
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黑手隐藏得更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