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小下班回来,手里除了惯例的食材,还多了一个小小的、色彩鲜艳的物事。那是一个手工编织的中国结,流苏殷红,结构繁复,是她在公司楼下文创市集上偶然看到,觉得精致便买了回来,想给单调的公寓增添一点传统的年味。
她随手将中国结放在玄关的鞋柜上,便钻进厨房开始忙碌。墨千秋从书房(次卧)走出,目光习惯性地扫过门厅,准备进行例行的“居室巡检”,确保物归其位,整洁有序。
然而,他的脚步在鞋柜前顿住了。
那抹鲜艳的红色,以及那无比熟悉的、以“磐结”为基础,穿插“酢浆草结”的复杂结构,如同一个来自遥远故乡的信物,瞬间击中了他。他的呼吸微微一滞,几乎是屏息凝神地走上前,伸出微颤的手,极其轻柔地捧起了那个中国结。
指尖传来的,是丝线特有的柔韧触感。每一个绳扣的穿插、收紧,都遵循着古老的技艺与规制。这绝非此界那些线条硬朗、功能至上的工业造物,这上面,有“手”的温度,有“传承”的脉络。
“磐结”寓意吉庆祥瑞,“酢浆草结”象征幸运连绵……这些深植于血脉的文化密码,在此刻被悄然唤醒。他仿佛能看到,在某个温暖的灯下,一双灵巧的手,如何将一根根红线,编织成这充满祈愿的结体。
一股汹涌的、混杂着乡愁、眷恋与文化认同的情感,毫无预兆地冲垮了他连日来努力维持的平静。泰山祭坛的肃穆,稷下学宫的辩声,故国街市的烟火……那些他以为已被深深掩埋的记忆,随着这小小的结绳,清晰地浮现眼前。
与此界光怪陆离的一切相比,这小小的结绳,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亲切。它像一个锚点,将他那颗在时空洪流中漂泊无依的心,短暂地、却又坚定地,系回了属于他的那片土地。
他久久凝视着手中的中国结,眼神复杂难明。有痛,有慰藉,有迷茫,也有一丝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力量。
林小小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看到他捧着那个中国结出神,笑道:“哦,这个啊,路上买的,好看吧?挂着应应景。”
墨千秋缓缓抬起头,看向她,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沉与郑重:“此物,名为‘中国结’?”
“对啊,中国结。”林小小点点头。
“中国……结……”他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仿佛要将它们镌刻在灵魂深处。“善。此结,甚好。”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小心翼翼地将那中国结,挂在了客厅最显眼位置的一个挂钩上。那抹殷红,在素雅的墙壁背景下,格外醒目。
自此之后,林小小注意到,墨千秋在屋内踱步沉思,或静坐阅读时,目光总会不时地落在那中国结上。那眼神,不再是全然的陌生与疏离,而是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于游子望见故乡炊烟般的复杂情愫。
林小小隐约感觉到,这个小小的中国结,似乎在这个古人心目中,有着远超其装饰意义的份量。它像一把钥匙,是否正在悄然打开某扇通往他内心世界的大门?而她,又是否能通过这扇门,真正理解他的来处与悲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