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取出一把用古琴木制成的惊堂木,在案上轻轻一拍,发出沉浑的响声)
掌柜的,既然您要听个够分量的,老汉今日便与您细说一桩《血碑记》。
---
第一章 雨夜惊魂
民国十五年的中元节,北平城暴雨倾盆。琉璃厂博古斋的少东家陈文远送货归来,途经西郊乱葬岗时,马车陷进泥泞。但见风雨中隐约有座破庙,便进去避雨。
这庙宇残破不堪,唯正殿立着块七尺高的石碑。碑文被苔藓覆盖,唯有二字依稀可辨。更奇的是,碑面上布满暗红色的纹路,雨水冲刷时竟渗出缕缕猩红,宛如血泪。
文远举灯细看,发现碑底刻着两行小字: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锦衣卫指挥使沈沧澜殉国于此。正沉吟间,忽闻殿后传来金铁交击之声。
第二章 忠魂再现
但见雨幕中,数十个身着明代飞鱼服的虚影正在厮杀。为首的青年武将浑身浴血,仍死守庙门,口中高呼:陛下快走!臣在此断后!
文远看得真切,那武将每中一刀,石碑便多一道血痕。待厮杀声歇,武将倚碑而立,用佩剑在碑上刻字。此时一道闪电劈下,文远看清他刻的是:沈沧澜不负皇恩,唯负婉娘。
公子看见了吧?身后忽然传来叹息。文远回头,见个青衫文士站在碑旁,三百年来,每逢雨夜,沈将军都要重演当日死节。
第三章 未竟之约
文士自称李慕白,是沈沧澜的挚友。他讲述了一段往事: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城前夜,沈沧澜本已安排家小南逃,却因护卫崇祯误了与未婚妻婉娘的约定。
那夜婉娘在秦淮河畔等到天明,投江前留下血书:来世若相逢,莫负海棠约李慕白指向碑上血痕,这些不是雨水,是婉娘三百年的泪。
文远触动心事——他近日总梦见个穿明装的女子,在海棠树下反复追问:三百年了,你还要我等多久?
第四章 轮回证道
次日文远查遍史料,发现沈沧澜竟与自己的生辰八字完全吻合。更奇的是,他胸前自幼有块海棠状胎记,与婉娘遗书中所记一般无二。
七月初七,文远在碑前设祭。焚香时狂风大作,碑中走出沈沧澜的魂魄:小友既承我血脉,可愿助我了却心愿?
原来沈沧澜因忠孝不能两全,魂魄被困碑中。若要往生,需寻得婉娘转世,在碑前完成当年未尽的婚约。
第五章 海棠重开
文远依着梦中线索,找到苏州绣庄的女绣娘苏婉清。这姑娘不仅容貌与梦中人相似,更奇的是她绣的海棠图能与碑上血痕完全重合。
当文远带婉清来到碑前,奇迹发生——碑上血痕化作漫天海棠,婉清前世的记忆瞬间苏醒。她抚碑痛哭:沧澜,我等你等了三世啊!
此时碑文突然变化,显现出完整的婚书:谨以山河为聘,日月为证,沈沧澜与婉娘结为夫妇,生生世世,永不相负。
第六章 魂归天地
婚书显现的刹那,暴雨骤歇,虹光贯空。沈沧澜与婉娘的魂魄相携拜谢:蒙二位相助,我等夙愿已了。这方血碑,就赠予你们镇压邪祟罢。
说罢化作比翼鸟冲霄而去,血碑则缩小成玉佩大小,落入文远手中。
自此,博古斋多了件镇店之宝——血玉碑佩。据说有缘人能在玉佩中看见明代锦衣卫操练的景象,更有人说,每逢乱世,玉佩会发出预警的嗡鸣。
而文远与婉清成亲那日,西郊破庙遗址突然海棠遍野。老人们都说,这是三百年的执念,终于开出了花。
(惊堂木余韵在梁间回荡)
掌柜的,这段横跨三百年的忠魂痴恋,可还配得上这铺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小时候即想听又怕听的鬼故事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