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的傍晚,古玩街飘着桂花香。老槐树下的石桌被街坊们擦得锃亮,摆着张奶奶做的桂花糕,快递员小张带来的新摘石榴,还有疯和尚从素面馆端来的莲子羹,甜香混着晚风,缠得人心里发暖。
陈默坐在竹椅上,手里捏着块碎骨片——是白天整理博古架时,从“老黄牛”凡骨罐的底座掉下来的,边缘磨损得厉害,上面却刻着个模糊的“盟”字,与玄老笔记里守陵人和守骨人结盟时用的骨契符号如出一辙。
“这骨片上的字,像极了祠堂里的老碑。”张奶奶凑过来看,皱纹里盛着回忆,“我家老头子说,早年守骨人来串亲戚,总会带着块刻字的骨头,说是‘凭骨为证,世代相护’。”
苏清月正用纱布包着晒干的艾草,准备做驱蚊包,闻言停下手里的活:“玄老笔记里提过‘骨盟’,说是用双方的骨粉混合烧制,刻上约定,能让信念代代相传。这块碎骨,说不定就是当年结盟的信物。”
疯和尚突然一拍大腿,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半块发黑的饼,饼里嵌着些细小的骨渣。“这是老和尚留给我的‘盟誓饼’,说是当年他和玄老在昆仑,用各自的骨粉混着青稞面烤的,吃了就是过命的交情。”
陈默将碎骨片凑近“盟誓饼”,骨片突然微微发烫,饼里的骨渣竟也跟着发热,像两颗心在隔空跳动。他指尖抚过“盟”字,骨纹印记传来熟悉的震颤——他看到数十年前的昆仑雪夜,玄老和疯和尚的师父围着篝火,将各自的指骨削下一点,混在面团里,嘴里念着“守昆仑,护人间,若违此誓,骨碎魂散”。
“原来你们的交情,是刻在骨子里的。”苏清月的眼眶有点红,将艾草包挂在老槐树上,“这艾草是茶山来的,说是能引来‘忆萤’,专照藏着旧誓的地方。”
果然,入夜后,无数萤火虫从四面八方飞来,绕着老槐树打转,尾部的绿光忽明忽暗,像撒了满天的星子。有几只萤火虫落在陈默手里的碎骨片上,绿光透过骨片,竟在地上投射出完整的图案——是守陵人和守骨人手拉手的剪影,背景是昆仑、茶山和一棵老槐树。
“是当年的盟约图!”陈默的声音有些发颤,“他们约定,守陵人护昆仑,守骨人守茶山,而这老槐树,是人间烟火的信物,是双方信念的交汇点。”
街坊们都围了过来,看着地上的光影,张奶奶抹了把泪:“难怪我家老头子总说,这老槐树是个有灵性的,原来藏着这么大的秘密。”快递员小张掏出手机,对着光影拍照:“得记下来,告诉阿木他们,老祖宗的约定,咱们可不能忘。”
萤火虫渐渐散去,光影却像刻在了地上,许久才淡去。陈默将碎骨片小心收好,放回“老黄牛”的凡骨罐里,仿佛这样就能让那份信念继续沉睡,又随时准备被唤醒。
疯和尚煮了锅南瓜粥,大家坐在老槐树下分着喝,粥里的甜味混着桂花香,像把岁月酿成了蜜。陈默望着昆仑的方向,又看了看茶山的路,突然明白,所谓盟约,从来不是冰冷的誓言,是玄老留在笔记里的牵挂,是疯和尚珍藏的“盟誓饼”,是这老槐树下,代代相传的守护与惦念。
夜风吹过,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在复述那些刻在骨头上的约定。陈默知道,只要这骨片还在,这老槐树还在,这份跨越山海的盟誓,就会像萤火虫的光,在每个平凡的夜晚,照亮人间的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骨戒:剩余寿命730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