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无常临终前那解脱般的眼神,如同烙印般刻在不敬心头,让他隐隐生出一个荒谬却又挥之不去的念头:这位师兄,最后所求的,或许并非胜负,而是一个终结。无论自己能否接下那毁天灭地的一掌,他恐怕都已存了必死之心……
此刻并非深究之时。不敬强压下翻涌的思绪,迅速转身,双掌合十,对着允行大师深深一躬,姿态恭谨而庄重:“小僧不敬,拜见方丈大师!”
允行大师面带慈和,袍袖微抬,也不发力,将不敬躬下的身形轻轻托起,声音温润如春风:“师弟不必多礼。尊师与我师伯,乃是同辈论交的挚友。老衲今日便厚颜,倚老卖老,称你一声‘师弟’,不知可否?”
不敬心知这是允行大师的抬举与亲近之意,当下垂首应道:“方丈抬爱,不敬惶恐。谨遵方丈吩咐。”
允行大师捋了捋颔下雪白的长髯,眼中流露出对这位年轻师弟的赞许,正待开口详询,却见一名身着灰色粗布僧衣、身材精悍干练的中年僧人步履如风,快步踏入这满目狼藉的后堂,目不他视,他声若洪钟,清晰禀报道:“师父!朱府上下人等,无论主仆宾客,皆已寻获聚集于客房院落!其中身中惑心邪术者,弟子等已施以‘清心明性咒’,暂时开解其心窍,灵台恢复清明,性命已无大碍。后续只需以佛法经文温养调理,当可逐渐复原。只是……”
中年僧人话语一顿,目光带着一丝谨慎,快速扫过一旁的不敬与刘惑。
允行大师了然,温言介绍道:“无妨。这位是你师叔不敬大师,乃龙树祖师一脉高足。这位是松江府刘惑刘施主,皆是青年俊彦,但说无妨。”
不敬与刘惑闻言,皆向中年僧人颔首致意。
中年僧人虽心中诧异——眼前这长得人高马大的小和尚竟是自己的师叔?但面上毫无迟疑,立刻应道:“是!”随即神色凝重地继续禀报道:“只是……那些本地的同门师兄弟与宾客,虽灵台已然清明,神智无碍,却不知身中何种诡异妖术,此刻仍是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如同木雕泥塑一般,情形颇为古怪!”
“哦?”
允行大师白眉微轩,心中已有计较,转向不敬道:“师弟,此事……”
不敬此刻只觉脸上微微发烫,心中尴尬万分。他原以为大家都是天台宗弟子,所用武功应该大差不差,这些国清寺的僧人应当识得才是,现在看来他们还真不认识!现在自己说破实在不妥,可若不说,又显得自己欲盖弥彰。他只得硬着头皮,在允行大师了然的目光和刘惑好奇的注视下,略显局促地应道:“同去,同去。”
没走几步,众人便已行至安置宾客的客房。门前肃立着两名僧人守卫,那醒转过来的管家正呼喝仆役,打水沏茶,奔走张罗,井然有序,竭力款待这些身份尊贵的救命恩人。
客房之内,被寻回的宾客与本地僧人虽安置妥帖,或坐或卧,茶水点心一应俱全,却依旧如泥塑木雕般僵直不动,口不能言。此地主人朱明远更是被小心安顿在软榻上,旁边一位身着华服、气度雍容的中年妇人端坐守候,眉宇间忧色难掩,正是朱夫人。这位大家主母,除初时目睹丈夫异状,一声凄呼方寸大乱外,此刻已强抑焦灼,恢复了平日的端庄持重,竭力维持着主家体面。
十几个国清寺的年轻僧人围着这些“木偶人”忙得团团转,或运指如风点向要穴,或低诵经文驱邪禳灾,额头俱已见汗,却收效甚微。一见允行大师到来,众僧如见救星,立时让开道路,齐齐躬身合十:“方丈!”
朱夫人亦起身,盈盈一礼,声音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哽咽:“方丈大师,您看我家老爷他……”
允行大师目光扫过朱明远,又掠过旁边同样僵直的本地僧俗,脸上非但无忧,反浮现一抹古怪笑意,几欲忍俊不禁。他先对朱夫人和煦一笑,温言安抚道:“夫人宽心,不妨事。”
随即转向那群面有惭色、束手无策的弟子,故意板起脸,带着几分长辈训斥小辈的调侃口吻道:“平日里叫尔等勤修苦学,一个个嘴上说着精研佛法、苦读典籍,却连我天台宗根本《摩诃止观》中‘观’法修至深处所显的‘诸法实相’都辨识不出,还道是甚么妖邪之术?真个丢尽了老衲颜面!回去后,每人抄写《摩诃止观》一百遍,好生参悟!”
众弟子被训得垂首低眉,面红耳赤,齐声应道:“是,方丈!”
训罢弟子,允行大师这才笑呵呵转向不敬,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惊叹与激赏:“师兄原以为师弟小小年纪,便将《诸法实相功》修至登堂入室之境,已是不世出的奇才。万没料到,师弟竟连《摩诃止观》中相辅相成的‘观’法亦臻此等化境!后生可畏,实令老衲叹服!如此看来,那‘止’法精微,想必师弟亦是深得三昧了?”
不敬被夸得赧然,连忙合十躬身,诚惶诚恐道:“方丈师兄谬赞!小僧……只是略窥门径,皮毛未得,实在惭愧。”
“好!好!好!”允行大师连道三声好,笑容愈发慈和,显是对这位谦冲自牧又天纵奇才的“小师弟”满意至极。
接着不再多言,宽大袍袖对着软榻上的朱明远轻轻一拂。一道柔和温润的微风,无声无息拂过朱明远周身。
“啊——!”
如同溺水之人骤得空气,朱明远猛地倒吸一口长气,双眼倏然圆睁,喉间发出一声悠长惊悸的呼喊!紧接着,他整个人竟“噌”的一声从榻上直挺挺弹坐而起!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咫尺之遥的朱夫人惊得花容失色,失声低呼。
朱明远茫然四顾,眼神由空洞迅速凝聚,终看清了眼前的允行大师与周遭景象。他瞬息明白过来,立时翻身滚下床榻,对着允行大师纳头便拜,声音激动得发颤:“多谢大师活命之恩!朱某……朱某此生定当日日焚香,晨昏叩谢,四时供奉不断!此恩此德,永铭五内,没齿不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千一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