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上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张飞。
张飞询问情况后得知吕布并未如他们所计划的那样追击过来,感到有些遗憾。
三人一同回去向刘备汇报情况,表示计划失败,请求责罚。
刘备面对结果并无怪罪三人,反而于帐内沉思。
郭嘉分析,吕布重视家人,因担忧城池而折返。
对于吕布的强势,郭嘉提议让三军将士绕城奔跑施压。
夜晚,冀州军骑兵执行此策略,日夜奔波使城中守军和百姓疲惫烦躁,士气下跌。
百姓在民居中哀怨,期盼战争早日结束。
冀州军队包围濮阳城,人心惶惶。
全城弥漫着悲观情绪。
百姓们讨论着濮阳的命运,冀州人的繁荣令人羡慕。
有东郡北部边地的难民已逃到冀州避难,声称得到了田地。
然而吕布不愿投降,皇叔是否会迁怒于濮阳百姓令人忧虑。
濮阳是兖州治所,城内百姓众多,虽经历吕布与曹操的战斗,仍有些百姓选择避难。
城西一座破败的宅子内藏玄机。
这是锦衣卫潜伏之地,简雍作为卧底潜伏在吕布身边。
自长安战事结束、董卓身死后,简雍一直在寻找机会。
如今主公刘备的大军已至城外,简雍召集城中锦衣卫在此商议要事。
面对张百户的询问,简雍心中复杂。
他曾被派往董卓和吕布身边卧底,如今不知自己的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但他清楚自己的任务,便是全力听从指挥调遣。
他提出计划,准备行动。
简雍询问是否能联系北门校尉鲍明。
鲍明是鲍信的堂弟,曾在刘岱在位时得到重用,然而如今兖州局势已变,吕布掌控局势,但鲍明是否效忠吕布尚不确定。
简雍建议尝试联系鲍明,若他识时务,可留他性命,否则将采取措施。
张百户受命行动。
同时,吕布在州牧府中因冀州军的围城疲兵之策而陷入绝望,城中人心惶惶。
此时,北门校尉鲍明叛变,冀州军先锋张飞、文丑已突破北门,即将攻入州牧府。
吕布语音间的绝望。
他的内心波涛汹涌,感同身受。
吕布命令高顺带八百陷阵营将士向刘备投降。
高顺对此深感痛心,他回想起自己与吕布在并州开始并肩作战的日子,发誓要守护百姓的家园,现今面对溃城投降的选择倍感矛盾与煎熬。
吕布希望他能保住八百陷阵营将士的性命,然而高顺内心痛苦地拒绝了他。
吕布提醒他们并州军一脉的荣辱,试图打动高顺。
高顺内心挣扎后决定跟随吕布,以死明志。
吕布对高顺的离去感到担忧,但他也明白这是唯一的出路。
大殿内只剩下吕布一人时,一个熟悉的悬浮虚影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是靖王老祖送来的三国吕布传记,亦真亦幻的过往重现眼前,此时令吕布倍感不舍,但却接受了这一切。
随着天色渐晚,吕即将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悬浮的传记预示着英雄故事的结局已然开启。
吕布怒斥:“又是你在装神弄鬼!”
上次便诡异至此,此次亦然。
手中长剑直指那虚妄身影。
然而,剑刃穿透其虚妄之形,未能造成实质伤害。
刘胜感慨道:“大势所趋之下,你终究心灰意冷,不复昔日睥睨天下之勇猛。”
吕布怒喝:“你究竟是何人?”
刘胜回应:“既你如此执着于身份之谜,我便告知你。
吾乃大汉中山靖王刘胜。”
此言一出,吕布大脑一片空寂。
中山靖王?与武帝刘彻同代之人?早已逝去数百年之久!吕布厉声质问:“可知假冒汉室宗亲是诛九族的死罪?”
刘胜一笑:“胜只是一缕幽魂,不惧生死。
至于奉先你,却将命不久矣。”
闻此,吕布冷笑反驳:“生死之事,与你何干?”
他决心等待刘备到来,已抱战死之决心。
刘胜摇头:“奉先一身武力,若就此埋没,实在可惜。”
其言下之意尽显拉拢之心。
吕布识破其意:“想让我投降刘备?他有何资格接受我的投降?”
当即表示绝不投降。
刘胜淡淡一笑,稍抬右手,虚空中便浮现一颗地球仪,这是他垂钓所得的奖励之一。
“赠予你。”
吕布眼前的地球仪与书籍落下,那是三国吕布篇的传记。
神秘人物已经消失无踪。
吕布捡起这两样物品,仔细端详。
他身在城中,而刘备的军队已经控制整个城池。
吕布麾下的将领除了张辽外,其余都已投降刘备。
就连高顺和他的家眷也已投诚。
刘备允许高顺继续统帅陷阵营,并答应给予吕布身后留全尸的承诺。
刘备希望高顺能带回张辽。
高顺领命前往离狐县劝降张辽,张飞和其他将领对此表示担忧。
刘备信任高顺,并命令其他将士在三天内不得进入州牧府和并州将士家眷大院,违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现在,刘备正在等待吕布的决定。
离狐县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
城池被冀州军的麹义重重包围,气氛压抑。
张辽坚守在府衙之中,面对众将的劝降,他选择沉默应对。
曹操的兖州已经失守,吕布所在的濮阳同样落入敌人之手。
离狐的将士们心浮气躁,张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正当他沉浸在对昔日与吕布、高顺共同驰骋漠北的怀念之中时,一名士兵带来了意外的消息——冀州军的使者竟是高顺。
高顺的投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张辽。
当初吕布安排兵败后的投降计划时,张辽选择投降曹操,而高顺则选择投降刘备。
如今看来,这个计划似乎已完全被打乱。
张辽不禁疑惑,高顺为何会选择此时投降刘备?难道冀州军已经掌握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他深吸一口气,决定亲自见一见这位使者,或许能从他口中得知一些关键的讯息。
奉先已然投诚刘备?事态骤然生变,张辽急召高顺入府。
二人相见,张辽急问:“你投了刘备?”
高顺点头确认。
张辽闻讯震惊后退数步,又闻高顺言:“冀州军围府未攻,等待奉先决断。”
张辽难掩惊愕。
吕布投降刘备的消息传来,张辽、高顺对视间皆感难以置信。
而后,张辽决定效仿吕布与高顺,投诚刘备。
次日,张辽与高顺同返濮阳见刘备,纳头拜道:“罪将张辽,拜见明公!”
刘备欣然接受。
刘备喜不自胜,赞叹道:“得文远,如虎添翼,汉室振兴、天下平定指日可待!”
张辽深受感动,刘备对其的赞誉让他受宠若惊。
他站起来,郑重表态:“末将感激不尽,日后必定为朝廷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此时,赵云进城汇报,攻下了兖州东北的泰山、济北、东平一带。
刘备闻讯大喜,赞赏子龙及三军将士的功绩。
赵云谦逊地表示,这都是贾诩先生的计谋,自己不敢居功。
刘备笑道:“谋需文和,勇赖子龙,都应当赏赐!”
随后,刘备分配接下来的任务,兖州尚有四郡未克,众将纷纷请战。
通过抽签,高顺负责陈留,张辽负责济阴,高览负责任城,麹义负责山阳。
四将各自领兵出发。
经过一天的忙碌,刘备稍作休息。
然而他突然进入梦乡,梦见先祖刘胜。
刘备向刘胜请教如何拿捏吕布,他虽然在老祖的帮助下让吕布投降,但对吕布的忌惮却从未减少。
刘备恳请刘胜赐下效命丹,以提升吕布的忠诚度。
刘胜笑着询问刘备是否真的对吕布如此忌惮,刘备坦诚相告,确实不得不防。
吕布威猛如虎,无人能质疑他的勇气。
然而刘备深知,吕布绝非易于掌控之人。
吕布曾经多次背离旧主,忠心所向让人难以捉摸。
他手中的无双利刃,既能在战场上斩敌无数,也能背刺旧主于顷刻之间。
对吕布的安排,刘备不禁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胜似乎毫不迟疑地提议,“刘备,如果你需要效命丹,我即刻便能给你。”
并且暗示对吕布另有安排。
他提到筹建军校之事,并指出吕布可担任军中战技教官一职。
刘备对此有所疑虑,毕竟从将军降为教官,地位落差极大。
然而胜信心满满,坚定地说出吕布没有选择余地后,便决定将其安排于此。
刘备随后离开幻境,现实中的冀州军队已陆续进城,标志着吕布势力的彻底覆灭。
而吕布本人已被软禁在州牧府一处庭院中。
阳光洒在他身上,昔日的豪情壮志已然消逝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颓然之色。
自投降起,吕布就一直无法接受现状。
他曾读过一篇关于自己的传记,“三国吕布篇”
,前半生的经历与自己无异,但故事在虎牢关处发生了变化。
原本的刘关张战吕布情节,变成了关张赵联手对抗吕布。
吕布的传记结局是被曹操吊死白门楼,然而现实中的吕布却投降了刘备。
这两者截然不同。
吕布看着手中的地球仪,内心充满了疑惑和不安,思索着汉域外的辽阔土地以及自己的未来。
他喃喃自语,若战死濮阳会是怎样的场景。
陈宫同样心绪不宁,他曾被鲍明擒住,但他和吕布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投降刘备。
但与吕布不同的是,陈宫带着部分兖州士人投降,因此并未被囚禁。
然而他也面临着如何应对刘备新政下的官学和屯田冲击的问题。
尽管考虑过对抗刘备,但刘备的实力不容小觑,因此陈宫选择顺应新政,在其中谋求最大利益。
夜晚,没有被禁足的陈宫来到吕布的院落外,尽管吕布提醒周围都是刘备的眼线,但陈宫并不在意。
他进入院落后,吕布直接告诉他离开,并表示以后尽量少交流为妙。
吕布认为只有他们彻底远离,才能各自安好。
吕布的话语使陈宫内心深受触动。
陈宫询问:“奉先,你真的决定放弃了吗?”
吕布长叹一声,回答道:“事已至此,我已经看开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