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韩世忠与梁红玉后世传承
根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梁红玉为韩世忠生下一子,名为韩亮。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兵变时,梁红玉与儿子韩亮曾被扣为质。
官职履历:韩亮初任保义郎(武职),后转文资为忠翊郎、合门祗候,官至浙西制置使。绍兴年间因随父征战有功,被特进官秩三等。
韩世忠共有四子:韩彦直、韩彦朴、韩彦质、韩彦古。
生母身份:四子生母并非梁红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明确记载韩彦直之母为“外氏茅氏”。
梁红玉地位:她最初为韩世忠妾室,绍兴五年(1135年)原配白氏病逝后,才被扶为正妻。
长子韩彦直(字子温)——文武全才的典范。早年显贵,6岁受宋高宗赏识,12岁赐三品服。
政治成就: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历任户部郎官、工部尚书等职。为岳飞平反:在江州知州任上,追回岳飞被侵占的家产,归还其后人。
外交与军事:曾任遣金使,不辱使命;后授鄂州都统制,整顿军备。
学术贡献:晚年着《水心镜》167卷,记载北宋以来史事。着《橘录》(1178年),为世界首部柑橘学专着,被收录于《四库全书》。
韩彦质:历任光禄寺丞、秀州知州、临安府知府,以太中大夫致仕,谥号“敏达”。
韩彦古(字子师):官至尚书:曾任严州知州、平江府知府,官至户部尚书。争议品行:史载其“擅长行贿”,与兄弟不睦,虽有人举荐为相,终因品性问题未得重用。
韩彦直一脉的延续,韩彦直有三子,后裔分布江南多地:
韩梃:绍熙初年任直州知州,编修州志,后裔居常州武进,以“玉树堂”为堂号。
韩覆六:迁居浙江长兴,着《涧谷文集》,为当地韩氏始祖,堂号“大本堂”。
韩忠一:遵祖遗命迁居湖北黄陂,其后代又迁至麻城、汉阳等地。
历史评价与文化影响:
梁红玉的母职形象:尽管韩亮史载简略,但梁红玉在苗刘之变中“携子突围”的记载,凸显其作为母亲与英雄的双重担当。
韩氏门风:韩世忠临终前“焚券弃债”、遣散侍妾的遗嘱,与韩彦直追回岳飞家产的义举,共同塑造韩氏家族“重义轻利”的门风。
正史与传说辨析:
文学形象的混淆:明代小说《说岳全传》等将韩彦直虚构为梁红玉所生,但史书证其生母实为茅氏。
梁红玉的史书记载:其在《宋史·韩世忠传》中以“梁氏”之名留痕,明代《双烈记》才赋予“红玉”之名,后世文学艺术创作进一步丰富了她的故事。
结语:
韩世忠与梁红玉的家族故事,交织着正史记载与民间演绎。其子韩亮承袭母亲忠勇之志,韩彦直等人则在文武领域各有建树。这一家族的血脉与精神,通过江南各地的后裔延续,成为南宋中兴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历史奇人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