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一个清晨。
吴薏仁神清气爽出了茶馆。
林瑶在背后喊道:“早点回来吃晚饭!”
吴薏仁一个趔趄“怎么和前世我出去玩时,我妈的话一模一样。”
吴薏仁叫上了隔壁的李毛肚,两人浩浩荡荡向着曾经印过宣传单的书局走去。
“大哥,咱要去哪啊,要做啥生意?我觉得我的刨冰摊赚的也不少。”李毛肚问话道。
“没出息,这么点蝇头小利就把你打发了?我们是要干大事,赚大钱的,再说了,也就是现在是夏天,过几个月天气凉了,你还卖个屁的刨冰。”吴薏仁给了李毛肚一个爆栗说。
李毛肚揉了揉脑袋,委屈地说:“那咱要去哪嘛?而且,我能做啥嘛?”
“少啰嗦了,你还信不过你大哥我吗?我还能给你带沟里去不成?”吴薏仁懒得解释。
“哦。”
……
没出一会儿的功夫,两人就来到了曾去过的那家书局。
“书局?大哥,是不是我娘派你来的,我不想读书。”李毛肚哀嚎。
“读个屁的书,往旁边看。”吴薏仁回答。
李毛肚的目光向一旁看去,只见书局旁有一家新开的门店,上面的招牌上写着几个大字“天下报社”
“报社?”李毛肚一脸疑惑。
“大哥,这就是你新开的店?啥是报社啊?”李毛肚问。
“这个报社嘛,顾名思义就是创作报纸,发行报纸的地方,那么什么是报纸呢?就是把一个地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汇总起来,然后印在纸上,供人们阅读了解信息的渠道。”吴薏仁解释。
“这几天,我已经和房东谈好了房租,至于装修吗?有个几张椅子和桌子也就行了,我们写完稿子,旁边的书局就可以印,不出三天,我们的第一批报纸就可以出炉了。”吴薏仁兴奋道。
开创报刊,是吴薏仁赚钱大计的第一步,先前茶馆爆火的经历让吴薏仁意识到在古代世界,没有网络,电视,手机,收音机,信息的传递基本靠人们口口相传,很是匮乏。
而上述这些东西他也弄不出来,这些东西可都是人类工业革命后的心血,他一个文科男,怎么可能弄得出来。
而还有一种信息的传播渠道——报纸,托佚名前辈的福,这个世界印刷技术发达,发行大量的报纸不在话下,等以后有钱了,甚是可以自己买几台印刷机。
掌握了信息的传播,对吴薏仁第二阶段的计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眼下,还是先着手于报社的建立吧。
地点和工位都有了,现在报社的开办还差三样东西。
一是信息的收集,二是稿子的创作,三是报纸的售卖。
其中,李毛肚要负责的就是第三部分。
“毛肚,你需要做的,是等我们的报纸印出来以后,把报纸卖出去。”吴薏仁对李毛肚说。
“我来卖?我要怎么做。”李毛肚问。
“把你身边能联系到的所有小伙伴都叫来,拿着报纸走街串巷的叫卖,当然了,哪里人多去哪里,那些学子们喜欢扎堆的地方多去,他们是咱们的主要受众。”
“卖出一份报纸,我给你们三成的分成,卖的越多,赚的越多。”
“好的,大哥,我这就去联系朋友们,他们应该很乐意赚钱。”李毛肚拔腿就跑。
行,卖货的渠道算是解决了一半了。
接下来就是收集和创作了。
吴薏仁不担心没人来买报纸,原因在于,首先梁国经过教育改良后,识字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偏远山村里的村民都能写自己的名字,城市里的居民就跟不用说了。
基本都识文断字,就拿李毛肚的爹娘举个例子,两人虽然只是卖菜的菜户,但是基本的常用字他们都认识。
第二个原因是,底层人民精神娱乐的匮乏,那些贵公子们无聊了,可以和朋友们上街招猫逗狗,吃饭洗澡,寻花问柳,看戏登台。
可底层的人民呢?基本没有生活娱乐,而这时,一份便宜的,自己能看懂的,娱乐报纸不失为一份好消遣。
所以,和泉日报要分板块进行创作,比如给那些学子们看的板块,叫好诗好文,任何对自己文章和诗词有自信的人都可以来投稿,向其他学子展示自己的才学。
又比如娱乐版块,写一些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你还别说,八卦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传统美德,还可以写一些笑话啊,脑静急转弯之类的东西,答案嘛放在下一期,你买不买吧。
还有时事政治板块,这个板块暂时有点难搞,毕竟刚才说了,这个时代通信技术拉胯,要是边关发生了一场战事,可能得十天半个月才能传到和泉,所以,这个板块等到以后情报系统建立完善了再发展。
最后,也就是整个报社最赚钱的板块,广告板块,等报纸的销量起来了,看的人多了,上面的广告自然会被很多人知道,比如什么花娘脂粉店上新了!全新美白产品雪花芙蓉膏上架了,前二百位购买的顾客可享受七折优惠,还有好礼赠送,期待大家光临。
卖报纸能赚什么钱,广告费才是大头!
现在要解决的是信息收集和稿子创作的问题。
稿子创作好弄,这和泉城里最不缺的就是失意的学子,他们考不上功名,寒窗苦读多年,还经常被人嘲笑是百无一用的书生,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既能赚一些稿费,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还能让自己写的文章被许多人知晓,可谓双赢。
吴薏仁准备待会就到学子们聚集的地方打打广告,告诉他们这一好处多多的职业,然后准备在明天搞一个招聘会,从来应职的学子里,挑几个脑袋灵光的,文章不错的聘用。
可最后这个信息收集可把吴薏仁难住了,这里不像原来的世界,哪里有新闻,马上派一个记者和摄像师过去就行了,这里的信息转播是真的慢。
除了...除了...吴薏仁有了主意,把这里看做原来世界的农村不就完了,在这里传播八卦最快的,就是街头巷尾的大妈们。
谁家男人夜不归宿,谁家女人窃玉偷香,朱屠夫总是缺斤少两,王家学子写情诗给姑娘被无情拒绝,这些都是吴薏仁从泥儿街上的大娘处听来的八卦。
就连上次吴薏仁和林瑶去看花灯,第二天都被泥儿街上传遍了两人在一起的消息,吴薏仁只好一遍又一遍解释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不过泥儿街上的邻居还是不怎么信,据说是有知情人士透露,两人之间关系暧昧,早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吴薏仁大怒,势必要找出这个知情人士,最后发现这个知情人士是某个厨子,就没敢言语了。
不止泥儿街上的大妈,和泉城里每条街上的大妈都很多,就连罗册街那种全是权臣贵胄的地方也不例外,一家的主母蛐蛐另一家的主母是常有的事情。
吴薏仁只要雇几个人,定期去和大妈们打探情报,这事情也就成了。
事情都理清楚了,要做的事情都条理清晰了,事情就好办多了。
吴薏仁决定先去找情报员,吴薏仁看了看时间,决定回茶馆。
……
这个世界比吴薏仁原来世界的古代好的地方在于,人民没有那么封建。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妖魔鬼怪,有仙人的缘故。
人民的思想都比较开放。
比如男女之间没有男女大防,可以一起相约去吃饭游玩,也崇尚自由恋爱,男女在感情上都很勇敢,就像林瑶想在万寿节上做的事一样。
还有,女子也可以做生意,出去工作,甚至入朝为官,只不过现在的朝堂上竞争严重,党争激烈,也鲜有女子官员,地方上倒是有一些。
吴薏仁要找的情报收集员就是有才学,聪明的女子,因为女子跟大妈们说话时,大妈们能放下戒备,说的比较详细。
要是一个七尺男儿,一脸凶相的大老爷们去和大娘说:“大妈,最近街上有没有什么新鲜事,有没有什么家长里短的事情可以和我说,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那么第二天,你就是大妈嘴里的故事了。
又聪明,又有才学的女子去哪找。
当然是来茶馆消费的贵女们了!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一人修真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