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樱花动画工作室

首页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借得浮生半世闲斗罗位面融合,我提前穿越了重生娇妻已上线登高者寡在柯学世界多亿点马甲很合理吧在宝可梦的世界养成路人男主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跟死对头重生成男主的双胞胎姐姐无限:被迫参加无限流我成神了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樱花动画工作室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全文阅读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txt下载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28章 雪村架灯火,笔耕辩真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均平二十八年七月五日,汝吉村的雪终于停了大半,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刚浇过水的青稞地里,嫩绿的苗尖上还挂着未化的雪粒,风一吹,簌簌地响,像极了孩子们早读时的琅琅声。我和静雯刚跟着都察院院长张磊查完青稞地的病虫害——他蹲在雪地里,指尖捏着一株发黄的苗,眉头拧成个疙瘩:“这是雪水渗进根须冻着了,得赶紧松松土,再盖层干草保暖,不然这一垄苗都得废。”

正说着,卓玛大姐挎着竹篮从村头走来,篮子里的青稞饼还冒着热气,粗布巾被熏得发黄。她把饼塞到我们手里,掌心的温度透过油纸传过来,声音里却带着急:“朱议事长,朱主事,你们快趁热吃。有个事我憋了好几天了——村里晚上还是靠煤油灯,我家丫头想多认两个字,灯烟子熏得她眼睛通红;我阿爸在喀则府治病,想打铜铃电话问情况,喊破嗓子也没回音;丹增那孩子拍了你们铲雪道的视频,想发出去让外面看看咱们村的变化,手机却没信号,存了满屏也发不出去……”

她的话没说完,远处传来马蹄声,雪沫子溅得老高——是皇家建设集团董事长王铁山,他穿着藏青色工装服,肩上扛着把铁锹,身后跟着二十多个工人,拉着两雪橇的电线杆、电线和信号塔钢架,雪橇板在雪地上划出两道深沟。见我们在青稞地旁,他翻身下马,大步走来,雪粒从他的帽檐上往下掉:“朱议事长!您别愁!电网队、通信队昨天就到喀则府了,我今天特意把队伍带来,给汝吉村架电网、建信号塔、装路灯!七天!保证让村里的灯亮起来,电话通起来,孩子晚上读书不用摸黑!”

卓玛大姐一听,手里的竹篮差点掉在雪地里,她拉着王铁山的胳膊反复确认:“王董事长,真能亮灯?我活了四十六岁,只在去喀则府赶集时见过路灯,没想到咱们村也能有!”王铁山拍着胸脯笑:“大姐您放心,我王铁山干了三十年建设,从不说空话。今天就开工,您到时候看着,雪道两旁的路灯,比京北的还亮!”

当天下午,王铁山就把施工图纸铺在了村议事会的土坯桌上,图纸上用红笔标得清清楚楚:“村东玛尼堆地势最高,信号塔建在那儿,能覆盖全村80户;电网从喀则府主线路引过来,分三条支线,一条通青稞地的灌溉泵房,一条通村小学堂,一条通家家户户;路灯就装在孩子上学的雪道旁,每隔五十米一盏,晚上亮到十点,方便孩子晚自习,也方便大人夜里看青稞地。”

我蹲在图纸旁,指着雪道的一个拐角:“王董事长,这个拐角去年冬天摔过三个孩子,路灯得装得高些,再在旁边钉个反光牌,雪天能看得更清楚。”静雯也凑过来,手里攥着村民需求清单:“我跟村里的妇女们说好了,你们施工的时候,我们给你们送酥油茶、热青稞饼,管够!”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村头的玛尼堆旁就热闹起来。王铁山戴着安全帽,亲自扛着电线杆往雪地里走——那电线杆有碗口粗,裹着防滑的草绳,雪没到膝盖,他每走一步都要喘口气,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尖结成小小的冰粒。我和副皇帝赵麦围也没闲着,跟着工人剥电线皮,塑料外皮在低温下又硬又脆,手指被划得发红,却越剥越有劲。赵麦围搓着冻僵的手笑:“以前在京北看电网工人干活,觉得就是拉根线的事,今天才知道,这每一根电线都得靠力气扛,每一颗螺丝都得用手拧紧!”

静雯穿着浅蓝常服,没戴手套,帮着扶路灯杆。雪粒子落在她的手背上,很快就冻红了,次仁村长看不过去,递过来一副羊皮手套:“朱主事,戴上吧,不然手要冻坏了。”她却把手套塞回次仁村长手里:“大叔您戴,我年轻,扛得住!孩子们等着路灯亮呢,早一天装好,他们就能早一天在亮堂的地方读书。”

到了下午,信号塔的钢架开始组装。王铁山系着安全绳,爬在三米多高的钢架上,往下递螺栓,我在下面仰着头接,偶尔提醒他:“王董事长,慢点!钢架上有雪,滑!”他在上面喊:“没事!咱们建过比这高十倍的信号塔,汝吉村的塔,必须结实,能抗住冬天的大风!”

建到第三天,出了个小意外——一根电线杆陷进了村西的雪窝子,怎么拉都拉不出来。王铁山蹲在雪窝旁,眉头皱得紧紧的,丹增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几根木杠:“王董事长,我有办法!咱们把木杠垫在电线杆下面,撬着往上抬,跟种地陷了犁一样!”说着就招呼村里的壮劳力过来,十几个人围着雪窝子,喊着号子“一、二、拉!”,雪沫子溅了满身,终于把电线杆抬了出来。王铁山拍着丹增的肩膀:“小伙子,你这办法比我们工人的还管用!基层的智慧,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就在电网快架到村小学堂时,我发现玛尼堆旁总坐着个穿藏青色长衫的姑娘,手里捧着个笔记本,时不时往工地上看,还在本子上写着什么。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抬起头,眼睛亮闪闪的——是卓嘎,村里唯一读过中学的姑娘,去年从喀则府学堂回来后,就总在村里记录大家的生活,村民们都叫她“雪村笔杆子”。

“卓嘎姑娘,你这本子上写的是什么?”我在她身边坐下,她把笔记本递给我,封面上用钢笔写着《现代的大明世界》,里面的字迹工工整整,记的都是汝吉村的真事:有次仁村长带头铲雪道时磨破的手套,有王铁山修灌溉渠时手上的水泡,还有静雯掉进雪窝子爬起来接着干的情节,连卓玛大姐送酥油茶时的温度,都写在了字里行间。

我翻到其中一页,看到一段描写:“七月三日,王董事长扛着电线杆走在雪地里,帆布服上沾着泥点,手上的茧子磨破了,渗出血珠,他却笑着说‘这点伤不算啥,电网通了,村里亮了,比啥都强’。”正看得入神,卓嘎突然红了眼眶,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番茄小说的后台——屏幕上赫然写着“内容优化建议”,红色的字体刺得人眼睛疼:

1. 文中“基层官员办实事”“村民议事决策”等情节涉嫌内容敏感,建议删除或修改,例如将“村议事会表决”改为“村长决定”;

2. 青稞种植、电网施工等“与政策相关”的细节描写过多,建议删减50%,增加“村民日常琐事”情节,如邻里吵架、家庭矛盾;

3. 涉及“全国议事会”“皇帝参与基层建设”的内容不符合平台调性,建议弱化或替换为“乡村”“企业家”身份,避免敏感表述。

“朱议事长,”卓嘎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紧紧攥着手机,指节发白,“我跟平台客服说,这些都是村里的真事,没有瞎编,可他们说‘涉及内容敏感内容必须修改,否则不予发布’。我不想改,这些事都是我亲眼看见的,改了就不是汝吉村的故事了——您看这段,静雯主事跟我们一起铲雪道,怎么能改成‘乡干部’呢?还有村议事会表决修水渠,都是大家举手表决的,怎么能改成‘村长决定’呢?”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敏感提示”,又看了看卓嘎笔记本上的文字,一股火气从胸口往上涌——百姓的真实生活,官员的实干经历,怎么就成了“内容敏感”?我把笔记本还给卓嘎,语气坚定:“卓嘎,你别改!这些都是咱们大明百姓的真实日子,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为民’的实在体现,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咱们找番茄集团的人问问,让他们来汝吉村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敏感’,什么才是百姓需要的内容!”

没等我联系番茄集团,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七月十日,全国议事会在村议事会的土坯房里召开——这次的会场比上次更热闹,工人代表陈阳从京北赶回来,手里拿着配送站的超时率报表;叶美香从北冰洋省发来视频,身后是满船的渔获;卓玛大姐作为妇女代表,手里攥着新的民生诉求清单,连村里的孩子们都趴在窗台上,想听听有没有“路灯啥时候亮”的消息。

轮到农民代表丹增发言时,他红着脸,手里举着手机,声音有些激动:“各位代表,我想跟大家说个事——我每天早上种地,中午拍点教大家选青稞种、除病虫害的短剧,发在抖快上,想让外面的人看看咱们怎么过日子。可昨天,平台突然给我发了通知,说我的内容‘错误引导儿童’,把我的视频限制观看了!”

他点开手机里的通知,念道:“‘您发布的《青稞选种技巧》《雪地灌溉注意事项》等视频,涉及非专业农业知识,可能对儿童产生错误引导,已限制观看范围,仅本人可见’。我种了八年青稞,跟着农技员学了五年,怎么就成了‘非专业知识’?村里的孩子都是跟着大人学种地长大的,教他们怎么选种、怎么浇水,怎么就‘错误引导’了?”

丹增说着,点开一条《雪地灌溉》的短剧——视频里,他蹲在青稞地旁,手里拿着瓢,耐心地教大家“雪水要晒温了再浇,不然冻根”,背景里是绿油油的青稞苗,还有孩子们帮忙递水的笑脸。“各位代表您看,这视频里哪有错误引导?我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咱们高原种青稞不容易,也想让城里的孩子看看,粮食是怎么长出来的。”

丹增的话刚说完,会场里就炸开了锅。工人代表陈阳皱着眉:“抖快不就是番茄集团的产品吗?之前我们配送站发的‘如何给老人送药’的视频,也被说‘太枯燥’,要加特效才给推荐,现在连教种地都成‘错误引导’了?”农民代表次仁村长拍着桌子:“咱们百姓的日子,就是种地、铲雪、修渠,难道拍这些还得编瞎话?教孩子种地,怎么就错了?”

我敲了敲桌上的铜铃,等会场静下来,心里的火气还没消——从卓嘎的小说被指“敏感”,到丹增的短剧被说“误导”,番茄集团的规则完全脱离了基层实际!我看着满屋子的代表,开口说:“各位代表,番茄集团是私营企业,做平台要考虑用户需求,但不能脱离百姓的真实生活!卓嘎的小说写真事被指‘敏感’,丹增的短剧教种地被说‘误导’,这不是小事——这是平台的规则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咱们《大明民主主义哲学》‘为民务实’的核心!”

静雯在一旁点头,语气坚定:“姑母说得对!平台的规则合不合理,不能只在京北的办公室里定,得让他们来汝吉村,跟咱们一起种地、一起建工地、一起拍短剧,亲身体验了,才知道什么是百姓需要的内容,什么是‘不敏感’‘不误导’!”

“对!让他们来!”代表们纷纷附和。王铁山站起来,手里还拿着施工图纸:“我支持!让他们来扛扛电线杆,种种青稞,看看咱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看看卓嘎的小说、丹增的短剧,到底有没有‘敏感’‘误导’!”

当天下午,全国议事会就通过表决:正式向番茄集团发出邀请,让董事长建番薯、副董事长李佳鬼、设计处总设计师吴番茄于七月十五日赴汝吉村,参与为期五天的基层实践——上午帮村民种田,中午拍摄农业短剧,下午下工地参与电网建设,晚上与卓嘎一起讨论小说创作,亲身体验后,再与代表们共同评估平台规则的合理性。

七月十五日一早,建番薯、李佳鬼、吴番茄就坐着火车到了喀则府,再换乘马拉雪橇来村里。他们刚下雪橇,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雪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拉电线;青稞地里,张磊和周明远(吏部尚书)在给苗儿盖干草;村小学堂旁,黄蓉(工部尚书)正帮着修窗户,连静雯都穿着工装服,在帮工人递螺丝。

次仁村长笑着迎上去,递过来三双羊皮靴和粗布棉袄:“三位领导,先换身衣服吧,雪地里冷,穿西装革履走不了路,也干不了活。”建番薯看着自己脚上的皮鞋,有些不好意思,接过靴子:“次仁村长,麻烦您了,我们第一次来这么冷的地方,没经验。”

上午的任务是帮村民种青稞。我带着三人组到村东的青稞地,张磊蹲在地里,手里拿着两株苗:“三位,先教大家分辨青稞和牧草——青稞的叶子窄,颜色深绿,叶脉清晰;牧草的叶子宽,颜色浅,边缘有锯齿,要是把牧草当杂草拔了,冬天牦牛就没吃的了。”

建番薯蹲在地里,伸手想拔一株草,被张磊拦住:“建董事长,这是牧草,不能拔!”他脸一红,赶紧缩回手,指尖还沾着雪粒:“原来种青稞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以前看视频,还以为就是随便撒种子、浇浇水。”

李佳鬼跟着卓玛大姐学浇水——她拿着瓢,刚想把雪水往苗根上浇,卓玛大姐赶紧拦住:“李副董事长,不能这么浇!雪水凉,直接浇在根上,苗会冻坏的,得先把水倒在桶里,晒半个时辰,等水温和地温差不多了再浇。”李佳鬼点点头,把瓢里的水倒进桶里,看着雪水慢慢化掉,小声说:“以前总觉得‘种地’是件简单的事,今天才知道,每一步都有门道,都是百姓从实践里总结出来的,哪有什么‘非专业’?”

吴番茄跟着丹增学锄地,没锄一会儿,手心就磨起了水泡。丹增看她皱着眉,递过来一块创可贴:“吴总设计师,您歇会儿吧,这锄地得有技巧,手腕得用力,不然光磨手。您看,像这样——”他握着吴番茄的手,教她怎么调整姿势,“这样既能松松土,又不累手。”吴番茄跟着学了几下,慢慢找到了感觉,她看着手上的水泡,笑着说:“以前在办公室画设计图,觉得挺累,现在才知道,跟种地比,画图算轻松的了。丹增,你教的这些,都是实用的本事,怎么会‘误导儿童’呢?”

中午的任务是拍短剧。丹增想拍一条《青稞病虫害防治》的短剧,让三人组当“主讲人”——他觉得,只有让他们亲身体验拍摄,才能明白“教农业知识”不是“误导”。建番薯站在镜头前,手里拿着一株有虫的青稞苗,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大家看……这株苗……叶子上有洞……是蚜虫……要撒草木灰……”丹增在旁边提醒:“建董事长,您别紧张,就像跟您的员工讲公司方案一样,把怎么分辨蚜虫、怎么治,说清楚就行——您看,这蚜虫是绿色的,藏在叶子背面,不仔细看找不到,撒草木灰的时候要轻,别把苗压坏了。”

拍了五遍,建番薯才找到感觉。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手机里的视频,有些不好意思:“原来拍这种短剧这么难,不是加个特效、配个音乐就行,得懂内容,还得让大家听得懂、用得上。丹增,你之前拍的那些,真是不容易——就像这条,教大家分辨蚜虫,城里的孩子可能没见过,但知道了能明白粮食种出来不容易,怎么会‘误导’呢?”

下午的任务是下工地建电网。王铁山给三人组分配了活:建番薯跟着工人扛电线,李佳鬼负责递螺丝,吴番茄帮着量路灯的间距。建番薯扛着一卷电线,在雪地里走了没五十米,就喘着气停下来——那电线冻得硬邦邦的,比他想象中重多了。“这电线怎么这么沉?王董事长,你们平时天天扛这个,太辛苦了。”他擦了擦脸上的雪,语气里带着敬佩。

王铁山走过来,接过电线,扛在肩上:“建董事长,这还算轻的,冬天的电线冻得更沉,有时候还得在雪地里爬杆子。咱们工人都习惯了,只要能让村里早点亮灯,这点苦不算啥——您看,那户人家的孩子,天天趴在窗台上看咱们施工,就盼着路灯亮呢。”建番薯顺着王铁山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个小男孩趴在窗台上,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正往这边看,见他望过来,还挥了挥手。

李佳鬼蹲在雪地里,帮着递螺丝——她平时在办公室递文件,手指纤细,没一会儿就手抖得厉害,螺丝掉了好几个。“我平时递文件觉得挺轻松,没想到递螺丝这么难,还得对准孔位,不然工人师傅拧不进去。”她捡起地上的螺丝,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建电网’就是工人的事,今天才知道,每一盏灯亮起来,都得靠这么多人一起干。”

吴番茄拿着尺子,帮着量路灯的间距。雪地里的尺子冻得不好用,她的手指冻得发红,我走过去,帮她把尺子捂在怀里暖了暖:“吴总设计师,慢点量,别着急。这路灯间距很重要,太近了浪费电,太远了照不亮,孩子们上学的路不能马虎。”她点点头,把尺子拿出来,仔细地量着:“朱议事长,我知道,这路灯关系到孩子们的安全,我一定量准——您看,这段雪道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间距得再密点,五十米一盏正好。”

晚上,村议事会的土坯房里生起了篝火,柴火“噼啪”地响,映得满屋子暖烘烘的。卓嘎带来了《现代的大明世界》的纸质版,还有番茄小说的“敏感提示”截图,放在桌子中央。建番薯、李佳鬼、吴番茄围坐在桌旁,手里捧着热酥油茶,翻着卓嘎的笔记本,脸上的表情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慢慢变成了凝重。

建番薯翻到写静雯铲雪道的段落,轻声念道:“‘七月二日,雪下得很大,静雯主事跟我们一起铲雪道,她的手套磨破了,手冻得发红,却没停下,还跟我们说“多铲一点,孩子们明天上学就能少摔一跤”。铲完雪道,她的手冻得握不住筷子,卓玛大姐给她煮了姜茶,她喝了两口又去帮着抬电线杆’。”他抬头看向静雯,眼神里带着歉意:“朱主事,实在对不起,平台把您的经历归为‘敏感内容’,是我们的规则脱离了实际——您这样的实干,是百姓需要看到的,不是什么‘敏感’。”

静雯笑了笑,摆了摆手:“建董事长,不用道歉,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咱们大明的官员,本来就该跟百姓一起干,这些事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你看这段,卓嘎写王董事长扛电线杆磨破手,这是工人的实干,也是建设大明的实在事,怎么能删减呢?”

李佳鬼拿起卓嘎的笔记本,翻到写村议事会表决的段落:“‘七月五日,村议事会表决是否修灌溉渠,大家围坐在雪地里,你一言我一语,最后举手表决,全票通过。次仁村长说“这是咱们大家的渠,得一起修”’。”她指着这段文字,对建番薯说:“董事长,你看,这就是百姓的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怎么能改成‘村长决定’呢?咱们的规则,不能把百姓的真实民主当成‘敏感’啊!”

吴番茄看着番茄小说的“敏感提示”,皱着眉说:“之前我们在办公室定规则,觉得‘涉及官员、议事会’就是‘敏感’,可今天体验了才知道,这些都是百姓的日常——官员跟百姓一起种地,议事会一起表决办实事,这些都是好内容,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大明的好,怎么就‘敏感’了?卓嘎,你这小说不用改,我们回去就调整规则,把‘真实基层内容’列为优先推荐,不再乱标‘敏感’!”

我看着篝火旁的众人,心里的火气渐渐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欣慰——实践果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脱离实际的人走进基层,才能明白什么是百姓需要的,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我拿起案上母后马秀英的笔记,翻到夹着干茶叶的那一页,上面写着“基层的土,能磨掉官气;百姓的话,能醒脑子”:“三位,你们今天体验的,就是我母后说的‘实践为民’。咱们大明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干在地里的,是架在电线上的,是写在百姓的笑容里的。平台的规则,要围着百姓转,不是围着‘办公室的想象’转——卓嘎的小说,丹增的短剧,都是百姓的心声,是大明‘实干兴邦’的见证,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建番薯站起身,对着满屋子的人鞠了一躬:“朱议事长,各位代表,我代表番茄集团向大家道歉!之前我们的规则脱离实际,给卓嘎、丹增带来了麻烦,也没能让百姓的好内容被更多人看到。回去之后,我们立刻成立‘基层内容调研小组’,多来像汝吉村这样的地方,听百姓的意见,改平台的规则——卓嘎的小说,我们会优先上架,加‘真实基层故事’标签推荐;丹增的短剧,我们会立刻解除限制,还会帮他推广,让更多人学农业知识;以后,凡是真实的基层内容,我们不仅不限制,还会给流量扶持!”

七月二十日,是汝吉村值得庆祝的日子——电网通了,村小学堂的灯亮了,雪道旁的路灯一盏盏亮起,像一串珍珠挂在雪地里;信号塔立起来了,卓玛大姐给喀则府的阿爸打了视频电话,看着屏幕里的阿爸,她哭着笑了;丹增的短剧恢复了播放,第一天就有五万多播放量,评论里有人说“学会怎么选青稞种了,谢谢丹增老师”“原来高原种地这么不容易,要珍惜粮食”;卓嘎的《现代的大明世界》在番茄小说上架,没改一个字,平台加了“真实基层故事”的标签,首页推荐,很多读者留言:“原来大明的基层这么好,官员办实事,百姓好好过日子,太感动了”“卓嘎加油,多写点汝吉村的故事,我们爱看!”

当天晚上,全国议事会在雪道旁的路灯下召开——没有土坯房,没有长桌,代表们坐在雪地里,围着篝火,手里捧着热青稞饼。陈阳从京北发来视频,身后是亮堂堂的配送站:“姑母,东关村的老人现在订药,再也不会超时了,王奶奶还让我给您带句话,说谢谢您让她喝上了热豆腐脑!”叶美香的视频里,渔民们正忙着装鱼:“朱议事长,新的渔网和冰凿都到了,今年的渔汛肯定是个丰收年!”

孩子们在路灯下跑着、笑着,手里拿着灯笼,嘴里唱着李青老师教的新儿歌:“路灯亮,青稞绿,我们的家乡真好看;官民一起干,日子比蜜甜!”卓嘎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笔记本,正在写新的章节,标题是《灯火照民心》;丹增拿着手机,在拍路灯下的笑脸,想发一条“雪村亮灯了”的短剧;王铁山和工人代表们在讨论下一个村的电网建设,说要让更多的雪村亮起来。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路灯下的笑脸,篝火旁的讨论,手机里的祝福,心里暖暖的。我想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想起母后的笔记,想起《大明民主主义哲学》里的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汝吉村的变化,不是靠说出来的,是靠扛电线杆、种青稞、写真实故事、拍实用短剧干出来的;番茄集团规则的改变,不是靠争论出来的,是靠亲身体验、走进基层悟出来的。

篝火在路灯下跳动,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我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村亮起来,更多的真实故事被看见,更多的百姓通过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我们,会一直跟着百姓的脚步,在实践里找真理,在实干中办实事,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像汝吉村的路灯一样,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百姓的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至尊仙帝阴阳轮回:阎王,别撩茅山鬼道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极品修真强少赛尔号之星河战役最强纨绔养鬼为祸帝国崛起梦想为王生子当如孙仲谋万古神话主宰江山最强保镖异世界开发手册团宠娇娇成了偏执殿下的心药航海与征服吞天圣帝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诡异分解指南
经典收藏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重生后,醋精贵妃变身冷冰冰荒年过后我带弟妹发家致富白日深诱嫡女谋略:妖孽夫君请上门四合院:谁喊傻柱弄死谁翩翩为你,情谜一生诡异复苏:我以武道镇地狱神向魔凡人闯仙界重生成草,我修妖也修仙你有白月光,我有银锭子末世,女主她拿百亿物资杀疯了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美人祭开局逃荒,女尊小混子她吃喝不愁重生之嫡四小姐是治愈师真千金归来:我以博物馆震慑八方虚从渡御兽小道士
最近更新我在吸血鬼社区里努力搞钱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嫡女重生,禁欲王爷不放手我在古墓开直播,弹幕预告我死亡仗剑御江湖急诊夜未央禁欲教授他暗恋成真青史素心:帝王枕上月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穿越斗罗但我有直播系统!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发癫整顿职场后,公司老板爱上我大唐烧烤王总裁的契约娇妻,她又A又飒魅魔指挥官的港区实录原神:向芙宁娜女士敬礼,忠诚!被逐出家门后,暴君捡了我当宝和病娇共感后,姐姐再弄我一次长生:打铁证道觉醒神血后,美男们跪求和我生崽鹤舞洪荒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樱花动画工作室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txt下载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最新章节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