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秦欣

首页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捡个王爷来种田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大秦:帝皇签到崛起汉末天子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神级英雄医统江山大明流匪资本大唐七界武神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秦欣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全文阅读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txt下载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章 舌尖上的根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渭南的风暴虽暂歇,但根基的夯实与力量的积蓄刻不容缓。公子欣深谙“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更明白在乱世将临之际,掌控关乎民生命脉的物资与技术,远比刀枪更具力量。一场以“舌尖上的渭南”为核心的民生革命,悄然拉开序幕。

冬日的寒风在渭南平原上渐渐收敛了暴戾,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些许暖意。公子欣站在新落成的、高大宽敞的县衙粮仓前,看着满载新粮和药材的车队络绎驶入,眼中闪烁着务实的光芒。赵高“赔”来的厚礼与始皇的赏赐,是资本,更是责任。

“项离,”欣看向身旁虽仍显消瘦但精神已振的巨汉,“身子骨感觉如何?”

“谢大人挂念!”项离咧嘴一笑,拍了拍胸膛,发出沉闷的响声,“解药灵验!老吴的药膳也补人!再有十天半月,保管能替大人再劈开几个杂碎的脑袋!” 他脸上的刀疤随着笑容抽动,凶悍依旧,却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精悍。

“劈脑袋不急,”欣也笑了,“先带弟兄们,把肚子填饱,把力气养足!传令下去,即日起,靖安营、百工坊所有人员,包括流民安置点的老弱妇孺,口粮配额,每日增粟米半升!每三日,必见荤腥!钱,从府库出!肉,让王五带人去南山猎,去洛水捕!不够,就跟邻近县买!”

“诺!”项离眼中放光,大声应道。这命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手下那些嗷嗷叫的汉子能吃饱饭,有力气操练!意味着人心会更稳!

改善饮食,盐是灵魂。秦时官盐价高,私盐犯禁。公子欣的目光,投向了灞水下游那片荒芜的滩涂地。

“王五!”欣召来这位越发得力的情报头子兼行动队长,“让你找的‘苦水’之地,可有眉目?”

“回大人!”王五满脸兴奋,“找到了!就在灞水入渭河口下游三十里,有一大片荒滩!地是咸的!挖下去几尺,渗出的水又苦又涩!附近的鸟都不喝!跟您说的一模一样!当地老渔夫说,古时候那里是海(湖)边,后来水退了!”

“好!”欣精神一振,“带上可靠的人手,还有百工坊最好的陶工、木匠!我们去煮盐!”

灞水盐场迅速建立起来:

第一步掘井汲卤:在咸滩上深挖盐井,以粗大毛竹打通关节连接成管,将地下富含盐分的卤水汲取上来(简易井盐法)。

第二步建灶制盐:依滩涂地势,用砖石和赵高“赔”来的精铁部件,搭建起数十座长条形的盐灶。灶膛宽大,上置特制的宽浅大铁盘。

第三步煮卤成盐: 卤水注入铁盘,灶下燃起熊熊煤火(黑石峪煤矿已小规模开采)。匠人们手持长柄木耙,不断搅拌、刮扫,水分迅速蒸发,雪白晶莹的盐粒渐渐析出!

第四步精制提纯: 初盐含有杂质,略带苦涩。欣指导匠人将粗盐溶入净水,用多层细麻布反复过滤,再入小锅熬煮结晶,得到更加洁白细腻的精盐!此法虽耗工,但品质远超官盐!

当第一批雪白如霜的精盐被装入特制的陶罐,送入县衙时,整个渭南都轰动了!公子欣下令:“此盐,乃渭南自产!除上缴部分作为赋税(堵朝廷口实),余者,平价供应靖安营、百工坊及流民安置点!绝不允许囤积居奇!要让渭南的百姓,都吃得起好盐!”

盐,这生命不可或缺的结晶,被公子欣牢牢掌控在手中,成为凝聚人心、保障民生、甚至未来贸易的利器!

解决了盐,公子欣的目光又投向餐桌上单调的腌菜和干粟饭。寒冬腊月,绿蔬难求。

“百工坊!”欣召集了工匠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本官欲在冬日,种出鲜菜!”

众人面面相觑,以为县令大人被“梦萦香”熏坏了脑子。

欣不以为意,铺开草图:“此物,名曰‘暖窖’,亦可称‘大棚’!”

选择县衙后一片向阳背风之地,夯筑起北高南低的厚实土墙(保温、防风)。

以粗壮竹木为拱形骨架,间距密集。骨架上覆盖多层浸透桐油的厚实白麻布(代替玻璃)!麻布透光性虽不如琉璃,但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且保温效果极佳!

借鉴暖炕原理,在大棚地下深处埋设陶管烟道,连接外部火灶。烧煤产生的热烟蜿蜒流过地下,缓缓释放热量,温暖土层和空气。火灶排烟口远离大棚,避免熏坏作物。

选取耐寒、生长期短的菜种:冬葵(小白菜)、蔓菁(大头菜)、韭黄(利用地热提前软化)、甚至尝试小范围种植耐寒的胡豆(蚕豆)。老农们负责精细管理,控制湿度(适时通风),追施腐熟的人畜粪尿与草木灰混合肥。

当第一茬嫩绿的冬葵叶子在寒冷的腊月里,于温暖湿润的大棚中舒展开时,所有参与的人都惊呆了!项离瞪大眼睛,看着那脆生生的绿叶,喃喃道:“神了…大人真乃神人也!” 牡丹更是兴奋地采下几片,当晚就用新制的铁锅(百工坊出品)和自产的精盐、猪油,炒了一盘清亮油润的蒜蓉冬葵!

铁锅的普及(得益于充足的铁料)和植物油(主要是麻油、菜籽油)的压榨使用,带来了一场饮食革命——炒菜!

公子欣亲自“指点”牡丹(她厨艺天赋最好):

新制的厚底铁锅烧热,倒入清澈的菜籽油,滑锅。

油热后,下入拍碎的蒜瓣(渭南自种),瞬间爆发出浓郁的香气!

洗净沥干的冬葵段倒入锅中,刺啦一声!牡丹手腕翻飞,用长柄铁铲(特制)快速翻炒,动作利落。碧绿的菜叶在热油中迅速变得油亮柔软。

最后撒入一小撮雪白的渭南精盐,快速颠锅几下,出锅!

一盘色泽翠绿、油光发亮、蒜香扑鼻、口感爽脆的炒青菜,摆在了公子欣、蒙毅(他还在渭南“休养”兼观察)、项离等人面前。这前所未有的烹饪方式和色香味,让见多识广的蒙毅都为之动容!

“妙!妙不可言!”蒙毅夹起一筷子,入口鲜香脆嫩,远超水煮或羹汤的寡淡,“公子此法,不仅解民生之需,更开饮食之新风!此‘炒’字,当记一功!”

很快,“炒”艺在渭南流传开来。铁锅、植物油、精盐、加上大棚产出的鲜菜或易于储存的菘菜(白菜)、干菌、肉片、鸡蛋…百工坊的工匠们甚至琢磨出了双耳铁锅和长柄锅铲的标准样式。县衙的食堂、靖安营的伙房、乃至一些手头宽裕的流民家庭,都飘荡起了热油爆香和翻炒的诱人声响与香气。食物的丰富与美味,极大地提升了士气,凝聚了人心,也让“渭南青天”的名声更加深入人心。

公子欣深谙“忠孝”之道。他将盐场命名为“报恩盐场”,将冬日大棚命名为“思源暖窖”,并亲笔写下详细的《灞水煮盐法》与《暖窖营造及冬日种菜纪要》,连同新产出的雪盐数石、暖窖中采摘的第一篮鲜嫩冬葵,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咸阳!

奏章中,他情真意切:

“此盐此菜,皆赖父皇隆恩所赐铁料、钱帛,方能成事!儿臣不敢居功,唯思报效父皇洪恩于万一!”

“灞水苦卤,竟化雪盐;寒冬腊月,得见青蔬。此非人力,实乃父皇德泽感召天地!儿臣特名‘报恩’、‘思源’,以彰父皇圣德!”

“献上盐蔬之法,若于宫中或北疆将士御寒有所裨益,则儿臣幸甚!万望父皇保重龙体,此盐略减齑味,此蔬稍解油腻,伏乞父皇笑纳!”

这一手,将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再次包装成对始皇的拳拳孝心与对帝国的赤胆忠心。那白花花的盐、绿油油的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说服力!

渭南的冬日,不再只有肃杀与严寒。

盐场灶火日夜不熄,白烟袅袅,雪盐堆积如山。

暖窖内春意盎然,绿蔬生机勃勃。

县衙食堂飘散着炒菜的油香,靖安营的士卒们捧着加了盐、偶尔还能见到油花和菜叶的粟米饭,吃得满嘴流油,干劲十足。

芍药的身体在精心调养下渐渐恢复,她默默地管理着暖窖的账目和产出,眼神沉静而专注。

牡丹则成了“炒菜大师傅”,在县衙小厨房里研究新菜式,脸上多了几分踏实的光彩。

项离彻底恢复,每日带着靖安营操练,吼声震天,气力更胜从前!

蒙毅将渭南的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的天平已彻底倾斜。他提笔,给兄长蒙恬和远在咸阳的皇帝,写下了他亲眼见证的、一个截然不同的公子欣。

公子欣站在盐场的高坡上,望着远处忙碌的盐工、炊烟袅袅的村落、以及靖安营校场上腾起的尘烟。他抓起一把新制的雪盐,任由那晶莹的颗粒从指缝间滑落。

盐是根基。

菜是生机。

炒锅里的烟火气,是人心。

而人心所向,便是通往巴蜀、通往未来的…通天大道!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灵轩心动诸界之深渊恶魔万古神帝张若尘剑逆九重天梦想为王阴阳轮回:阎王,别撩帝国崛起闯关游戏,词条太强了法师乔安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女穿男七零爱上女配后我做了赘婿团宠娇娇成了偏执殿下的心药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吞天圣帝秦风杨如雪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锦鲤仙妻甜如蜜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经典收藏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官居一品大明猛回头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诗经中的故事大唐最穷县令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国航空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南疆少年走天下人间之孤味开局流放三千里归来时皇袍加身厨神:从烧尾宴开始重燃1990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史上最强侯爷亮剑小透明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
最近更新考古学家在秦朝沈少卿探案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八百铁骑,镇万界山河鉴:隋鼎宋骑天下资治通鉴白话版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古人的智慧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带着DeepSeek闯大明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李狗蛋异界升官记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明末另类书生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秦欣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txt下载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最新章节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