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下半夜了,毕洋还是没有回家,而是继续跟着高个男子。
高个男子,下班后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向家赶去。
毕洋没敢骑摩托车,深夜太安静,很容易暴露。
毕洋在暗处慢跑,十几分钟后,高个男子终于到家,一个很破的一层一户建,很小,男子进家后,厨房发出做饭的声音。
毕洋周边观察了一下,发觉院内没有狗,翻墙进入,躲在暗处透着窗户观察。
男子简单的做了份吃的,然后拿出一瓶清酒,边看杂志,边吃喝。
酒量不错,很快一瓶酒喝光,然后摇摇晃晃的躺下就睡,呼噜声跟着就响起。
毕洋四周窗户都观察了一遍,确认这个男子是独居,然后翻窗进入,保险起见,给男子闻了几秒助眠药。
然后毕洋开始四处翻找起来,没有什么发现,连个保险箱都没有,钱财很少,只够吃饭的。
毕洋搜到了男子的证件,男子叫三叶守,33岁,未婚,独居,怨不得未婚,长的太丑,又穷又邋遢,家里和垃圾场差不多。
毕洋想要的基地通行证没搜到。
奇怪,难道是在车上?
回想下明白了,下班的时候男子有把工作证放在车上。
看来那辆车是基地专用的,这男子也应该是专门服务基地的。
可基地工资都不低,这男子为什么那么穷?
毕洋拍了些照片,然后抹去痕迹,翻墙离开。
来到摩托车的位置,天已经亮了。
毕洋有些困,可骑上摩托车,冷风一吹,困意顿无。
毕洋没有回到公寓,而是直接到学校,到学校食堂吃了个早饭,然后直接去上课。
和毕洋想的一样,人只要吃的太饱,接下来几天就没食欲。
酱子就是,虽然还是粘着自己,可放学后,打死也不提与毕洋回公寓。
毕洋中午有补觉,精神恢复了不少,放学后来到高个男子家附近守着,到了晚上十一点多,高个男子才骑着自行车慢悠悠赶去垃圾处理厂,打卡上班,还是开上那辆车。
毕洋没有跟着,而是盯着垃圾处理厂的值班室。
有个守卫在那看着报纸,毕洋现在的任务是需要查到工作时间表, 特别是高个三叶守的。
毕洋捡起个石头,用力扔进垃圾处理厂,砸向一个垃圾处理车,准头还挺准,直接砸到车玻璃,清脆的声音瞬间吸引到值班人员。
值班人员拿起手电,向厂内走去,毕洋快速潜入值班室,找到工作表,相机快速拍照,拍完出门潜入黑暗。
拿到工作表后,毕洋直接回去,太困乏。
还好摩托车速度很快,毕洋回到公寓,查看了下工作表。
这个三叶守,一直都是后半夜工作,而且是固定基地的垃圾处理,每个月月末有两天休息时间,非固定人员替班。
有了这些,毕洋安心多了,下面就是模仿三叶守了,锻炼动作和声音,与对方相似就可以了。
第二天,毕洋课后找到老常。
“毕洋,最近怎么了,过来的这么勤。”
老常是有暗指的,同事,又不是上司,不能批判毕洋吧,只能提示,这类工作,可不兴经常来往,虽然是老乡,可仅仅是老乡,来往多了,一人暴露,另一人也得遭殃。
“老常,帮我查个人。”
毕洋也不废话,这种事,当然不好电话说,只能当面,而且毕洋着急。
“三叶守?”
“他是衡木基地垃圾车驾驶员。”
毕洋一句话,老常就懂了。
“你小子,门道挺多,这种渠道的人你都能知道。”
“偶然,帮我查下他的底细,我看看有没有办法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好。”
说完,毕洋就走了。
“毕洋,你不留着吃饭?”
“不了,有人做的比你好吃。”
老常看着毕洋的身影,气笑了。
毕洋没有回家,因为有人召唤,百合子,电话邀请毕洋共进晚餐。
倭国女人伺候人这套,真的是没的说,特别是百合子。
进门给脱鞋,给脱去外套,不光行动,说话和说话的语调也是相当受用。
一桌丰盛的晚餐,毕洋当然是大快朵颐。
吃完饭,还帮洗澡,比孩子还照顾的无微不至。
毕洋当然不能白享受,得付出相应的努力作为报酬。
还是那个思路,饿的人,必须让她吃撑了,撑的受不了。
待百合子沉睡过去,毕洋悄悄打开保险柜。
这百合子老公最近有些懈怠啊,新资料居然只有两页,而且不是重要的,不过还是感激收下。
接下来的两周,毕洋游走在三个女人之间,其他时间就盯着高个男子三叶守。
特别提下春野樱里,父亲离世后,她年轻了些,也放松了很多,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工资的大部分不用付父亲的疗养费用,当然舒坦很多,可以留着自己花了,生活质量瞬间提升,舍不得吃喝穿的,现在也不再思量精打细算。
毕洋经常独处的时候,把自己化妆成三叶守的样子,还买了个录像机,给自己录像,看动作,听声音,与脑海中三叶守对比,哪点不足就改成。
现在最难的就是嗓音,真的很难,每个人的声线都不一样,只能模仿个神似,不过还是有办法,行动前,让对方感冒几天就可以了。
感冒后,鼻音重,那就万无一失了。
这天,老常给到毕洋三叶守的资料。
原来这个三叶守,父亲参加过战争,对米军有帮助,父亲去世前,给儿子找了这份差事。
三叶守很浑,混黑帮怕死,不混靠他德行,又找不到工作,也赚不到钱,结过婚,老婆被打跑了,名声更臭了,喝多酒闹事,没有朋友,更没女人敢和他过,属于天生胆小只会窝里横的恶种。
工资不少,可不够他喝酒,还有进出风月场所的。
毕洋更没心理负担了,这种人,死就死了,不过,不能让他死,这个身份还是需要长期用的。
终于,毕洋觉得自己的模仿已经非常相似,连自己都很难分辨出差异,已经达到标准,
不过,还有一些问题,那就是摄像头,如果基地到处都是摄像头,那就麻烦了,必须得先断电。
毕洋拿上长焦镜头,对着基地又是猛拍几天。
逐个分析,发觉,就几个出口位置有摄像头,还好,毕竟现在的科技还没那么发达,如果哪哪都是摄像头,可能只有一次机会了。
毕洋做了两手准备,一是一次机会的。
二是长期,当然长期最好。
不过,所有事情都是做最坏打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野种回八零,从泥潭爬向巅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