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队长办公室。
他的心脏还在不争气地狂跳。
徐帆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走向大楼一角的武器装备科。
武器库的门是厚重的墨绿色铁门,上面一个醒目的红色警徽,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他抬手,敲了敲门。
“进。”
门内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
徐帆推门而入。
一股混合着金属和枪油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
房间不大,整齐地排列着几排铁皮柜,墙上挂着枪支分解图和管理条例。
一个穿着警用作训服,头发略带花白的中年男人正坐在一张办公桌后,低头擦拭着一个弹匣。
他的动作不快,但每一个擦拭的动作都极其专注,手指上的老茧清晰可见。
“有事?”
中年男人头也没抬,声音平淡。
“报告领导,刑侦支队徐帆,前来领取配枪。”
徐帆立正站好,将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批复文件双手递了过去。
听到“徐帆”两个字,中年男人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
他接过文件,目光在徐帆的脸上扫过,又低头仔细核对文件。
“你就是卢明那小子天天挂在嘴边的徐帆?”
中年男人开口了。
“卢队……他提起过我?”
徐帆有些意外。
“何止是提起过。”
男人将文件放在桌上,站起身来。
他身材高大,肩宽背厚,仅仅是站着,就有一股无形的压迫感。
“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我叫张国臣,负责这里的枪支管理。”
他一边说,一边走到墙边一个巨大的黑色铁质保险箱前。
随着一连串机械齿轮的清脆转动声,厚重的箱门被缓缓拉开。
一排手枪整齐地卡在枪架上,乌黑的枪身在灯光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张国臣的目光在枪架上扫过,随手取出了一把。
“认识这是什么枪吗?”
他将枪放在铺着绒布的桌面上。
徐帆的目光落在那把枪上。
经典的造型,紧凑的枪身,这是警队里最常见的配枪之一。
“Np22型手枪,9毫米口径,仿制于西格绍尔p226,弹匣容量十五发,有效射程五十米。”
徐帆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些数据,他早已在警校里背得滚瓜烂熟。
张国臣的眼神里闪过赞许,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光会背书可不行。”
他点了点头,又从保险箱里取出了另一把枪。
这把枪的线条更加流畅,设计感也更强。
“这把呢?”
徐帆的目光再次被吸引。
他认得这把枪。
伯莱塔92FS,经典名枪,因为其优美的外观和可靠的性能,在无数影视作品中都有出场。
“伯莱塔92FS。”
徐帆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它的特点是采用双动\/单动扳机,开放式套筒设计,散热性好,抛壳流畅。”
他顿了顿,伸出手指,但没有触碰枪身,只是虚空指了指套筒左侧的一个拨片。
“手动保险位于套筒左侧,需要用拇指操作。”
“这种设计,能保证火力持续性,加上它的双排弹匣容量很大,非常适合应对突发情况。”
能认出型号不稀奇。
但能准确说出其设计优劣,并结合实战场景进行分析的,绝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做到的。
这小子,是真懂枪。
“行啊,小子。”
张国臣的语气终于缓和下来。
“理论不错,不知道手上功夫怎么样。”
他将那把伯莱塔92FS收回保险箱,把最初的那把Np22递给徐帆。
“跟我来。”
张国臣带着徐帆穿过一条走廊,来到后面的射击馆。
射击馆里空无一人,只有一排排独立的射击隔间。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让徐帆精神一振。
张国臣从柜子里拿出耳罩和护目镜,又递给他一个装满了子弹的弹匣。
“十米靶,先打三枪,让我看看你的基本功。”
“是。”
徐帆接过枪和弹匣,动作娴熟地检查枪膛,上弹匣,拉动套筒上膛。
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
张国臣在一旁看着,默默点了点头。
光是这套持枪和准备动作,就透着一股老练。
徐帆走到射击位站定。
他举起枪,双臂稳定,视线通过准星和缺口瞄向十米外的靶纸。
整个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安静下来。
“砰!”
第一声枪响,清脆而短促。
枪身的后坐力通过手臂传导,被他稳稳地控制住。
他没有急着看靶,而是迅速调整呼吸,再次瞄准。
“砰!”
“砰!”
又是两声枪响。
三发子弹,在极短的时间射出。
张国臣按下了靶纸回收的按钮。
白色的靶纸顺着轨道滑了回来,停在两人面前。
靶纸最中心的位置,三个弹孔紧紧地挨在一起,几乎重叠。
全都是十环。
这种精准度和稳定性,就算是他手下的那些老射手,也未必能打得这么漂亮。
“张主任,我能试试五十米的靶子吗?”
徐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张国臣抬起头,看向徐帆。
“五十米?”
他确认道。
用手枪打五十米靶,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个距离上,一点微小的晃动都会被无限放大,子弹落点会偏差得离谱。
那考验的不仅仅是枪法,更是心理素质和对枪械性能的极致把控。
分局里敢说自己五十米靶能稳定上靶的,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我想试试。”
徐帆的语气很平静,但眼神却透着自信。
张国臣盯着他看了几秒钟,最终缓缓点了点头。
“好。”
他按动控制台,将靶纸送到了五十米外的终点。
在五十米的距离上,那个黑色的靶心,只有一个指甲盖那么大。
徐帆再次举起了枪。
这一次,他闭上了眼睛,做了个深呼吸。
整个人的气势都沉淀了下来。
他脑海中,那个【机枪技巧】的灰色图标,似乎都在微微发亮,仿佛在回应他。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
五十米的距离,在他眼中仿佛被拉近。
他能清晰地看到准星与靶心连成一线。
“砰!”
“砰!”
“砰!”
又是三声枪响。
张国臣立刻拿起旁边的高倍望远镜,对准了远处的靶纸。
镜片中,五十米外的靶纸中心,赫然出现了三个新的弹孔。
依旧是十环。
而且,三个弹孔形成的三角形,比刚才十米靶的还要小。
张国臣放下了望远镜,嘴巴微微张开,半天没说出话来。
他扭头,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徐帆。
这小子……
是个天才。
一个不折不扣的射击天才!
他见过太多自诩神枪手的年轻人,也见过不少天赋异禀的警校高材生。
但没有一个,能像眼前这个徐帆一样,给他带来如此巨大的震撼。
这不是训练能达到的水平。
这是天赋。
是与生俱来的,对射击的恐怖直觉。
过了许久,张国臣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他拍了拍徐帆的肩膀。
“枪,归你了。”
“以后下班了,只要靶场没人,你随时可以过来练。”
他郑重地将那把Np22手枪,连同一个备用弹匣和枪套,一起交到徐帆手上。
“记住,好好用它。”
“用它抓更多的罪犯,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人民。”
徐帆接过配枪,感觉手心一沉。
这把枪,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对着张国臣,郑重地敬了一个礼。
“是!”
张国臣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目光深邃,久久没有移开。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
“喂,老李。”
“我,老张。”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国臣啊,什么事?”
张国臣看了一眼射击馆的靶纸,嘴角微微上扬。
“你之前不是说,一个月后市局的射击比赛,咱们分局又得陪跑吗?”
“我跟你说,今年,咱们有希望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这儿,发现了一个宝贝。”
“一个射击奇才。”
电话那头随即问道:“谁?”
“刑侦支队的,徐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从实习警开始,秒破碎尸连环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