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中午,早朝后散朝后的文德殿中。文武百官散去,赵佶只留了包括李纲、张克公等几位近臣以及皇城司的李钺和顾锋等人。
此时李钺与顾锋将皇城司代号“清壁”的行动的最终结果呈报至御前时,那触目惊心的数字,连早有心理准备的赵佶,都不由的感到一阵心悸。
“陛下,‘清壁’行动共查处军中涉嫌贪墨、通敌、吃空饷之大小将校一百二十七人,朝中与金国暗通款曲、泄露机密之官员一十九人。其中,罪证确凿,已明正典刑者八十六人,余者皆下狱待审。”李钺的声音在垂拱殿内回荡,带着一丝肃杀后的疲惫与冷冽。
更令人震撼的是后续的查抄结果。顾锋呈上一份厚厚的清单,声音依旧毫无波澜,却字字千钧:“查抄各家,共得现钱、金银、珠宝、田契、商铺折合……约一千三百余万贯。另,各处府邸、别业、古玩字画尚未完全估价。”
一千三百万贯!殿内侍立的几位近臣,包括李纲、张克公,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大宋鼎盛时期一年的岁入!而这些,竟是从这些国之蛀虫的府邸中抄没出来的!他们平日里道貌岸然,背地里却吸食着民脂民膏,甚至通敌卖国!
赵佶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金属质感:“好,好一个一千三百万贯!这哪里是家财,这分明是我大宋将士的鲜血,是边境百姓的膏脂!用这些钱来筑我大宋新的长城,再合适不过!”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做出了决断:“张克公!”
“臣在!”张克公连忙出列。
“这一千三百万贯,全部划入朕之内帑,专款专用!其中八百万贯,即刻拨付工部及将作监,用于‘将作大营’之兴建!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招募民夫,购买物料,三个月内,朕要看到高炉立起,工坊成型!”
“臣遵旨!”张克公激动地声音都有些发颤。有了这笔巨款,之前捉襟见肘的困境将一扫而空!
“苏启明!宇文恺!”赵佶看向工部二人。
“臣在!”
“听着,”赵佶目光锐利,“此次兴建将作大营,凡招募工匠、民夫,皆需签订契约,按市价足额发放工钱,日结亦可!朕会派皇城司专人驻扎工地,监察钱粮发放!凡有官吏、工头胆敢克扣一文钱,无论涉及何人,皆以贪墨军资论处,就地正法!朕要的是速度,更要人心!”
这道严令,让苏启明和宇文恺心中一凛,随即涌起一股豪情。有如此支持,何愁大营不立?
“此外,”赵佶继续道,“军器监及其下属所有核心作坊,包括火药作、新弩坊、甲胄坊等,所有工匠,自即日起,工钱翻倍!若有能改进工艺、提升效率者,另行重赏!朕要马镫、马鞍、铠甲、弩弓,如同流水般生产出来,优先装备龙骧军及北上将士!”
“陛下圣明!”宇文恺激动万分,这对于激发工匠积极性,提升产量和质量,将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旨意一出,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又浇入一瓢热水。
京西嵩山余脉选定的山谷中,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数以万计的工匠和民夫从各地被优厚的工钱吸引而来。皇城司的旗帜插在工地各处,监察人员目光如炬,确保着每一文钱都落到实干者手中。没有了层层盘剥,工匠民夫们干劲冲天,开山辟路,夯土筑墙,建造厂房,日夜不停,进度一日千里。
而汴京城内的军器监及各作坊,更是如同上了发条。双倍的工钱和诱人的奖金,让所有工匠都红了眼,铆足了劲。叮叮当当的锻造声、拉锯声昼夜不息。新式的双边铁马镫和高桥马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打造出来,改进后的神臂弓和锋利的马刀也源源不断地送入武库,等待装备军队。
赵佶甚至亲自审核了将作大营的布局图,要求将高炉区、武器制造区、火药研发区、钱引印制区严格分开,各自设立独立的守卫体系,并由皇城司技防司统一协调保卫,形成一个既高效运转又戒备森严的军工堡垒。
查抄的赃款化作了砖石与薪俸,滋养着帝国的军工脊梁。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与活力,在这场近乎残酷的清洗之后,伴随着巨额资金的注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勃发出来。
赵佶站在皇城的高处,仿佛能听到西方山谷中传来的隆隆施工声,能闻到城中军器监飘出的烟火铁腥气。他知道,这是用鲜血和雷霆手段换来的短暂加速。北方的战报依旧不容乐观,王禀率领的三千铁骑如同投入怒海中的小舟,生死未卜。
但至少,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疯狂地输血、锻造、积蓄着力量。这笔来自叛国者和蛀虫们的“血资”,正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转化为守护这个国家的基石与利刃。前路依旧黑暗,但手中的火把,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一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宋骑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