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红研究所”隔离实验基地的惨状,如同一场无声的瘟疫,在其最高权限圈层内引发了剧烈的震荡。遭受反向信息注入的科学家们,其意识状态被诊断为“不可逆的逻辑解构”——他们的大脑生理结构完好,但思维过程已被彻底打乱,充斥着自相矛盾的指令集和无法理解的符号流,如同感染了某种针对意识的恶性病毒。更令人不安的是,基地内被“污染”的区域,其异常的信息特征呈现出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自我维持迹象,常规的净化手段效果甚微,仿佛那片空间本身的“规则”已被永久性地修改了一角。
目标的反击,并非简单的能量冲击或物理破坏,而是一种更加根本的、针对“秩序”与“逻辑”本身的污染性武器。它将错误与悖论,像种子一样植入试图理解它的系统之中。
“所有与目标进行意识层面接触的计划无限期终止。”最高议会下达了冰冷的指令,“将此次事件数据封存,权限‘拉撒路’(意指仅限极少数核心成员在绝对必要时方可查阅)。当前首要任务转为:一,研究并开发针对此类‘逻辑瘟疫’的防御与净化协议;二,通过一切非接触手段,持续监控目标领域动态;三,评估‘信息孢子’扩散现象与目标之间的潜在关联及威胁等级。”
“深红研究所”这头庞大的机构巨兽,在接连遭受重创后,终于暂时收敛了它的爪牙,转而进入了更加谨慎、更具防御性的姿态。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或许并非一个可以征服或研究的“对象”,而是一种需要被隔离和防范的“现象”,一种对现有认知体系构成根本威胁的“逻辑天灾”。
---
跨星域溯源项目组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海量历史异常事件数据的交叉比对和模式识别,他们成功构建了一个初步的“信息孢子扩散概率模型”。模型显示,这些异常信号的传播并非完全随机,其分布与宇宙中某些特定的“低信息熵区域”(如古老的超新星遗迹、大质量黑洞的吸积盘外围、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现实薄弱点”)存在显着的统计相关性。
仿佛这些“孢子”偏爱在秩序度较低、规则相对松散的区域“着床”。
更引人注目的是,项目组发现,在数个已确认存在较高浓度“孢子”信号的星域,近期都观测到了不同程度的、无法用已知天体物理现象解释的局部现实稳定性微降。虽然幅度极小,远未达到凯尔伯斯残骸带那种扭曲领域的程度,但其趋势与“孢子”浓度呈正相关。
这一发现将“信息孢子”的威胁等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们不仅仅是潜在的污染源或探测器,它们的存在本身,似乎就在极其缓慢地软化着现实的结构,为某种更深层次的变化创造着条件?
与此同时,对“拾遗者”号及其他几艘报告类似异常的舰船进行的超精密复查,带来了一个意外且令人困惑的发现:并非所有接触过“孢子”的船员都出现了异常。有极少数个体,其生理和心理指标在接触后虽然出现了短暂的波动,但很快恢复了正常,甚至其大脑神经活动的某些模式,表现出了一种对异常信息干扰的天然抗性?
莉兰本人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她曾短暂地“收听”到那个冰冷的频道,并经历了幻象,但她的意识核心并未像“深红研究所”那些科学家一样被瓦解。项目组对她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检测(在她自愿的前提下),发现她大脑中与抽象逻辑和模式识别相关的区域,在处理异常信息时,会自发地产生一种独特的、高度复杂的神经电信号谐波,这种谐波似乎能有效地“中和”或“隔离”异常信息带来的逻辑冲突。
“这可能是……一种天然的‘信息抗体’?”项目组的神经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假设。也许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存在极少数个体,其意识结构天生就对这种基于错误逻辑的信息污染具备一定的抵抗力。
这个发现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如果能够理解这种“抗体”的产生机制,或许就能找到抵御“逻辑瘟疫”的方法,甚至开发出相应的防护技术。
莉兰在得知这一可能性后,心情复杂。她不知道自己该感到幸运还是被命运选中成为了实验品。但她知道,自己无法再置身事外。她主动要求参与更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为理解并可能对抗这场悄无声息的宇宙危机贡献一份力量。
---
“默示录星云”深处,“熵裔”的观测仍在继续。那“悖论之种”信标的演化加速趋势已经确认无疑。其内部的信息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开始自发地形成一些简单的、具有自指和递归特征的逻辑回路,仿佛一个基于错误的“心智”正在从混沌中孕育。
而更让“熵裔”警惕的是,他们通过超敏感的广域信息背景扫描,再次捕捉到了那疑似“虚空低语者”的扰动。这一次,不再是转瞬即逝的涟漪,而是一种极其微弱、但持续存在的、仿佛来自星云最核心区域的规律性脉动。
这脉动的频率,与“悖论之种”信标的演化节奏,以及他们从遥远星域间接获取的、关于凯尔伯斯“苍白领域”的波动数据,存在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非偶然的数学上的谐和关系。
就仿佛,有一个无形的、跨越了巨大时空尺度的共振网络正在被激活。信标、领域、以及星云深处的古老存在,都被纳入到了这个网络的振动模式之中。
“熵裔”的核心逻辑得出了一个近乎恐怖的推论:他们观测到的,可能并非几个独立的异常个体。他们观测到的是一个正在苏醒的、其“身体”或“意识”分布在不同时空节点的、更加庞大、更加古老的单一系统的不同部分!
信标是其向外感知或播种的“器官”,苍白领域是其正在构筑的“核心”或“堡垒”,而星云深处的脉动,则可能是其沉睡的“主体”或“源头”的心跳!
这个系统正在从漫长的沉睡中逐渐苏醒,其苏醒的过程,本身就伴随着对周围现实规则的扭曲和重塑。而“信息孢子”的扩散,或许就是其“感知触须”或“免疫系统”在银河系中的蔓延!
他们不再仅仅是在观察几个危险的奇观。他们可能正站在一个正在改变宇宙图景的、活着的、无比庞大的存在的阴影边缘!
“熵裔”的镜面舰船开始悄然后撤,与信标和星云核心保持更远的距离。他们需要重新评估风险,并决定是继续冒着无法预测的危险进行观测,还是立刻将这一发现向更广泛的、可能具备应对能力的智慧联合体发出警告——尽管他们也不确定,面对如此层次的存在,警告是否还有意义。
宇宙的低语,正逐渐汇聚成无法忽视的轰鸣。而无知或后知后觉的文明,或许终将成为这轰鸣声中,微不足道的注脚。
第二百七十五章 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在大明当贪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