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滨海市,像是被造物主随手丢进了一口巨型蒸笼。正午的热浪还未完全消退,午后两点的阳光便以更毒辣的姿态席卷而来,路面甚至被晒升腾起的热气扭曲了视线,空气里弥漫着汽车尾气与热浪交融的沉闷气息。
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遮阳伞在阳光下支起一片稀疏的阴影,额角的汗珠刚冒出来,就被裹挟着热气的风瞬间蒸成了无形的水汽,只在皮肤表面留下一层黏腻的触感。偶尔有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员驶过,蓝色或黄色的制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仿佛是被高温烙上的印记。
然而,与室外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氏投资公司办公室的清凉。中央空调不知疲倦地运转着,将温度精准地控制在25c,冰凉的气流从出风口缓缓送出,拂过办公区的每一个角落。
落地窗外,滨海湾的美景尽收眼底,湛蓝的海水与天空融为一体,远处几只海鸟伸展着翅膀,在云层下自由翱翔,时而俯冲贴近海面,时而盘旋上升,划出优美的弧线。
室内却静谧得近乎肃穆,只有键盘被轻轻敲击时发出的“嗒嗒”声,以及空调出风口微弱的气流声,交织成一曲属于金融从业者的专属旋律。
牛大力陷在会客区那张手工定制的真皮沙发里,沙发的皮质细腻柔软,恰到好处地包裹着他的后背,每一个凹陷都完美贴合身体曲线,本应是让人放松的极致舒适,却没能驱散他眉宇间的一丝凝重。
他左手指间夹着一份生物医药板块的行业研报,米白色的纸张边缘在他指尖无意识的摩挲下,已经泛起了细微的褶皱,像是被反复翻阅过无数次。他的目光看似落在研报标题中“悦泰生物”那四个黑色加粗的宋体字上,神识却早已沉入了另一个只有他能感知的世界——在他的识海中央,一面半透明的预测铜镜正悬浮着,镜面泛着淡淡的青铜光泽,如同被岁月打磨过的古物,透着一股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原本平滑如镜的镜面上,此刻正浮现出一只标记着“悦泰生物”的股票轮廓,轮廓边缘却泛着诡异的黑色波纹。那些波纹像是拥有生命的活物,在镜面上不停扭曲、翻滚,时而汇聚成一团浓密的黑雾,时而又分散成细小的墨丝,来回游走。
更令人心悸的是,黑色波纹的边缘还缠绕着几缕暗红的丝絮,颜色暗沉,如同凝固已久的血液,在铜镜特有的光晕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在无声地警告着某种潜藏的危机。
“悦泰生物……”牛大力厚实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低沉的声音在安静的会客区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吟。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报告,报告落在茶几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声响。
右手在红木办公桌上摸索着,拿起那台银色的平板电脑,指尖划过冰凉光滑的屏幕,屏幕瞬间亮起,柔和的光线映在他的眼底。他熟练地调出悦泰生物的公司资料,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映入眼帘。
这是一家成立仅五年的创新药企,总部设在西武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园区内绿树成荫,现代化的厂房错落有致,科研楼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公司的核心团队大多来自海外知名药企,履历光鲜亮丽——首席科学家曾在全球顶尖的生物制药公司主导过三款重磅药物的研发,临床负责人拥有二十年的临床试验管理经验,市场总监则擅长海外市场的渠道拓展。
就在一个月前,悦泰生物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研发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候选药物“泰诺欣”,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
阿尔茨海默症,这个被称为“脑海中的橡皮擦”的疾病,困扰着全球数千万患者和他们的家庭。目前市面上的治疗药物大多只能缓解症状,无法阻止病情进展,“泰诺欣”的横空出世,被市场视为“突破性进展”。
消息一出,悦泰生物的股价像坐了火箭般一路飙升,十几天内从15.6元的低位暴涨至28.1元,涨幅接近80%,牢牢占据了生物医药板块涨幅榜的榜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明星股”。股吧里,投资者们热情高涨,纷纷讨论着“泰诺欣”上市后的万亿市场,甚至有人预测悦泰生物将成为下一个“医药巨头”。
牛大力继续滑动屏幕,券商发布的研报密密麻麻地跳了出来,几乎占据了整个屏幕。A券商的研报用醒目的红色字体给出“强烈推荐”评级,分析师在研报中乐观地预测,随着“泰诺欣”的上市,悦泰生物一年后的目标价可达56元,市值有望翻倍;b券商的分析师更是在研报中写下“泰诺欣将重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市场格局,悦泰生物市值突破1000亿指日可待”的激进观点,还附上了详细的市场规模测算图表,数据详实,逻辑看似无懈可击。
他点开机构调研纪要,文档里记录着几十家基金公司、私募机构的提问,内容全是“泰诺欣的产能何时能释放”“海外授权谈判进展如何”“下一步的临床计划是什么”,字里行间满是对悦泰生物的看好,乐观情绪几乎要溢出屏幕。甚至有几家大型公募基金在最新的持仓披露中,高调宣布增持了悦泰生物的股票,进一步点燃了市场的热情。
但识海里的铜镜依旧在闪烁,黑色波纹不仅没有减弱,反而随着他对悦泰生物信息的深入了解,扭曲得更加剧烈,暗红色的丝絮也变得更加浓郁。
牛大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疑虑,指尖在屏幕上快速切换,调出了悦泰生物近五日的龙虎榜数据。当看到卖出席位的那一刻,他的瞳孔微微收缩,原本平静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两家机构专用席位赫然出现在卖出席位的前列,第一天卖出1.2亿元,第二天卖出1.8亿元,第三天卖出2.1亿元,第四天卖出1.6亿元,第五天卖出2亿元,五天时间累计卖出金额高达8.7亿元,且每天的卖出量都在稳步增加,丝毫没有犹豫。
而买入席位里,诸如“巽漠州祺祥郡四海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东州证券北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南楚州临江府中山路证券营业部”这些散户和游资聚集的知名营业部占了九成以上,最大的一笔买入也不过三千万元,与机构的卖出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机构卖出、散户接盘”的格局,像一根刺,扎在了牛大力的心头。
“机构在悄悄跑路?”牛大力指尖停在屏幕上,指腹无意识地敲击着红木桌面,发出“笃笃、笃笃”的轻响,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的脑海里飞速运转,机构作为市场上的专业投资者,拥有更全面的信息渠道和更专业的研究团队,他们的突然大规模减持,绝不可能是毫无缘由的。
他又迅速点开悦泰生物发布的临床试验数据公告,目光死死盯着“认知功能改善率”那一项——公告显示,在临床试验中,服用“泰诺欣”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率比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高出18%,这个数据看似亮眼,足以支撑市场对药物的乐观预期。
但仔细研读后,问题却接连浮现:本次临床试验的样本量仅为500人,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500人的样本量对于一款需要面向全球市场的药物来说,显然不足以支撑结论的普遍性;试验周期只有90天,而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90天的短期试验根本无法验证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更关键的是,公告里只字未提如何排除或降低安慰剂效应的干扰,要知道,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试验中,安慰剂效应往往会对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若无法有效控制,试验数据的可信度将大打折扣。
“这数据也太敷衍了。”牛大力皱着眉,手指继续下滑,翻到股东名单页面。密密麻麻的股东名字中,“张启明”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的眼神骤然一凛——这位自然人股东在一年前通过大宗交易,以5元\/股的极低价格受让了悦泰生物1000万股股份,如今股价涨到28元,这部分股份的浮盈已经高达2.3亿元,收益堪称暴利。
更可疑的是,牛大力通过查阅大宗交易记录发现,近一个月内,张启明多次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累计减持了500万股,减持价格从26元到27.5元不等,每次减持的金额都在1.3亿元以上。而诡异的是,每次张启明减持后的第二天,悦泰生物的股价都会小幅高开,盘中还会出现几笔大单拉升,吸引散户以为“机构在抢筹”,纷纷跟风买入,最终却被套在高位。这种精准的“减持—拉抬—套牢”模式,很难让人相信只是巧合。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玻璃门被轻轻推开,“咔嗒”一声轻响打破了室内的静谧。风菲菲踩着米白色的高跟鞋走了进来,鞋跟敲击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嗒嗒”声,像是一首轻快的小调。
她手里拿着一份蓝色封面的文件,封面上印着“悦泰生物定向增发方案”几个烫金大字,在灯光下泛着光泽。她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圆圆的脸颊因为激动泛着淡淡的红晕,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两颗被星光点亮的小星星,嘴角上扬的弧度几乎要溢出来。
“大力,你快看!”风菲菲快步走到沙发旁,将文件递到牛大力面前,声音里洋溢着一丝雀跃,语气中满是期待,“悦泰生物的董秘刚才亲自给我打电话,态度特别热情,说想邀请我们风氏投资参与他们的定向增发。你猜发行价多少?25元!比现在的市价整整折让了10%,而且锁定期只有6个月,这可是块送上门的肥肉啊!”
牛大力接过文件,指尖触到封面的磨砂质感,细腻而顺滑。快速翻开,定增方案里的内容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悦泰生物本次拟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8亿元用于“泰诺欣”的产能扩建,计划在西武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新建两条生产线,预计明年年初可正式投产;2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以缓解日常运营的资金压力;剩下的5亿元则标注为“海外市场拓展”,看似规划全面,逻辑清晰。
但牛大力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他逐字逐句地研读“海外市场拓展”部分的内容,却发现里面全是模糊的表述——没有明确的目标国家,没有潜在的合作方信息,没有具体的市场推广计划,甚至连最基本的预算分配都没有,只有一句空洞的“将在魔法大陆和异能大陆寻求合作机会”。要知道,海外市场拓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注册审批、渠道建设、本地化运营等多个环节,如此模糊的规划,根本无法让人相信公司有能力将这5亿元资金用在实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圣武帝国之伪草根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