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六十寿辰,是整个大夏王朝今岁最隆重的盛事。尚未至巳时,皇宫各处已张灯结彩,宫道净水泼街,红毯铺地,往来宫人皆身着崭新宫装,步履匆匆,神色间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与肃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喜庆气息,却也暗藏着一触即发的火药味。
揽星楼内,夏侯璎珞默立于菱花铜镜前,任由流萤与几名新拨来的宫女为她梳妆。今日她身着内务府特赐的胭脂红蹙金广袖宫装,裙摆以金线密织鸾鸟逐云纹,华贵夺目,与她平日素净的装扮大相径庭。墨发绾成凌云髻,簪着成套的赤金点翠步摇,流苏垂下,在她光洁的额前轻晃。
镜中人明艳不可方物,眉宇间却凝着一抹化不开的沉郁。这般盛装,并非她所愿,而是父皇昨日特意遣苏文瀚前来“叮嘱”的结果——太后寿宴,百官朝拜,万邦来使,她这位新晋的“祥瑞公主”,必须在天下人面前,展现大夏公主应有的风姿,更要“适时”展现她引动“天外奇石”的“福缘”。
“公主,您今日定能艳压群芳。”流萤低声赞叹,眼中却难掩忧色。她知晓今日之宴,对公主而言,不啻于一场鸿门宴。
璎珞指尖轻抚袖中那面愈发温润的菱花铜镜,没有作声。昨夜她尝试沟通镜中青木,却只感受到一片混乱的能量漩涡与青木急促的警告:“小心……宴无好宴……镜影不稳……有‘同类’的气息在靠近……”
“同类?”璎珞心中凛然。是指同样能运用镜之力量的人?还是指……如她与青木这般,身负特殊因果之人?
“镇北侯府送来贺礼。”一名小太监在门外禀报,呈上一个紫檀木长匣。
璎珞打开,匣内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卷看似普通的山水画轴。她心中微动,展开画轴,画中烟波浩渺,孤舟蓑笠翁,意境清远。并无只言片语。但当她指尖拂过画轴两端的玉质轴头时,却能感受到左侧轴头内里,似乎藏有极细微的异物。她不动声色地压下探究之心,命流萤将画收起。
萧煜此举,绝非无的放矢。
辰时三刻,璎珞登上前往太极殿的宫轿。沿途禁军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轿帘摇曳间,她能感受到无数道或明或暗的目光落在轿辇之上,有好奇,有审视,有嫉妒,更有冰冷的杀意。
抵达太极殿外广场,但见百官依品阶列队,勋贵命妇珠光宝气,各国使节服饰各异,人头攒动,喧哗之中自有一种庄严秩序。高台之上,帝后并坐,太后居于正中,身着繁复隆重的龙凤呈祥吉服,笑容慈和,却难掩眼底深处的一丝疲惫与威仪。
夏侯璎珞的位置被特意安排在御座下首不远,与几位得宠的皇子公主并列,足见圣眷。她垂眸静坐,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侧后方凤座方向,那道如同实质的、带着冰冷审视与嫉恨的目光——慕容皇后。
而另一道更加隐晦、却如同蛛网般无处不在的视线,则来自文官首列的苏文瀚。他今日依旧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与同僚谈笑风生,目光却偶尔扫过璎珞,带着一种评估与算计,仿佛在打量一件奇货可居的宝物。
璎珞端起案上的玉露茶,指尖微紧。她知道,自己今日便是这漩涡中心的那叶扁舟。
吉时已至,钟鼓齐鸣,寿宴正式开始。
各国使节依次献上寿礼,奇珍异宝,琳琅满目。随后是皇子公主、宗室勋贵。轮至夏侯璎珞时,她依礼献上一尊亲手所绣的《八仙贺寿》缂丝屏风,针脚细密,人物栩栩如生,引得太后连连称赞。
“早就听闻璎珞丫头心灵手巧,更难得的是这份孝心。”太后笑容和蔼,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哀家还听说,你前些日子,引得那天降奇石生出异象,可是真的?”
来了!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夏侯璎珞起身,屈膝一礼,声音清越:“回皇祖母,孙女不敢妄言天象。那日只是偶然有感,或许是皇祖母与父皇仁德感天,方有祥瑞之兆,孙女不敢居功。”
她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未否认,又将功劳归于太后与皇帝。
夏帝夏侯桀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母后,璎珞这孩子就是谦逊。不过祥瑞择主,亦是天意,乃我大夏之福!”
慕容皇后在一旁笑道:“皇上说的是。既然璎珞有这般福缘,不若趁此良辰,让她再展才艺,为母后寿宴添彩,也让诸位使节见识我大夏祥瑞公主的风采,如何?”她话语亲切,眼底却寒光闪烁。
这是阳谋,不容拒绝。
夏侯璎珞心知推脱不得,只得应下:“孙女谨遵母后懿旨。孙女愿抚琴一曲,为皇祖母贺寿。”
内侍抬上瑶琴。璎珞净手焚香,端坐琴前。她并未选择那些歌功颂德的煌煌之乐,而是选了一首意境清幽的古曲《鹤鸣九皋》。此曲描绘仙鹤于云间漫步,清唳声声,寓意长寿吉祥,正合寿宴之题,亦能宁心静气。
指尖拨动琴弦,淙淙琴音流淌而出。初时舒缓空灵,如鹤立松巅,睥睨云海;继而清越悠扬,似鹤唳九天,声闻于野。她将体内那缕融合了生机与星辉的力量,悄然蕴于指尖,融入琴音之中。并非刻意引动异象,只是希冀以此力量抚平心绪,抵御外邪。
然而,琴音一起,她袖中的菱花铜镜竟微微发热!与此同时,高台之上,太后身侧一名始终垂首侍立、身着灰色僧袍的老尼,蓦然抬起了头!
那老尼面容枯槁,眼神却如同古井深潭,此刻正死死地盯着璎珞,更准确地说,是盯着她袖中散发微弱波动的菱花铜镜!
璎珞心中警铃大作!这老尼……她就是青木所说的“同类”?还是慕容皇后安排的又一杀招?
她强自镇定,琴音不乱。可就在曲调即将攀至高潮,描绘群鹤翔舞、沐浴朝阳的华彩乐章时——
“铮!”
一声刺耳的裂帛之音骤然响起!第七根琴弦竟毫无征兆地崩断!
琴音戛然而止!
全场霎时一片死寂!
弦断,于寿宴之上,乃大不祥之兆!
慕容皇后眼中瞬间掠过一丝得逞的冷笑,随即拍案而起,厉声喝道:“夏侯璎珞!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太后寿宴之上,奏此不祥之音!莫非心存怨怼,故意诅咒皇祖母不成?!”
这一顶帽子扣下来,恶毒至极!
夏帝脸色瞬间阴沉下去,太后眉头紧蹙,百官命妇皆噤若寒蝉,看向璎珞的目光充满了惊疑与幸灾乐祸。
“父皇,皇祖母明鉴!”夏侯璎珞离席跪倒,心念电转。琴弦绝不会无故崩断,定是有人做了手脚!可此刻辩解,只会越描越黑!她袖中菱花铜镜愈发滚烫,仿佛在催促着什么。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坐于武将首列的萧煜,忽然朗声开口:“陛下,太后,臣以为,弦断未必是不祥。”
他声音清越,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乐书》有云,‘琴有七弦,应天七星’。弦断其一,或非曲终人散,而是……旧星已逝,新星当空之兆!恰如三公主殿下引动祥瑞,正是新旧交替,天命所归之象!此乃大吉!”
他此言一出,满场皆惊!将不祥之兆强行解释为大吉,需要何等的急智与胆魄!
苏文瀚眼中精光一闪,也适时出列附和:“陛下,老臣以为萧侯爷所言,不无道理。三公主身负祥瑞,或许正是这‘新星’,琴弦崩断,恰是应了天象更迭之意。”
两位重臣接连发声,局势瞬间逆转!
夏帝脸色稍霁,沉吟不语。
而那名灰衣老尼,此刻却缓缓上前一步,对着太后与皇帝合十一礼,声音沙哑如同砂纸摩擦:“阿弥陀佛。陛下,太后,老尼方才于琴音之中,确实感应到一股非同寻常的灵秀之气,与……与宫中某件古物气息交感,方才引动琴弦。此非人为,实乃天意交感所致。”
她的话语,再次将焦点引向了璎珞的“特殊”,以及那所谓的“古物”。
璎珞心中寒意更盛。这老尼,绝非友方!她是在坐实自己“异常”的身份,引动帝王的猜忌与贪婪!
寿宴的气氛,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变得极其微妙。表面的喜庆之下,是汹涌的暗流。
献艺环节草草结束后,便是宴饮。丝竹再起,舞姬翩跹,试图冲淡之前的尴尬。然而所有人的心思,都已不在歌舞之上。
夏侯璎珞回到座位,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如芒在背。她借更衣为由,暂时离席,由宫人引至偏殿暖阁稍作休息。
暖阁内寂静无人,只余檀香袅袅。她走到窗边,正欲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袖中菱花铜镜却猛地一震,镜面自行散发出朦胧清辉!
与此同时,暖阁内侧一面用作装饰的巨大的落地水银镜中,景象骤变!
不再是映照出暖阁的景物,而是显现出另一幅画面——依旧是那片无尽的、翻滚的蚀灵迷雾,但比之前看到的更加浓稠、更加暗沉,几乎化为实质!青木圣女的身影在迷雾中若隐若现,她似乎正在与什么无形的东西激烈搏斗,周身三色光华明灭不定,嘴角不断溢出金色的血液,怀中的婴儿发出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啼哭!
更让璎珞心神俱震的是,在那面落地镜的镜面边缘,开始浮现出丝丝缕缕的黑色雾气,与青木所在世界的蚀灵迷雾一般无二!那黑雾如同拥有生命,正试图从镜中渗透出来,带着阴冷、死寂、吞噬一切的气息!
“青木!”璎珞在心中疾呼。
“璎珞……小心……这边的‘墟’之烙印……被引动了……有‘镜媒’在现实世界……接引它的力量……目标是……是你……”青木断断续续的意念传来,充满了焦急与痛苦。
现实世界有“镜媒”在接引蚀灵迷雾的力量?目标是她?!
是那个灰衣老尼?还是慕容皇后另有安排?
不容她细想,那落地镜中的黑雾已然探出数缕,如同触手般向她缠绕而来!暖阁内的温度骤然降低,烛火摇曳欲灭!
璎珞想也不想,立刻催动体内力量,注入袖中菱花铜镜!镜面清辉大涨,化作一道柔和却坚韧的光罩,将她护在其中,抵挡着黑雾的侵蚀。
然而,那黑雾仿佛无穷无尽,不断从落地镜中涌出,前仆后继地冲击着光罩。光罩剧烈荡漾,发出滋滋的声响。璎珞感到自己的力量在飞速消耗,眉心刺痛,仿佛有无数根冰冷的针在扎刺她的神魂!
这黑雾,不仅侵蚀肉体,更能污染神魂!
就在她渐感不支之际,暖阁的门被悄无声息地推开了一道缝隙。一道玄色身影闪入,反手便将门闩上!
是萧煜!
他目光锐利,瞬间便锁定了那面正在涌出黑雾的落地镜以及脸色苍白的璎珞。他没有任何犹豫,身形如电,瞬间掠至璎珞身前,同时怀中那枚玉佩爆发出灼热的温度!
他并指如剑,指尖缠绕着淡金色的、带着寂灭与秩序气息的力量,并非攻向黑雾,而是直接点向那面落地镜的镜面!
“嗡——!”
一声低沉的嗡鸣!指尖与镜面接触之处,荡漾开一圈无形的涟漪!那汹涌而出的黑雾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了源头,骤然一滞!
萧煜闷哼一声,脸色微白,显然强行催动这尚未完全掌握的力量,对他亦是极大的负担。但他眼神依旧沉静,低喝道:“用你的镜子,封印它!”
璎珞福至心灵,立刻将全部力量灌注菱花铜镜,镜面清辉凝聚成一道凝实的、如同实质般的光柱,悍然射向落地镜的核心!
“咔嚓……”
落地镜的镜面上,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纹!那涌出的黑雾如同被灼伤般,迅速回缩,镜中的景象也恢复了正常,变回普通的镜面倒影。
暖阁内残留的阴冷气息缓缓消散。
危机暂解。
璎珞力竭,踉跄一步,被萧煜伸手扶住。他的手稳定而有力,带着一丝暖意。
“多谢……”璎珞低声道,气息未匀。
“此地不宜久留。”萧煜松开手,目光扫过那面出现裂纹的落地镜,眼神凝重,“有人以宫中之镜为媒介,布下了杀局。目标明确,就是你。”
“是皇后?还是……那个老尼?”璎珞问道。
“或许……皆有。”萧煜沉声道,“那老尼法号‘净缘’,来自西域小雷音寺,精通风水镜巫之术,是皇后此次特意请来,‘为太后祈福’的。”
正说话间,暖阁外传来流萤焦急的声音:“公主?您在里面吗?宴席快要散了,皇后娘娘命人来寻您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知不能再耽搁。
离开暖阁前,璎珞最后看了一眼那面落地镜,心中寒意未散。这宫闱之中,不知还藏着多少面这样的“镜子”,多少双窥探的“眼睛”。
当夏侯璎珞与萧煜前一后返回太极殿时,寿宴已近尾声。百官正在向帝后、太后行最后的拜寿大礼。
无人注意到他们短暂的离席,或者说,无人敢置喙。但慕容皇后与苏文瀚的目光,却如同精准的算筹,在二人身上微妙地停留了一瞬。
璎珞垂眸,感受着体内力量的空虚与神魂的疲惫,方才暖阁中的镜影交锋,虽时间短暂,其凶险却远超之前任何一次暗算。那蚀灵迷雾竟能通过宫中之镜渗透现实,这意味着青木所在的异界与此地的联系正在加深,也意味着她的处境更加危险。
“姐姐……你还好吗?”她在心中尝试呼唤青木。
过了许久,青木微弱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意念才传来:“暂时……无碍。你那边……封印了媒介?那股接引之力……突然中断了……我这边压力大减……”
“是萧煜相助。”璎珞简略回应,心中稍安,随即又提起警惕,“但布下杀局之人尚未找出。”
“……小心……所有……能映照人影之物……”青木的声音断断续续,“我感觉到……那‘镜媒’……并未远离……她\/他……很可能……就在……今日宴席之上……”
就在宴席之上!璎珞心中一凛,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在场众人。慕容皇后?苏文瀚?那个灰衣老尼净缘?还是……其他隐藏在暗处,她尚未察觉的敌人?
寿宴终于在一种看似圆满、实则暗潮涌动的氛围中结束。帝后携太后起驾回宫,百官恭送。
夏侯璎珞随着人流走出太极殿,夕阳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朱红的宫墙上。她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神。
“公主殿下留步。”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璎珞回头,只见苏文瀚缓步走来,脸上带着惯有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苏首辅。”璎珞微微颔首。
“公主今日受惊了。”苏文瀚抚须道,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掠过她袖口,“寿宴之上,小人作祟,防不胜防。不过公主洪福齐天,自有贵人相助。”他话语中的“贵人”二字,咬得略重。
“首辅大人言重了,不过是侥幸,仰赖父皇与皇祖母洪福。”璎珞滴水不漏。
苏文瀚笑了笑,压低声音:“老臣只是提醒公主,这宫中看似繁华,实则步步荆棘。公主身负祥瑞,更易成为众矢之的。有些力量,可用,却不可尽信;有些人,可合作,却需提防。”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远处正与几名武将交谈的萧煜。
“多谢首辅大人提点,璎珞铭记于心。”璎珞不动声色。
苏文瀚似乎很满意她的反应,又道:“陛下对公主寄予厚望,关于那‘天外奇石’的研究,钦天监近日或有进展,届时或许还需公主殿下相助。”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拱手告辞。
看着苏文瀚离去的背影,璎珞心中冷笑。苏文瀚是想告诉她,萧煜不可信,唯有与他合作,依靠皇权,才是正道?同时,也不忘用“奇石”之事,提醒她自身的“价值”。
回到揽星楼,屏退左右,璎珞立刻取出萧煜所赠的那幅画。她小心拆开左侧玉质轴头,果然在内里发现了一卷极其纤薄、不知以何种材质制成的绢帛。
展开绢帛,上面以蝇头小楷,密密麻麻记载着一段宫廷秘辛:
“元敬皇后(璎珞生母)薨逝前三年,曾密召西域镜巫入宫,以自身精血滋养一面‘同心镜’,欲为双生女续命。然仪式遭反噬,镜碎,镜巫重伤远遁。元敬皇后亦因此元气大伤,不久便……其所育双生女,长女身负镜影诅咒,被卷入镜界不知所踪;次女(璎珞)得镜灵残魄庇佑,然因果未消,终将与镜影再遇……慕容氏当年,似与镜巫有所往来……”
绢帛上的字迹到此戛然而止,显然记录者也所知不全。
但信息量已足够惊人!
璎珞握着绢帛的手微微颤抖。原来母妃当年,并非简单地“镜影转生”,而是试图用“同心镜”为她们姐妹二人共同续命,却遭反噬失败!而慕容皇后,竟可能与当年之事有关!是她破坏了仪式?还是……
她猛地想起寿宴上那个灰衣老尼净缘!西域镜巫!难道……
就在这时,袖中菱花铜镜再次发烫!镜面自行浮现出景象——不再是青木所在的迷雾,而是……一座熟悉的宫苑!清宁宫!
镜中,静慧太妃跌坐于蒲团之上,面色灰败,嘴角溢出一缕黑血,她身前那面已然“死去”的镇魂古镜,竟再次散发出微弱的、不祥的黑光!而在她对面的阴影里,站着一个模糊的、身着灰色僧袍的身影!
净缘!
她在对静慧太妃下手!
璎珞心头巨震,猛地站起身!
而几乎在同一时刻,楼外传来流萤惊慌失措的声音:“公主!不好了!清宁宫……静慧太妃……出事了!”
因果的涟漪,已彻底荡开。血色寿宴的结束,并非风波平息,而是另一场更大风暴的开始。幽宫深处的镜影,终于显露出它狰狞的一角。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探梦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