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若行,臣以为,必能解盐政之困,助殿下立新政之威,臣万死请殿下纳谏臣的三条意见!
看着林顾一脸正气的模样,朱慈烺不禁笑了!
就连一直侍立在太子殿下身后,给太子殿下二人添茶倒水,准备宣纸的小侍女江乐璇也笑了!
面前的主仆二人突然发笑,顿时弄的林顾这位正五品知州有些不知所措;尴尬的挠了挠头,然后也跟着主仆二人尬笑起来!
笑过之后,朱慈烺则是再次拍着林顾的肩膀说道:“林卿阿,你最后提出的这三条建议,咱只纳谏第一条,至于第二条和第三条,那是你的事儿;”
“不仅如此,你前面所提出的,所有整顿盐政的提议,您也尽快拿出个章程出来!”
撂下这两句话之后,朱慈烺拿起桌子上自己刚刚所记录的的宣纸,再次拍了拍林顾的肩头,便起身离开了接待林顾的会客厅!
“这...”
“殿下,您这是何意?什么叫臣的事?整顿盐政有臣什么事?”
看着朱慈烺离开的背影,林顾着急了,赶紧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可是,会客厅之中,却早就没了太子殿下的身影!
“嘻嘻~~”
正当林顾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发愣的时候,一道银铃般的笑声从林顾的身后响起!
听到这银铃般的笑声,林顾突然回头才发现,笑出声的人, 正是一直侍立在太子殿下身后的侍女!
对于此女,林顾有些印象,他记得此女应该是被陛下下旨册封的平阳郡主;因此,对于眼前这位,林顾也表现的非常客气!
小侍女江乐璇见到林顾回头,立刻用好听的声音指点一句道:
“林大人,恭喜您,您要升官了!”
说完之后,小侍女便紧随着太子殿下的脚步,离开了会客厅!
“嗯??”
“这位小姑奶奶啥意思?”
“她为什么恭喜我要升官了?”
“我要升官儿的事儿,我怎不知道?”
带着以上好几个疑惑,林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离开了会客厅!
七天后,当林顾送走了前来巡视滨州海边的太子殿下一行人之后,他终于知道七天前,平阳郡主为什么会恭喜他林顾升官了!
“圣旨到,滨州知州林顾接旨!”
刚刚回到滨州知州衙门的林顾,便听到了太监专属的尖细嗓音!
“臣,滨州知州 林顾接旨!”
听到了有太监前来传旨,林顾赶紧摆上香炉,出门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山东盐政积弊日久,课额亏空、私盐滋扰,既损国赋,又苦民生,亟需整饬。原山东滨州知州林顾,在任期间政声卓着,抚民有术、除弊有方,堪当改革重任。
今特擢林顾为山东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盐运使,秩从三品,即日赴任,专司山东盐政改革:革除引票旧弊、严缉私盐之徒、厘清课税账目、安抚灶户民生,务使盐政归序、国利民安。
自履职之日起,山东盐政改革诸事及日常调度,悉听皇太子朱慈烺统筹节制,凡重大决策须禀明皇太子后施行。
望林顾殚精竭虑,不负朕之重托与改革之命,若有推诿懈怠,必严惩不贷。
钦此!
懵了!此时林顾的脑瓜在嗡嗡的的!
直到此时,他终于知道那天晚上太子殿下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也终于知道,太子殿下身边的平阳郡主,为什么恭喜自己升官了!
前来传旨的太监,念完圣旨之后,见到林顾这位当事人,仍然屁股撅的老高的跪在原地,立刻小声的出声提醒道:
“林大人?”
“啊?哦!”
“臣林顾,接旨!”
被圣旨里的内容给震惊到了的林顾,在得到传旨太监提醒之后,赶紧接旨!
“林大人,奴婢恭喜了!”
见到林顾已经接旨,那前来传旨的太监,告别一声就离开了,留下林顾这位新任山东都转运盐使司的新任盐运使,独自在风中凌乱!
“升官儿还能这么升吗?”
“就算是坐着炮弹升官,也就这样了吧?”
等到传旨的太监走远之后,林顾才嗫嚅着自言自语一句!
其实,也怪不得林顾听到圣旨的内容之后惊讶!
在当下的这个年代,文官升官一般都是一级一级的往上升;可他林顾呢?
一夜之间,从正五品的滨州知州,直接升到从三品的盐运使,直接跳过了中间的从四品和正四品两个官阶,这如何能让林顾不震惊?
然而,更令林顾震惊的还在后面!
仅仅五天之后,就有三十几个,祖籍是山西和陕西的举人和进士,来到了滨州,找他林顾报到,并任由他林顾任用差遣;
一个月之后,更是有足足两万青壮俘虏,从河南被一队官军,押送到了滨州,并交给了林顾,并听从林顾的差遣...
“得!既然太子殿下已经把平台给搭建好了,那么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开干吧?”
于是,山东都转运盐使司的新任盐运使,在滨州轰轰烈烈的开始大肆建设盐田;在建设盐田的同时,这位盐运使还不忘了像他给太子殿下提议的那样, 开始清查自己麾下所有盐场的陈年烂账...
在林顾在滨州开始忙碌起来的时候,咱们太子殿下一行人,此时已经来到了位于登州城西南四十里处的黄县;
因为此次前来登州港,并没有提前通知登莱镇总兵黄斌卿,因此,直到此时,并没有人前来迎接皇太子一行人!
可是,虽然没有登州镇的将领前来迎接,可是当皇太子一行人过了招远县之后,他们一行人就被军中斥候给盯上了...
与此同时,蓬莱县,总兵衙门;
一个斥候兵急吼吼的策马来到了总兵衙门大门口,飞身下马之后,就朝着总兵衙门内跑了进去!
那急吼吼的斥候,跑到正堂之后,立刻下跪对着诸位上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一边行礼,一边汇报道:
“启禀军门,标下麾下的斥候兄弟,在招远县一带,发现了一股小股军队;”
听到斥候兵的汇报之后,四十来岁的汉子立刻放下手中兵书,然后有些奇怪的反问道:“嗯?一小股军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