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汇”旗舰店的筹备工作千头万绪,何雨柱却在这繁忙的当口,向娄晓娥和何晓提起了回四九城看看的想法。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北方,那片承载了他太多复杂记忆的土地,有刻骨的恩怨,也有无法割舍的根。如今,“何记”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他觉得自己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全新的姿态,去面对过去,也为未来寻找新的可能。
娄晓娥初闻此事,心情复杂。四九城对她而言,意味着少女时代优渥却压抑的生活,意味着家道中落的阴影,更意味着与秦淮茹等人纠缠不清的是非。她本能地有些抗拒和不安。
“柱子,那边……还有必要回去吗?”她轻声问,眼中带着忧虑,“现在日子刚安稳些,何必再去招惹是非?”
何晓却显得很兴奋:“妈!回去看看挺好的啊!我都还没怎么回去过呢!正好也看看内地现在的市场,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食材供应商或者合作机会!” 他如今眼界开阔,思考问题更具商业视角。
何雨柱握住娄晓娥的手,语气温和却坚定:“晓娥,躲是躲不掉的。有些事,总得有个了断。咱们现在回去,不是去讨债,也不是去显摆,是回去看看,把心里的结解开。再说,内地现在发展这么快,市场巨大,咱们‘何记’要想更上一层楼,总不能一直困在香港这一亩三分地。回去探探路,总没坏处。”
他顿了顿,目光深远:“而且,我总觉得,咱们的根在那儿。‘何记’的味道,说到底,魂儿还是北方的面食、京城的酱料,跟南方的鲜甜揉在一起才成的。回去找找根,说不定对咱们以后的菜,也有新启发。”
这番话入情入理,既顾及了妻子的感受,也展望了事业的发展。娄晓娥看着丈夫沉稳自信的眼神,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期待。是啊,如今他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傻柱”和“资本家小姐”了,他们是香港知名餐饮企业的老板和老板娘,是时候风风光光地回去一趟了。
决心已定,何雨柱便开始周密安排。他深知此行绝非简单的探亲旅游,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首先,是安全与行程保密。他让欧阳文山和陈伯通过可靠渠道,秘密了解四九城目前的状况,特别是秦淮茹、许大茂等人的近况和动向。他决定此行低调进行,不事先声张,行程严格保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他通过丰裕资本郑总的关系,联系了一家在内地有良好背景、提供高端安保服务的公司,负责他们在内地的全程安全。
其次,是明确目的与姿态。何雨柱将此次行程定位为“私人探亲”兼“商业考察”,绝不主动招惹是非。他计划拜访几位多年来仍有联系的、为人正派的老街坊和老领导,叙叙旧,也顺便了解内地餐饮市场的最新动态和政策环境。对于秦淮茹等人,他打定主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若对方再敢生事,他也绝不客气,会利用在香港积累的资源和人脉,给予坚决反击。
再者,是商业上的准备。他让何晓牵头,整理了一份关于内地餐饮市场,特别是高端中餐和预制菜市场的初步分析报告,并准备了一些“何记”的品牌介绍和产品样品。他并不指望一次考察就能敲定合作,但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何记”未来可能的内地拓展埋下伏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设。何雨柱找时间与娄晓娥和何晓深谈了一次,统一思想。
“回去之后,看到听到什么,好的坏的,都平常心对待。”何雨柱告诫家人,“咱们是客,是回去看看发展的,不是回去跟谁斗气的。特别是晓儿,收起你的少爷脾气,多看多听少说,内地人情世故复杂,不比香港。”
“爸,您放心,我晓得轻重。”何晓郑重答应。
娄晓娥也点了点头:“嗯,柱子,我们都听你的。”
就在出发前几日,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来电者是杨厂长——当年轧钢厂那位对何雨柱还算不错的领导,如今早已退休。杨厂长在电话里声音洪亮,带着几分感慨和热络:
“雨柱啊!听说你要回来看看?好啊!这么多年了,是该回来看看了!现在四九城变化大着呢!回来了告诉我一声,我这把老骨头,怎么也得跟你喝两盅!”
接到这个电话,何雨柱心里暖了一下。看来,四九城也并非全是敌人,还是有人念着旧情的。这通电话,也让他对这次归乡之旅,多了几分底气和平和。
一切准备就绪。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何雨柱、娄晓娥、何晓一家三口,带着两名精干的助理兼保镖,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飞机呼啸着冲上云霄,舷窗外,香港的高楼大厦渐渐变小,最终被云海淹没。
何雨柱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脑海中,前世的饥寒交迫,初到香港的艰辛,与秦淮茹、许大茂的恩怨纠葛,创业路上的风风雨雨,如同电影画面般一一闪过。最终,定格在“何记”酒楼里那灶火通明、食客满堂的景象上。
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这一次,他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傻柱”了,他是香港“何记”的老板何雨柱。他是回去看看的,是去解开疙瘩的,也是去寻找新机会的。
飞机平稳地飞行着,目的地,是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一场承载着复杂情感与商业机遇的归乡之旅,正式拉开了序幕。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是冰释前嫌的温暖,是宿怨难消的纠缠,还是意想不到的商机?答案,就在前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