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转而注视世上一切欺压之事:
受压迫者的眼泪流淌,
却无人安慰;
权力掌握在欺压者手中,
受苦之人只得孤身承受。
于是我感叹:
那已死之人比活着的人更为有福;
而那未出生、未见世上恶事的,
比这两者更为有福。
我又见人劳碌成就一切,
动机却是出于嫉妒邻舍——
这同样是虚空,如同捕风。
愚昧人抱着双手虚度光阴,
终将陷入贫乏;
但满手劳碌加上无尽奔波,
也不过是捕风——
不如安然知足,得一掌安稳,
胜过双手抓取却内心虚空。
我再看世上另一件虚妄的事:
有人孤身一人,无子无兄,
却终日劳碌不息,
内心从未因财富满足。
他问:“我到底为谁辛苦?
为何不让自己享受成果?”
这也是虚空,是悲惨的事!
两三个人比一个人好:
两人合作,收获更大;
若跌倒,同伴可扶起。
孤身跌倒,有谁相助?
同卧取暖,独身何以为继?
独行或遭敌袭,二人并肩能御敌;
三股合成的绳子,不易折断。
贫穷而智慧的少年,
胜过年老却愚昧、
不听劝诫的君王。
这少年或许曾出监牢得王位,
或许出身寒微却终成领袖。
我看见世人都追随这新君,
起初民心归附,
但后来的人却不满意他的统治——
这同样是虚空,如同捕风。
——————
经文要义:从“虚空”中辨识“真光”
这段经文像一部精准的社会与心理诊断书,指出了几种导致生命“虚空”的病症,并开出了一剂“真光”的解药。
- 病症一:社会的非正义与个体的绝望经文开篇即描绘了“受压迫者的眼泪”,揭示了世界的不完美与苦难。这种不公带来的无力感,让人甚至觉得“未出生”更为有福。这并非鼓励消极厌世,而是诚实地面对世界的破碎本相,打破“世界理应完美”的幻觉。
- 病症二:动机的扭曲与比较的牢笼“出于嫉妒邻舍”而劳碌,指出了现代人焦虑和内卷的根源——我们的劳碌常常不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和成长,而是为了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胜。这种被外界标准驱使的人生,如同永不停歇的跑步机,自然是“捕风”。
- 病症三:极致的孤独与意义的缺失那个“无子无兄”、只为积累财富而劳碌的孤独者形象,极为经典。他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我到底为谁辛苦?”这揭示了意义感源于与他人的联结和分享。当人生只剩下“我”和“我的财富”时,虚空是必然的结局。
- 解药:关系的“真光”针对以上的“病症”,经文给出了明确的解药:有意义的关系。
- 支撑的力量:“二人并肩能御敌”,“三股合成的绳子,不易折断”。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抵御人生风浪的宝贵支持。
- 协作的增效:“两人合作,收获更大”。关系不是消耗,而是能创造“1+1>2”的价值的源泉。
- 心灵的温暖:“同卧取暖”。关系提供的情感慰藉,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的。
现代启示:如何抵御当代的“虚空”
这段古老的智慧,对今天的我们有着极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 审视你的“奋斗动机”,重获内在驱动力在工作与生活中,时常反省:我努力的主要动力,是源于内心的热爱、责任与成长,还是源于害怕落后于人的“焦虑”和“攀比”?将参照系从“他人”转回“自身”,为自己设立有意义的、可实现的目标,才能从劳碌中收获踏实与喜悦,而非无尽的疲惫和虚空。
- 主动投资“真实的关系”,构建你的支持系统切勿像那个孤独的劳碌者,把关系放在最次要的位置。要有意识地、主动地投资于你的家人、挚友和社群。
- 质量重于数量:无需追求广泛的社交,但要有几个可以深度交流、彼此扶持的“三股绳”般的伙伴。
- 定期“关系维护”:像给重要项目设定日程一样,为与重要的人的相处留出固定、不受打扰的时间。
- 实践“知足”的智慧,在拥有中感受丰盛“得一掌安稳,胜过双手抓取却内心虚空”。这并非反对进取,而是提醒我们在进取的同时,要培养“知足”的心态。定期感恩自己已经拥有的健康、关系、基本的保障,能有效对抗“永远不够”的稀缺心态,避免落入“双手抓取却内心虚空”的陷阱。
- 寻找“为谁辛苦”的答案,赋予工作以意义那个孤独富人的问题,是给每个现代工作者的灵魂之问。尝试为你的工作找到超越金钱的意义:
- 你的劳动在为谁创造价值?(例如:客户、家人、社会)
- 你如何通过工作滋养重要的关系?(例如:为家庭提供保障,与团队共同成就)当你能清晰地回答“为谁辛苦”时,辛劳便不再是纯粹的付出,而是成为了爱、责任与意义的载体。
总而言之,传道者告诉我们,抵御人世虚妄的“真光”,并不在远方的某个巨大成就里,而就在我们身边真实、温暖、相互支撑的关系网络中。当我们从孤独的劳碌者,转变为关系中的给予者和接受者时,生命便有了坚实的根基和温暖的光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圣经21世纪GQ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