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道祖的目光移开,那浩瀚如天威的压迫感也随之消散。紫霄宫内,大道之音依旧平稳流淌,仿佛方才那场由云逸引发的微小波澜,不过是无尽道海中的一粒石子,未能惊起真正的骇浪。
然而,涟漪虽平,余韵犹在。
云逸收敛了周身那过于显眼的“人道光辉”,使其化为一层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意萦绕自身,既维持着自身道心的独立,又不至于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他重新将大部分心神沉入道祖的讲道之中,只是此刻,他的聆听已然不同。
有了“人道”视角作为参照,他对“天道”规则的理解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多了一份冷静的审视与辨析。他能更清晰地看到“天道”体系中那些追求绝对秩序与效率的冰冷逻辑,也能隐约察觉到其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僵化与“盲区”。这种独特的悟道状态,让他对许多规则的理解反而更加深刻,尤其是那些涉及生灵演化、文明变迁的部分,总能与他心中的“人道”理念相互印证,迸发出新的灵感。
就在他沉浸于这种独特的“双轨悟道”状态时,一道温和而充满生机的目光,再次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道目光不同于道祖的绝对理智,也不同于“墟”的冰冷扫描,更不同于其他大能的审视与探究。它带着一种仿佛能滋养万物的暖意,一种对“生”之本身的喜悦与赞叹。
云逸心有所感,抬眼望去。
只见前方那属于圣位的蒲团之上,人身蛇尾、周身萦绕着无尽造化之气的女娲娘娘,正微微侧首,目光穿越了中间诸多修士,落在了他这边缘角落。当云逸的目光与她接触的刹那,女娲那圣洁雍容的面庞上,竟浮现出一抹极淡、却无比清晰的微笑。
那微笑并非刻意,仿佛只是看到了某种令她心生欢喜的景象,自然而然的流露。她对着云逸,微微颔首。
没有言语,没有神念传音。
但这一个微笑,一次颔首,其中蕴含的意味,却重如山岳!
那是赞赏!是认可!
身为执掌造化、抟土造人的圣人,女娲的道,本就与“生灵感性”、“文明薪火”紧密相连。她创造人族,赋予其灵性,见证其从蒙昧走向开化,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天道”的演化,更有着她对“生灵”本身那份独特情感与潜能的期待与呵护。
云逸周身那圈微弱却执拗的“人道光辉”,那代表着生灵意志、情感、创造力的光芒,或许在追求绝对秩序的天道视角下是“异数”,但在女娲这位“众生之母”的眼中,却仿佛是看到了自己所创造生灵那最宝贵、最核心特质的彰显!
那不是对“天道”的反叛,而是对“生灵”本真力量的觉醒与坚持!
她的微笑,是对这份“觉醒”的欣慰。
她的颔首,是对这份“坚持”的肯定。
这一抹微笑,如同春风化雨,瞬间驱散了云逸心中因道祖注目和各方压力而残留的些许阴霾与寒意。他感到一股温和而磅礴的造化生机之力,随着那目光悄然拂过周身,之前因道心对抗和强行悟道而产生的一些细微损耗,竟在这生机滋养下瞬间复原,甚至道基都仿佛被洗涤过一般,更加稳固通透。
他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朝着女娲娘娘的方向,恭敬而郑重地行了一礼。这一礼,并非下属对上级的敬畏,而是同道者对先行者、学生对启蒙者的由衷敬意。
女娲娘娘见状,脸上的笑意似乎更浓了一分,随即缓缓转回头,继续聆听道祖讲道,仿佛方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但这一幕,却已然被殿内诸多有心人看在眼中。
三清道人神色不变,老子无为,元始淡漠,通天眼中则闪过一丝玩味。
接引、准提对视一眼,眼中推演之色更浓。
帝俊、太一眉头微蹙,显然对女娲表态赞赏一个“异数”感到些许不悦。
十二祖巫大多不明所以,唯有后土祖巫,望着云逸,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而云逸身旁的玄诚子、凌锋、青蘅,更是震撼莫名。
“女……女娲娘娘,竟对云逸道友……”青蘅掩口低呼,美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凌锋握剑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最终化为一声复杂的叹息:“此子……果然非凡。”
玄诚子抚须长叹:“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得圣人青眼,是机缘,亦是更大的因果啊。”
云逸重新坐下,心潮却难以完全平静。女娲的微笑与认可,意义重大。这不仅仅是一份鼓励,更像是一道无形的“护身符”。在这紫霄宫内,明确得到一位未来圣人的善意,足以让许多心怀叵测者投鼠忌器。
更重要的是,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道”之路。连女娲娘娘这等执掌造化的圣人都认可生灵自身意志与情感的价值,他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的道?
他感觉到,怀中那截木岩部落的信仰图腾,似乎也因为女娲那蕴含造化生机的目光扫过,而变得更加活跃,与远方的信仰联系更加紧密纯粹。
同时,他也捕捉到,“墟”的冰冷意念在女娲微笑的瞬间,产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似乎对“圣人意志”这种高阶变量介入“观察样本”产生了新的运算。
【新增变量:圣人‘女娲’对观察目标表达正向情感反馈(微笑、颔首)。该行为可能对目标‘人道’信念产生强化作用。记录圣人情感表达对‘人道’变量影响数据……】
“墟”依旧在忠实地记录着一切。
云逸收敛心神,不再分心他顾。他将女娲的赞赏化为前进的动力,将各方的关注视为磨砺的砥石。
他重新沉浸在道祖的大道之音中,以“人道”之心,观“天道”之妙。
紫霄宫内,道韵苍茫。
有人求合天道,万劫不灭。
有人立教称尊,争夺气运。
而云逸,于这大道洪流之畔,悄然开辟着一条属于自己的、微弱却充满生机的蹊径。
这条路上,他已不再是孤独一人。
至少,有一位执掌造化的圣人,曾对他报以——
微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