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六年的早朝,天还没亮透,奉天殿的铜鹤香炉里刚升起第一缕檀香,朱元璋手里却捏着个稀奇物件,引得满朝文武频频侧目。
那物件铁制的笔杆,下头坠着截亮闪闪的金属尖,看着不像毛笔,倒像工匠铺里的小凿子。朱元璋指尖转着笔,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忽然开口:“都瞅啥?这是允熥那小子捣鼓出来的新玩意儿,叫‘钢笔’。”
话音刚落,阶下顿时起了阵低低的议论。翰林院学士宋濂扶着朝笏,眉头微蹙——太孙殿下不好好研读经史,竟沉迷这些“奇技淫巧”,成何体统?
朱元璋像是没瞧见众人神色,抓起案上的奏折,往旁边的空案上一放,蘸了点墨,握着钢笔就在空白处写起来。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比用毛笔时利落得多,不过片刻,就写满了半页,字迹虽小,却笔笔挺括,没有丝毫晕染。
都来看。”朱元璋把写满字的纸往阶下一递,内侍赶紧接住,呈给前排的大臣传阅,“用这钢笔,不用磨墨,不用蘸笔,写起来快三倍,墨还不脏手。咱瞅着,各部院抄录文书、边关传递军情,用这东西都合适。”
群臣传看间,议论声渐渐变了调。兵部尚书茹太素摸着下巴点头:“回陛下,若是边关急报能用此物,确能省不少功夫。往日八百里加急,文书往往因墨干得慢,得备两三个书吏轮换着写,有这钢笔,一个人就能顶事。”
户部尚书也凑趣:“可不是嘛,咱户部算钱粮,册子堆得比人高,用这笔抄录,怕是能省一半力气。”
朱元璋哼了声,目光落在宋濂身上:“宋先生觉得,这物件是‘奇技淫巧’?”
宋濂赶紧躬身:“臣不敢。只是……淮王殿毕竟皇孙,当以经史为重,这些工匠之事,交由工部便可。”
放屁!”朱元璋把钢笔往案上一拍,震得镇纸都跳了跳,“经史能让粮草快点运到北平?能让军报早一日到朕案头?允熥这是在替朝廷办事,替百姓省劲,怎么就不务正业了?”
他顿了顿,声音放缓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儿叫你们来,一是让你们瞧瞧这钢笔的好处,回头各部院都领些去用,工部抓紧批量打造;二是让你们认认人——这物件的发明者,咱朱家的好孙儿,朱允熥。”
说着,他朝殿外喊了声:“把人带上来!”
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只见太子朱标抱着个鼓鼓囊囊的东西走进来,那东西裹着厚厚的锦毯,只露出个毛茸茸的脑袋,眼睛还眯缝着,正是朱允熥。
原来头天夜里,朱元璋特意传口谕,让朱允熥次日随朝,亲自讲讲这钢笔的妙处。可这小子打小就贪睡,寅时三刻被内侍叫醒时,还抱着枕头哼哼唧唧不肯起,朱标没法子,只好找了床厚毯子,把他裹得像个粽子,一路抱着进了奉天殿。
“皇爷爷……”朱允熥在毯子里蹭了蹭,揉着眼睛,声音还带着浓浓的睡意,怀里不知何时还揣着个啃了一半的蜜糕,嘴角沾着点糖渣。
这模样落在群臣眼里,顿时又起了阵骚动。宋濂脸色更沉了——哪有皇子龙孙抱着上朝的?还揣着蜜糕,成何体统!
朱元璋却看得哈哈大笑,从朱标怀里接过“粽子”,往自己膝头一放,伸手擦掉他嘴角的糖渣:“睡够了?该给你这些叔伯大爷讲讲,你这钢笔是怎么造出来的。”
朱允熥打了个哈欠,扒着朱元璋的龙袍坐直身子,眼睛慢慢亮起来:“就是……就是觉得毛笔写着慢,李匠头说铁能打尖,竹管能储墨,我们就试着把铁尖安在竹管上,涂了桐油防漏,试了几十次就成了。”
他说得简单,可阶下的工部尚书麦至德却红了脸——这法子看似简单,真要琢磨起来,不知要费多少功夫,这孩子竟轻描淡写就说了。
陛下,”吏部尚书趁机出列,“淮王殿下聪慧过人,能为国为民着想,实乃大明之福。臣以为,当嘉奖殿下,以励后人。”
朱元璋点头,抱着朱允熥站起身:“嘉奖是自然。不过今儿叫他来,不光是让你们认认这钢笔的发明者,更是让你们瞧瞧——咱老朱家的孩子,不光能读圣贤书,还能做实事。”
他低头捏了捏朱允熥的脸蛋:“这孩子贪睡,可做起事来不含糊。往后你们这些当大臣的,也得学着点,少些酸文假醋,多干点实在事。”
朱允熥似懂非懂,从毯子里伸出小手,指着阶下的宋濂:“宋先生,前儿你们说我造笔是玩物丧志,现在你看,这笔是不是比你写文章快?”
宋濂老脸一红,刚要辩解,朱元璋却笑着打断:“允熥,不可无礼。宋先生是担心你耽误学业,也是好意。”他转向宋濂,语气却重了几分,“不过宋先生也得记着,经史是根基,可光有根基不长叶,那是死木头。咱大明要的是能结果的树,不是摆着看的泥菩萨。”
朝会继续,可气氛却跟往常不同。大臣们看着御座上抱着淮王的皇帝,看着那支被摆在龙案最显眼处的钢笔。
散朝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挂起,天空一片明亮。朱标小心翼翼地抱着还在熟睡中的朱允熥,缓缓地走出朝堂。朱元璋则不紧不慢地跟在他们父子俩身后。
走着走着,朱元璋突然伸手轻轻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笑着说道:“标儿啊,你这儿子可真是有趣得很呐!比你小时候还要顽皮一些,而且这孩子的想法也比你大胆得多哟!”
朱标闻言,低头看了看怀中儿子那可爱的睡颜,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宠溺的微笑,回应道:“都是您宠他,把他惯坏啦!昨天他还跟我说,想要让工匠给他的钢笔安装一个机关,这样就可以自动出墨了呢。”
朱元璋一听,顿时开怀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如同洪钟一般,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甚至连殿角的铜铃都被震得叮当作响。笑罢,朱元璋豪爽地说道:“好啊!就让这小子尽情地去折腾吧!咱们老朱家的江山,就需要这样有冲劲、敢想敢做的后人来守护!”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熥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