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这天,西街的灯笼从日头偏西就亮了起来,红的、绿的、描金的,顺着青石板路一路蜿蜒,像条发光的河。我蹲在仓房门口扎豆灯,用掏空的豆荚做灯座,里面盛着融化的蜡油,插上棉芯——这是奶奶传下的法子,元宵点豆灯,五谷不缺丰,说是能照亮来年的收成路。
赵铁柱扛着捆竹篾从巷口走来,篾条削得细匀,在灯笼光里泛着青白色。刚编了个走马灯,他把竹篾架往墙上一靠,上面糊着绘了豆田的纱纸,张少爷说借咱的豆灯挂在他家门楼,算他赊的,等豆灯燃尽了,送两匹新布当灯罩,来年咱再扎新的。
我刚把做好的豆灯摆成圈,豆宝就提着个琉璃灯跑过来,灯里点着根特制的灯芯,据说是用浸了豆油的棉线做的,能亮到天明婶娘,你看这灯!他把琉璃灯往豆灯旁一放,灯光透过琉璃,在地上映出朵豆花的影子,先生说...元夜的灯要亮,日子才能亮堂!
这孩子二十一岁了,打理豆行已有模有样,却总惦记着这些老讲究。前几日去县城采买,特意挑了些彩色的豆壳,说要扎盏百豆灯让每种豆子都沾沾光。今早天没亮就去磨豆浆,说是要做豆馅汤圆,让灯神也尝尝甜。
慢着点,我帮他把歪倒的豆灯扶稳,蜡油还没凝,别洒了。
爹从里屋搬出个旧木盘,盘里摆着些祖传的灯盏,有陶的、瓷的,还有个铜的,盏底刻着道光年制这是你爷爷年轻时扎的,他拿起铜灯盏,用布擦去灰尘,当年他总说,豆灯虽小,照得是人心,灯越亮,心里越踏实。
木盘底层压着张泛黄的纸,画着扎豆灯的图谱,有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灯,旁边写着行小字:豆灯明,人心定,一盏灯照一年景。墨迹被灯油浸得发乌,却透着股把日子过亮堂的热乎劲。
正说着,巷口传来叮叮当当的铜铃声。赵婶领着几个婆姨挎着竹篮过来,篮里装着刚搓好的汤圆,白胖胖的滚着糯米粉。刚包的豆沙馅,给你们添碗热乎的,她往我手里塞了碗,又从篮里拿出几束彩绸,这是给豆灯挂穗子的,红的绿的都有,算咱赊的,等新豆上市了,给你家送筐嫩豆荚。
刘半仙背着布幡晃到灯群边时,幡上的元夜纳福四个字映着灯光发亮。老朽算到今夜灯气最盛,特来添道符,他往豆灯旁撒了把五谷,说是给灯神的供品,又转头冲我笑,你看这豆灯的光,黄中带金,是豆魂显灵,今年的豆子准能卖出黄金价。
我凑近看,果然见豆灯的光晕泛着层淡淡的金,把周围的雪都染成了暖黄。心里暗暗称奇——这老神仙的话,有时倒真应景。
张少爷推着独轮车过来,车上装着个新做的灯架,架上能摆二十盏灯,还刻着缠枝莲纹。杨姑娘,我请木匠做的聚光灯架他擦着额角的汗笑,把各家的豆灯聚在一处,亮得能照见巷尾,不算赊账,就当给元宵添个热闹。
豆宝已经抓了个汤圆塞进嘴里,烫得直吸气,却指着灯架喊:我要把我的琉璃灯挂最高!让它当灯王!惹得众人笑起来,连挂在枝头的灯笼都被风吹得轻轻晃,像是在跟着乐。
日头落尽时,西街已经成了灯的海洋。男人们忙着挂灯架、牵灯绳,灯笼的光晕在雪地上晃出流动的彩;婆姨们围着豆灯说笑,手里的针线给灯穗子缝着吉祥结,嘴里念叨着灯穗长,福气长;连镇上的戏班子都来了,在巷口搭起戏台,唱着五谷丰登太平年,听得孩子们跟着拍手。
赵铁柱把走马灯挂在仓房门楣上,风一吹,灯里的豆田图案转起来,像真的有豆藤在生长。你看这灯!他指着转动的图案,赵婶画的豆荚,每片叶子都带着劲,像在往上蹿。
我往新账本上添新账,笔尖划过纸页,沾了点蜡油,写出的字带着点润:西街百家,共燃豆灯百盏,赊元夜月光一捧,以秋田金浪偿还。刚写完,豆宝就用红笔在旁边画了个发光的豆荚,说是给账本也点盏灯。
三妮你看这豆灯!赵铁柱突然从灯群里捧出盏灯,灯座是用七星豆的豆荚做的,燃着的灯芯竟分了七股,像朵小小的火焰花,老辈人说这叫七星照岁,三百年才得一盏,能保四季平安。
他话音刚落,一阵风吹过巷口,所有的灯笼都轻轻摇晃,豆灯的光在雪地上织出流动的金网。婆姨们突然唱起了观灯谣:元宵灯,照夜空,豆灯亮,五谷丰,一盏一盏连成片,来年日子火样红,调子混着戏班的唱腔漫开,把西街的元宵夜暖得发烫。
刘半仙突然对着灯海作揖,黄符被灯光照得透亮:好兆头!百灯聚辉,这是天地同庆,今年的日子准能比灯还亮!
三更天时,戏班的锣鼓渐渐歇了,汤圆的甜香混着灯油的味在空气里弥漫。爹把那盏七星照岁灯摆在灶王爷像前,说是让灶神也沾沾光。豆宝靠在赵铁柱肩头打盹,手里还攥着个没吃完的汤圆,嘴角沾着豆沙。
我摸着账页上那个发光的豆荚,突然觉得这豆灯照的哪是夜路啊,分明是西街人心里的光,盏盏灯都亮着盼头,把黑夜里的日子照得暖融融的,把来年的收成望得金灿灿的。
赵铁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盏小巧的豆灯,灯座上绣着朵并蒂豆花,是用彩线缠在豆荚上做的。跟着赵婶学了三天,他把豆灯塞进我手里,指尖带着灯油的暖,说...说这叫同辉灯,往后的每个元宵,咱都一起扎,让它一年比一年亮。
我捏着豆灯,灯芯的余温透过豆荚传过来,暖得人心头发颤。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竹声,混着灯笼的光晕,还有仓房里豆灯的燃声。灶王爷画像旁的铜铃铛轻轻晃,月光透过窗纸照在账册上,把与的字眼都镀上了金,像极了豆灯的光,在黑夜里,也亮得踏踏实实。
(第四十二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灶王爷的赊账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