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的浙西,春寒犹存,山野间残冬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清晨的薄雾笼罩着章村,陈宇率领第四大队近千官兵,悄然开始了向吴兴方向的战略转移。队伍如一条长龙,蜿蜒行进在崎岖的山道上,脚步声、马蹄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每个士兵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情。离开经营数月的营地,前途未卜,但同时也对新的征程抱有期待。郑云鹏骑着马在队伍中段来回巡视,不时叮嘱士兵们保持队形,注意警戒。
行军第三日傍晚,部队抵达临安城外十里处的一片茂密松林。陈宇下令在此扎营,部队生火做饭,同时派出侦察兵对周边情况进行最后确认。
夜幕降临后,临时指挥部的帐篷内灯火通明。陈宇站在一幅精心手绘的临安城防图前,各中队长围坐四周,气氛凝重。
诸位,陈宇的声音打破了帐篷内的寂静,诸位、虽然我们事先做了一些安排,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他手中的指挥棒在地图上轻轻移动:炮兵连的迫击炮负责火力压制,速射炮要精准打掉日军的火力点,必要时轰开城门。一、二中队担任主攻任务,三中队在城门突破后立即跟上控制城墙。四中队从侧面佯攻牵制敌军,五中队作为预备队随时待命。
说到这里,陈宇特意加重语气:切记,如果城内日军火力超出预期,立即停止进攻,有序撤退。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存实力,不可逞一时之勇。
待大部分军官离开后,陈宇单独留下赵铁柱、王大山和李文斌。帐篷内只剩下他们四人,油灯的光影在帐篷布上摇曳。
进城后,你们要优先控制几个关键地点。陈宇压低声音,县政府、警察局,特别是宪兵队。仓库里有留给我们的物资,一定要尽快控制。
赵铁柱和李文斌郑重地点点头:大队长放心,一中队、二中队保证完成任务。
至于四中队,陈宇继续吩咐,由王大山负责维持城内治安,防止有人趁火打劫。我们要让临安百姓看到,我们是一支真正的抗日队伍,不是那些乌合之众。
午夜,万籁俱寂。临安城在黑夜里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城墙上的哨兵身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五个大队的士兵已经悄然进入攻击位置,每个人的脸色都写着紧张与期待。许多新兵手心出汗,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不时吞咽着口水。老兵则相对镇定,但眼神中也透露着凝重。
“时间到了。”郑云鹏低声提醒道。
陈宇点点头,做了个手势,刹那间,炮兵连的迫击炮发出怒吼,炮弹划破夜空,在城墙上炸开一团团火光。
令人意外的是,城头的还击火力十分微弱,只有零星的机枪、步枪还击,没有掷弹筒开炮也没有炮兵,完全不像日军平时的作战风格。
大队长,情况有些不对劲。郑云鹏举着望远镜,眉头紧锁,日军的抵抗太薄弱了,这不符合常理,会不会是陷阱啊。
陈宇心中明了,表面却故作沉思:确实反常。但既然已经开始,就不能半途而废。命令部队继续进攻,保持警惕!
更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当一、二中队接近城门时,城墙上的枪声突然完全停止。片刻后,城门竟然从内部打开,几个伪军举着白旗,战战兢兢地走出来。
长官...日本人都跑了,就剩下我们这些保安队的...为首的伪军军官声音颤抖,脸上写满了恐惧和茫然。
整个过程顺利得令人难以置信。不到两个小时,第四大队就完全控制了临安县城。郑云鹏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内零星的枪火,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这也太顺利了。他喃喃自语,日军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这不符合他们一贯的作风啊。
陈宇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或许是我们的运气好,也可能是日军内部出现了什么变故。立即安排部队控制全城,防止骚乱。
这一夜,临安城注定无眠。枪声惊醒了沉睡的居民,但更令人惊讶的是,想象中的激烈巷战并没有发生。当黎明来临,胆大的市民透过门缝窥视,惊讶地发现街上来回巡逻的已经不是日军,而是穿着忠义救国军军服的士兵。
然而,长期的战乱让百姓对这些收复失地的军队持怀疑态度。商铺大门紧闭,街上空无一人,整个县城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偶尔有士兵巡逻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更添几分紧张气氛。
老百姓都不敢出门。王大山无奈地向陈宇汇报,我们挨家挨户说明情况,但效果不大。大家都怕军队骚扰。
陈宇理解百姓的顾虑:用行动证明自己。传令下去,严格执行纪律,买卖公平,绝不扰民。时间会证明我们与其他军队的不同。
与此同时,一中队在宪兵队仓库有了重大发现。赵铁柱兴奋地跑来报告:大队长,找到了!金条四十八根,不过不是大黄鱼,是小黄鱼。还有一些武器弹药,但数量不是很多!
陈宇心中一动,暗想:鬼子果然打了折扣。按照约定,应该是四十八根大黄鱼才对。这笔账,下次得好好跟他们算算,得让小鬼子知道,他们欠着自己的债。
二中队顺利接管了伪县政府和警察局,控制了局内的伪警察,缴获了大量档案文件。三中队和五中队牢牢控制着城墙和城门,临安城已经完全在第四大队掌控之中。
此战竟然没有击毙一名鬼子,只有保安队的十几人在攻城中被炮火或者流弹所伤,还虏了三十名伪警察和九十多名保安队的人,进攻方四大队竟然没有一个人的伤亡,陈宇不经担心,这场戏会不会演得太假了,让上面的人产生怀疑就麻烦了。
在原日军宪兵队的办公室内,陈宇对郑云鹏说:立即向总部发报,汇报收复临安的战果。这可是忠义救国军首次收复县城,意义重大。
当电报传到七支队长汤毅盛和总部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陈宇的第四大队收复了临安?汤毅盛难以置信地看着电报,就凭他们那点人马?这怎么可能!
总部同样持怀疑态度,立即通过军统潜伏在临安的情报人员核实。确认消息属实后,总部连夜派出了以特派员为首的工作组,七支队长汤毅盛也亲自带人赶往临安。
陈老弟,你这可是立了大功啊,给我们七支队长脸了!汤毅盛一见面就热情地握住陈宇的手,快说说,到底是怎么打下临安的?
陈宇早已准备好说辞:说来惭愧,我原本只是带着特务排侦察转移路线,发现临安守备空虚。本想佯攻牵制日军,让他们不要出城追击我们,为我们向吴兴转移争取时间,没想到鬼子兵力竟然如此空虚,开了几炮,没打一会儿,部队一冲锋,鬼子竟然弃城而逃。这完全是侥幸。
特派员仔细询问了战斗细节,虽然心存疑虑,但在确凿的战果面前也不得不承认第四大队的功劳,只能心里觉得陈宇真的走了狗屎运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临安城仿佛从一场噩梦中慢慢苏醒过来。这座曾经遭受重创的城市,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恢复过程。
浙西行署迅速采取行动,派遣了一位新任县长前来接管地方事务。这位县长姓王,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肩负着重振临安城的重任。
王县长到任后,立刻着手重建地方政府。原伪县政府的人员去向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是留用他们还是另作处置呢?这并非陈宇所能决定的,毕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旁观者,无权干涉这些事情。
然而,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几天的观察,百姓们惊奇地发现,这支进驻临安城的军队与他们以往所见过的完全不同。这些士兵们纪律严明,举止文明,对百姓们友善而亲切。他们不仅没有像其他军队那样欺压百姓,反而积极参与城市的重建工作,帮助居民们清理废墟、修复房屋。
这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军队形象,让临安城的百姓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开始相信,这座城市将会在新的领导和军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与生机。
老总,这鸡蛋您拿着吧。一个老农试探性地对巡逻的士兵说。
大爷,我们有纪律,不能白拿老百姓的东西。士兵笑着递过钱,该多少就是多少。
这样的场景在临安城中不断上演。更让人感动的是,第四大队还组织士兵帮助百姓修复战火中损坏的房屋,整修街道。清晨,还能能看到士兵们打扫街道的身影,让整个县城焕然一新。
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军队。茶楼里,几个老人感慨地议论着,要是所有的军队都像他们这样,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然而,在这片祥和的表象下,陈宇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明白,临安的战略位置注定这里不会平静太久,内部的各种势力也在虎视眈眈,这次的功劳肯定要分出去不少。
站在宪兵队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渐渐恢复生机的临安街道,陈宇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他相信,只要赢得民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幕再次降临临安,但与往日的死寂不同,城中已经亮起了点点灯火。这是希望的光芒,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昏暗的灯光下,陈宇开始筹划下一步的行动,在总部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保持独立。这条道路注定不会平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