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行引着不敬步入大雄宝殿。二人于庄严佛像前恭敬上香,青烟袅袅,直上穹顶。礼毕,允行缓步踱至殿侧庭院,驻足于一株虬枝盘曲、气象古拙的老梅树前。那梅树虽未至花期,然铁骨铮铮,枝干如龙蛇盘踞,隐然透着一股历经千载风霜的傲然之气。
允行大师轻抚斑驳树皮道:“此株古梅,相传乃我宗五祖章安大师亲手所植,亦有故老传言,谓其系前朝炀帝御手亲种。悠悠千载,其真正来历,已如烟云渺渺,难再确考。想当初我天台宗四祖智顗大师,开宗立派,宏愿于天台山麓营建祖庭,以安僧众,弘宣妙法。奈何宏图虽立,资财匮乏,寺宇迟迟难兴。祖师抱憾至深,临终之际,手书遗表于当时尚为晋王之炀帝曰:‘不见寺成,瞑目为恨!’”
“晋王览此遗书,感祖师宏愿未酬之悲,亦为祖师精诚所动。当即亲命心腹重臣司马王弘,督率能工巧匠,倾力监造此寺。寺成之日,气象万千,遂定名‘国清’,意喻‘寺若成,国即清’!”
说到此处允行长叹一声,那叹息中混杂着千载难解的复杂心绪。
“那炀帝一生,纵然史笔如铁,书其千般过失,万种错谬,然于我天台宗,于这国清古刹,实有再造之恩,奠基之功!此恩此德,重于泰山,深于沧海,历代祖师无不铭刻于心。是故,寺规虽严令僧众清修为本,远离俗务,然凡遇朝廷有所吩咐,只要不悖佛门根本大义,本寺上下,皆不得抗拒,当尽心竭力。此乃饮水思源,报恩守义之道,亦是历代祖师相传之训诫。”
他目光再次落回那株沉默的古梅,语气转沉,带着劫后余生的苍凉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然则,世道无常,盛衰轮转。后来‘会昌法难’骤起,漫天劫火席卷天下佛门!本寺亦难逃此厄,百年积累,万千经藏,连同那恢宏殿宇,尽数付之一炬,化为焦土!唯有此株古梅……”
他声音微颤,手指轻轻拂过黝黑坚韧的枝干。
“竟于那焚天烈火、毁佛灭寺的滔天劫难之中,傲然挺立,毫发未损!枝叶虽染烟尘,其根其骨,其不屈之魂,丝毫未伤!直如金刚护体,百劫难侵!”
“待法难阴霾散尽,本寺又得朝廷助力,重续香灯。而这株历经浩劫而劫后独存的古梅,便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天台宗的象征。”
不敬凝视着这虬枝盘曲的老梅忽觉心底一阵莫名悸动,此树……
他转过头,望向允行。
允行颔首道:“师弟果真慧根深种,灵犀一点便通。不错,此树早已不知从何时起,其根脉便与本寺净土相连,深植于佛法本源之地!故而能历万劫而不磨,焚天火而不毁。师弟既已窥破此中玄机,倒省了老衲许多口舌功夫。随我来罢。”
话音未落,允行大师宽大的袍袖倏然向那古梅树旁的空处轻轻一拂。这一拂看似随意,却蕴含着奇妙的波动。只听“嗡”的一声微响,虚空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来,点点柔和金光凭空涌现,迅速交织、旋转,瞬息之间便铺就一条金光隐隐、踏足虚空的玄奥通道!通道尽头,氤氲着难以言喻的清净佛光与勃勃生机。
不敬深吸一口气,定下心神,毫不犹豫地迈步踏入那虚空通道之中。
甫一进入,眼前景象豁然开朗,一股沛然莫御的清净灵气扑面而来,令人心神俱醉。
但见眼前:
千株老柏虬枝如铁,带雨半空青冉冉,直似苍龙探爪;万竿修篁节节通玄,含烟一壑色苍苍,恍若翠玉凝波。
门外奇花铺锦,异彩纷呈,桥边瑶草生香,氤氲馥郁。石崖突兀,其上青苔润泽如碧玉;悬壁高张,隙中翠藓幽长似绿云。
更见前方,一座巍峨山门拔地而起,气象万千!金钉攒玉户,光华流转;彩凤舞朱门,瑞气升腾。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暗合周天星斗;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隐现佛法庄严。
当真是瑞霭千条凝不散,祥光万道自天成!与外面那香火鼎盛却终究沾染红尘俗气的世俗大庙,决然是云泥之别,仙凡两境!
不敬心头巨震,忍不住喟然长叹:“此种净土,方是各大宗门安身立命、传承万载的真正底蕴!于混沌虚空之中开辟一方清净世界,再经无数高僧大德以佛法愿力经营淬炼,果然气象万千,非凡俗所能想象!”
他跟着允行大师,沿着那瑞气铺就的道路又前行了一小段,方才惊觉此地之广袤浩瀚,绝非仅仅是一座宏伟寺院那般简单。举目远眺,但见屋舍俨然,道路纵横,竟俨然是一座自成天地、秩序井然的小型城池!目光越过层叠殿宇,投向更远处,在那笼罩着淡淡灵雾的广阔平原之上,竟隐约可见许多身着灰衣的僧人,正手持农具,在阡陌相连之中,俯身耕种。
二人又转过几道蜿蜒山径,眼前豁然现出一道深邃峡谷。谷口处,十几位身着陈旧袈裟、面容枯槁却双目精光湛然的老僧,早已如古松磐石般静候多时。这些老僧气息沉凝,但暮气沉沉,显然皆是寺中隐世不出的耆宿长老。
他们见到允行引着不敬前来,目光扫过允行时,都没给他好脸色。然而,当他们的视线落在不敬身上时,马上颔首致意,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其中一位须眉皆白、身形佝偻却气势最足的老僧,沙哑着嗓子开口,显然对允行没什么耐心。
“允行,人既已带到,便莫要再耽搁了。此乃关乎法脉根基的盛事,速速开始吧!”
允行面对这些辈分极高的师伯师叔,神色依旧平静,合十一礼:“各位师伯师叔息怒,老衲省得。”
他转向不敬,语气转为庄重肃穆道:“师弟,时机已至,随我来。”
他引着不敬,缓步走向峡谷的最深处。此处景象奇异,空间仿佛被无形之力扭曲,大片浓郁的混沌之气翻涌不息,如同未开之鸿蒙。然而,在这看似无序的混沌深处,却隐隐透出一种深沉的秩序,玄奥莫测。
不敬立于这混沌边缘,心念澄澈,已明其意。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微张,掌心向上。刹那间,一点纯粹至极、璀璨夺目的金色佛光,自其掌心劳宫穴骤然亮起,初如豆粒,继而光芒大盛,化作一道凝练如实质的金色光柱,无声无息却又沛然莫御地射向前方那翻腾的混沌!
金光没入混沌,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那翻涌的混沌之气,在金光照耀下,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缓缓抚平、梳理。金光所及之处,混沌渐次退散、澄清!
他赖以栖身的那座昙隐寺竟出现在此处!
峡谷口那十几位老僧,目睹此景,枯槁的脸上皆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之色!那为首的老僧更是声音发颤,喃喃道:“成了…成了!我等之传承终于可以亲手放入这龙树菩萨的藏经处,不必他人代劳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千一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