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得先敬老祖,敬神。”
毕洋不知道自己老祖是姓毕还是什么,前世可能还在意,也想探寻。
这辈子嘛,无所谓,甚至反感。
虽然反感,毕洋还是没反对刘大爷这么做。
刘大爷盛碗饭,又夹了些菜,带来的香点上,拜了拜,插在白饭里。
一个老头,一个孩子,一条狗,在外面的一片鞭炮声中,开怀大吃起来……
毕洋高估自己了,酒盅里的酒就喝一小口,就呛的只咳嗽,又苦又辣,一点享受的感觉都没有。
想想也了然,虽然是成人的思维,可身体还是孩子。
见毕洋的样子,刘大爷哈哈大笑。
毕洋不服气,又尝试,身体还是本能的排斥,少了烟酒两个排忧的乐趣,还是有些惋惜,想想也不是好习惯,对身体不好还费钱。
大口吃菜发泄内心的不满,时不时给小灰夹两块肉。
那盘冰凉的饺子摆在边上,刘大爷也看见了。
“毕洋,你还会包饺子呢?”
毕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岔开。
“刘大爷,吃完歇会我们包饺子吧。”
“好啊,过年当然吃饺子,今晚守夜,过了12点就煮饺子,吃完饺子再睡觉。”
原来刘大爷也是健谈之人,只是没喝酒,也没碰见对的人,一瓶酒下肚,简直口若悬河,儿时,青年,女人,爹娘,战争,苦难……
毕洋很合格的听众,这年头没娱乐,文化人可以看看书,有钱人家可以看看电视,可普通老百姓就是口口相传的故事,别人的,自己的……
没想到刘大爷有这么多故事,更是苦难的一生。
听完刘大爷断断续续的故事,毕洋更加坚信,不能做个老好人,不然,苦难伴随一生。
春节很快过去,该干嘛的干嘛。
毕洋也入学了,张庆吉专门带他过去的,毕洋又提了个过分的要求,只上下午半天课。
张庆吉和校长问原因,毕洋说得干活赚钱,自己得吃饭,不过保证学习不会落下。
张大队长自分产到户后提成村支书了,原来的支书不知是提了还是退了,生产队队长和小队长也撤下,改成村长和小组长。
张庆吉都帮着说情,校长也没必要卡着,还是要给张支书面子的。
自此,毕洋依然每天凌晨起床,跑到公园,和三个老头学功夫。
公园解散,有野味或中药材就去送,送完跑回学校,没有就继续练到中午,然后跑回去上课。
可能是这年代小学知识简单,也可能是上辈子简单学过一次,毕洋虽然只上半天学,成绩始终保持第一。
毕洋想跳级,老师都震惊了,留级很正常,不及格就留级,很多十三四岁的孩子还在上二、三年级,跳级听都没听过,怎么操作?
等老师打听明白,毕洋已经三年级毕业了,毕洋也是这个乡镇唯一的跳级生,跨过四年级直接上五年级。
当毕洋走进班级,毕海震惊了,这个野种弟弟怎么上五年级了?不该是四年级吗?
虽然毕海心中好奇和不服气,还是得忍着。
毕洋可比自己高半个头,力气大,速度快,那些十四五岁还上小学的都不敢欺负毕洋,他更是只能远观。
这几年,毕家发生了大变化,柳小娥彻底当家做主。
不过柳小娥还是不敢太过分,这个太过分是指对张翠花和毕海。
张翠花大病一场后就彻底消沉,往日的锐气彻底消失,每日拜佛烧香,什么都不干,家里的事也不管,除了毕海,谁的话都不搭理。
对毕海,柳小娥为什么不敢太过分?
因为张翠花还是护着毕海,柳小娥打心眼还是对婆婆张翠花畏惧。
担心把她的战意唤醒,不确定还是不是这个老前辈的对手,毕竟战斗几十年,不能小看,只是心里天天诅咒婆婆早点死。
事与愿违,张翠花居然慢慢好转起来,只是多了个信仰。
也可能信仰的力量,张翠花性子变了,不再争抢,不再计较,只要不动她大孙子毕海,绝对不带急的。
时间就这么平和的过去,这几年,毕家过了安稳日子。
毕洋也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可以说是快乐的日子。
可好景不长,毕海、毕洋小学都毕业了,再开学就初中了。
柳小娥虽然可以避免与婆婆的矛盾,张翠花也是这个心思。
可矛盾会主动找上门。
毕三上小学,一个学期三块五。
毕海上初中,一个学期十二。
柳小娥掌管家里财政大权,花钱也是大手大脚,都花在吃喝穿住上面了,根本没存钱。
外面野男人给的私房钱她又舍不得拿出来。
柳小娥意思是毕海别上初中了,十三岁,也是半大小子了,可以干农活,也可以出去出苦力挣钱。
爷爷毕四喜和父亲毕富贵都没意见,他们都没上过学,自认为上学没用,早点下学能分担农活,当然不反对。
毕海可是有大志向的人,当然不愿意,他成绩还是不错的,虽然不如毕洋。
他还想上大学,然后当官发财呢。
毕海哭的那叫一个惨,去求拜佛念经的奶奶张翠花。
张翠花听说后,仿佛佛魔变身,慈祥的长条眼瞬间挤成三角眼,一脸褶子皱的更紧,从罗汉变成恶魔……
当天,破庙内摔摔砸砸,打架吵闹声不断……
最终,柳小娥战败,带着闺女毕三逃离破庙!
战神张翠花归来!
柳小娥虽然战斗力、骂功达到张翠花水平,可没张翠花有经验。
张翠花见柳小娥可以与自己打平手了,几句话把自己男人和儿子,还有孙子拉入自己战队。
男人再窝囊,加入战队后女人就不是对手。
几年前新婚姻法就出来了,同时来的还有计划生育。
柳小娥虽然战败,但也不怕,早就想离婚了,离婚后自己无拘无束,也不缺吃喝,何必遭罪。
柳小娥带着毕三回到老宅住,惊动了左邻右舍。
张翠花带着老爷们和儿子追过来骂,更是让村民惊奇。
这几年大家生活好些了,非遗节目少了很多,精彩的更是少见。
毕家老宅子门口喊天骂地的哭闹声,不一会就吸引很多人。
人多,柳小娥发挥明显拘谨。
那些器官、长辈的问候语,明显不如张翠花擅长,音量和声音难听指数也达不到张翠花的级别。
柳小娥到底还是年轻,没有在观众多的舞台发挥过。
反观张翠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野种回八零,从泥潭爬向巅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