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看来“无字碑”的故事为我们这个系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现在,我将为您带来一个风格迥异、充满生活气息与狡黠智慧的故事——第五十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不涉生死悲欢,也无深沉大义,它关乎两位“家仙”之间一场因面子而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较量,以及那位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凡人主家。
在咱们屯子东头,住着户姓付的人家。付老爷子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性子绵软,有点怕老婆。他家祖上不知哪辈儿起,就同时供奉着两位“保家仙”——一位是“胡三太爷”(狐仙),一位是“黄二大爷”(黄仙)。按老规矩,两位仙家一左一右,共享香火,倒也相安无事了几十年。
付老爷子秉承祖训,早晚一炷香,初一十五上供,对两位仙家一视同仁,不敢有丝毫偏袒。那供品,左边一块五花肉,右边必定也是一块同样大小的;左边一盅酒,右边也绝不会是半盅。
可这平静日子,到了付老爷子儿子付有才娶媳妇后,起了波澜。
付有才这媳妇,是邻村嫁过来的,姓王,人称王快嘴,手脚利索,人也精明,就是有点小性儿,爱拔个尖儿。过门后,见天对着那两位仙家的牌位磕头上香,心里就有点犯嘀咕:这家仙,真能保佑人?别是白费香火钱。
她这心思一动不打紧,可就惹出了麻烦。
这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的日子。付老爷子带着儿子儿媳,照例准备了丰盛的供品。王快嘴负责摆放,她心想,都说狐仙聪明,黄仙灵巧,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有什么不同。她眼珠一转,起了个小心思,在给胡三太爷的供桌前,偷偷多放了一小碟晶莹剔透的关东糖;而在黄二大爷那边,则一切照旧。
这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凡人或许察觉不出。但仙家感应,何等敏锐?
当晚,付家就出了怪事。
先是睡到半夜,付有才被一阵极其诱人的、像是刚出笼的肉包子香味馋醒,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勾得他肚里咕咕叫。他推醒媳妇,王快嘴吸溜着鼻子,也说闻见了。两人披衣起来,循着香味走到外屋,只见供奉黄二大爷的那张桌子上,空空如也,供品早收走了,可那肉包子味却浓郁得仿佛就在眼前!而胡三太爷那边,什么动静都没有。
王快嘴心里咯噔一下,没敢吱声。
第二天晚上,轮到付老爷子起夜,他迷迷糊糊看见供奉胡三太爷的龛位前,似乎有个人影在晃动,定睛一看,又什么都没有,只隐约听见几声得意的、像是老人捋须的轻笑。而黄二大爷那边,则传来几声细不可闻的、像是爪子挠地的焦躁声响。
付老爷子心里明白了七八分,这是两位老仙家,因为那碟关东糖,杠上了!一个显化香味,一个显露形声,这是在较劲,看谁手段更高明,更能吸引主家的注意呢!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付家就没消停过。
黄二大爷这边,今天让付有才干活时,手里的工具格外顺手,仿佛有神助;明天就让王快嘴无意中发现家里哪个角落藏着几枚以前找不到的铜钱,显摆它的“利市”和“找财”之能。
胡三太爷那边也不甘示弱,今天托梦给付老爷子,预示了哪块地明年种啥收成好;明天就让王快嘴回娘家时,无意中听来一个对她家极为有利的消息,彰显它的“智慧”与“先知”。
两位仙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苦了付家这一家子。天天生活在各种“神迹”和“暗示”里,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哪点做得不对,得罪了哪位。尤其是付老爷子,愁得饭都吃不下了,两位都是祖宗请来的,哪个也得罪不起啊!
王快嘴更是后悔不迭,知道自己那点小聪明闯了大祸。
最后还是付老爷子硬着头皮,备下双份的厚礼,跪在两位仙家牌位前,又是磕头又是作揖,老泪纵横地告饶:
“胡三太爷!黄二大爷!两位老仙家在上!不肖子孙付xx(他自个儿名字)给您二位赔罪了!都是家里小辈不懂事,怠慢了仙家!千错万错,都是俺们凡人的错!求二位老仙家看在往日情分上,高抬贵手,饶了俺们这一家吧!从今往后,香火供品,绝无偏私!若有再犯,天打雷劈!”
他这番哭诉,情真意切。也不知是两位仙家觉得戏弄凡人也无甚趣味,还是觉得再斗下去有失身份,自那晚之后,付家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肉包子味没了,幻影笑声也消失了,各种“神迹”也不再频繁显现。
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细心的人似乎还能听到两位仙家龛位方向,传来极其细微的、像是互相不服气的哼声,随即又归于沉寂。
经过这场风波,王快嘴再也不敢对仙家之事有任何轻慢,供奉得比谁都虔诚。付有才也常常拿这事教育自己的孩子:“看见没?连仙家都好个面子,争个高低!咱们凡人相处,更得懂得互相尊重,可不敢耍小聪明,看人下菜碟儿!”
这的故事,后来成了屯子里一则带着诙谐色彩的警示寓言。它告诉人们,即便是被供奉的仙家,也有着类似凡人的情绪和好胜心。与它们相处,除了虔诚,更需一份不偏不倚的公道心和处事智慧。同时,它也折射出咱们老百姓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家和万事兴,这“家”,既指活人的家庭,也指与那些看不见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平衡与尊重,是维系这一切的基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小时候即想听又怕听的鬼故事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