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山谷归来,墨千秋的心神完全被新发现的“时序玉”碎屑所占据。那些深埋溪流之下的同源物质,如同散落的拼图,似乎隐藏着关于时空、关于玉佩、甚至关于他穿越真相的更多线索。
借助参与非遗项目调研的便利,他以“研究古法造纸与水脉关系”为名,申请了对那条山谷溪流进行更详细的地质和水文勘查,获得了沈主任的批准。他需要确认那些碎屑的存在,并尝试了解它们的状态和能量水平。
然而,直接打捞显然不现实,动静太大,必然引起沈主任更深的怀疑。他必须另寻他法。
夜深人静时,他尝试更深入地与怀中主玉沟通,将意念集中于那些感知到的碎屑方位。起初毫无头绪,但当他回忆起在水潭边,指尖触水时那种信息流涌入的感觉后,他尝试将一丝微弱的意念,通过玉佩延伸出去,如同无形的触角,探向遥远的山谷。
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几次尝试都失败了,令他精神疲惫。但他没有放弃。终于在一天深夜,当他将状态调整到最佳,全力催动玉佩时,一丝极其微弱的感应建立了!
他“看”到了!在幽暗的溪底,几块指甲盖大小、色泽黯淡、几乎与普通卵石无异的玉屑,正散发着微弱的、与主玉同频的能量波动。它们似乎被某种自然力量禁锢在河床深处,能量沉寂,但确确实实存在着。
更让他心惊的是,通过主玉与碎屑之间这丝微弱的连接,他仿佛触摸到了一段段破碎、模糊的时间印记——并非具体的画面,而是一种“感觉”。他感受到了一些短暂的空间扭曲,一些不属于此界的微弱气息曾在此地昙花一现,又迅速消失……这些痕迹年代久远,远在他到来之前。
这意味着,那个山谷水潭,很可能是一个天然的、不稳定的“时空薄弱点”!而“时序玉”碎屑,或许是在久远的过去,因某种未知的时空事件散落于此,它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标记并可能也轻微地稳定着这个节点?
这个推测让他背脊发凉。自己的穿越,是偶然触发了这个节点,还是玉佩感应到节点活跃而自主选择的结果?那些历史上的微弱扰动,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同时,他也发现,通过主玉远程感应碎屑,虽然消耗巨大,但似乎也能极其缓慢地、被动地从那些碎屑中汲取一丝微乎其微的能量,补充自身。这种能量与他吸收的“信念之光”性质不同,更加本源,仿佛能滋养玉佩的核心。
他将这些惊人的发现,选择性地告诉了林小小,省略了关于时空节点和历史扰动的部分,只提到确认了同源碎屑的存在,并发现了远程感应和微弱能量补充的可能性。
林小小虽然觉得匪夷所思,但早已接受了墨千秋身上的种种神奇,只是担忧地提醒:“你一定要小心!那个沈主任好像一直在注意你。研究这些东西,千万别被他抓住把柄。”
墨千秋点头。他深知,探寻玉佩和时空的奥秘,犹如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但他没有退路,这或许是理解自身命运、甚至找到归途可能性的唯一途径。
就在墨千秋初步掌握远程感应玉屑的方法后不久,沈主任再次约见了他。这一次,沈主任没有绕圈子,直接拿出了一份资料,上面记录着近年来,在那个山谷附近记录的几起无法解释的、微弱的电磁异常和地质扰动报告(均被归类为自然现象)。沈主任看着墨千秋,意味深长地说:“墨先生,我们注意到,您似乎对那个区域……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或许,在非遗调研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更特别的领域,进行一些‘合作’?” 真正的试探,开始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