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部的灯火,常常亮到后半夜。最近,这盏灯下伏案的身影,除了杨帆和陈明,又多了一个铁塔般的汉子——铁柱。
他被任命为独立第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任命下达时,他拍着胸脯保证:“大哥放心!指哪打哪,绝不含糊!”可真当这副担子压下来,他才发现,这和他当营长、甚至以前在黑虎寨当二当家完全不同。
以前,他只需要听杨帆的命令,然后像一把尖刀,带着兄弟们往前冲就是了。现在,他需要参与决策,需要理解整个团的作战计划,需要协调各营配合,需要处理一堆他看都看不太懂的文书报告——兵力统计、弹药消耗、补给申请……那些歪歪扭扭的字,比鬼子的机枪还让他头疼。
第一次参加团部作战会议,讨论一次对伪军据点的拔点行动。陈明在地图上讲解迂回路线和火力配系,赵老黑补充侦察情报,杨帆时不时提出几个关键问题。铁柱瞪着眼睛听了半天,只觉得脑子里一团浆糊,憋了半天,瓮声瓮气来了一句:“哪用这么麻烦!给我两个连,一个冲锋就拿下了!”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陈明推了推眼镜,没说话。赵老黑低下头,假装看地图。杨帆看了铁柱一眼,目光平静,却让铁柱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两个连,冲上去,然后呢?”杨帆语气平淡,“据点里伪军一个连,装备不差,依托工事。你冲上去,要死多少弟兄?如果旁边据点的鬼子援军半小时内赶到,你怎么脱身?缴获的物资怎么运走?”
一连串的问题,砸得铁柱哑口无言。他这才意识到,当副团长,光不怕死、能冲锋远远不够。
那天晚上,他第一次主动留在了团部。杨帆也没赶他,只是把一份需要他签字的弹药申领单推到他面前。铁柱抓着毛笔,像握着一根烧火棍,额头冒汗,好不容易才写下自己的名字,那字迹歪斜得如同醉汉。
“以后,每天认十个字。”杨帆递给他一本边区自印的《识字课本》和一本缴获的日军《步兵操典》,“把这操典的图,看明白。”
从此,铁柱开始了比他当年练大刀还要痛苦的“修炼”。夜深人静时,团部角落里总能看见他庞大的身躯蜷缩在油灯下,粗壮的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课本,嘴唇无声地翕动,不时烦躁地抓挠着头发。那本《步兵操典》被他翻得起了毛边,上面的战术图解,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用手比划,有时找来小木棍在沙盘上摆弄。
杨帆成了他最有耐心的老师。讲解战术时,杨帆会把复杂的包围、迂回,比喻成山林里打围猎;讲解兵力配置时,会用黑虎寨当初怎么安排岗哨来类比。他发现铁柱对数字和空间其实有天赋,只是被没文化埋没了。
“你看,这里放一个排,不是让他们硬顶,是像钉子一样扎在这里,吸引鬼子火力。你的主力,像把锤子,从侧面砸过去……”杨帆在沙盘上演示。
铁柱眼睛一亮:“懂了!就像当年咱们在黑虎寨,留几个弟兄在前门骂阵,大部队从后山悬崖摸上去!”
“对,就是这个道理!”杨帆赞许地点头。
转型的痛苦远不止于此。他习惯了用嗓门和拳头解决问题,现在却要学会做思想工作。一营两个班长因为琐事打架,他过去就想一人踹一脚关禁闭,想起杨帆的嘱咐,硬是压下火气,磕磕巴巴地讲了一通“兄弟同心”的道理,虽然效果不咋样,但总算没动粗。
最让他难受的是,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每次都冲在第一个了。一次小规模伏击战,他看到机会,本能地想带人扑上去,却被身边的警卫员死死拉住:“副团长!你的位置在指挥所!”他眼睁睁看着几个新兵因为经验不足,在冲锋时付出了代价,拳头攥得发白,牙关紧咬。
战斗结束后,他独自一人蹲在阵地旁,看着牺牲战士的遗体,很久没有说话。杨帆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
“大哥,我……我心里憋得慌。”铁柱声音沙哑。
“知道为什么憋得慌吗?”杨帆点上烟,深吸一口,“因为你心里开始装着整个团,装着所有弟兄的性命了。这是个坎,过去了,你就不再只是一个猛将。”
杨帆看着他:“柱子,咱们的队伍要壮大,光靠我一个人不行,光靠猛打猛冲也不行。我需要你,需要你成为真正能独当一面的指挥员。这比让你去炸十个碉堡还重要。”
铁柱抬起头,看着杨帆信任和期望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铁柱的转变在悄然发生。团部会议上,他虽然话还是不多,但偶尔提出的建议,开始切中要害。他能看懂大部分战报和地图了,甚至能和陈明就某个战术细节争论几句。他管理的一营,在他的严格要求(虽然方式依旧有些粗暴)和逐渐学会的关怀下,战斗力提升显着,那些学生兵也开始真心实意地叫他“铁副团长”。
一个月后,一次应对日军小规模扫荡的战斗中,杨帆故意将前线指挥权交给了铁柱。铁柱没有贸然出击,而是根据侦察连的情报,巧妙利用地形,设置了三层伏击圈,层层削弱日军,最后以极小的代价击溃了敌军,还缴获了一挺崭新的九二式重机枪。
战后总结,杨帆当着所有营连干部的面,肯定了铁柱的指挥。铁柱站在那儿,黝黑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颤抖的嘴角,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晚上,他依旧在团部加班,看的是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杨帆走过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早点休息。”
铁柱抬起头,咧开嘴,露出熟悉的、略带憨直的笑容:“大哥,我再看看。当副团长,脑子里的东西,不能比你少太多。”
油灯下,铁柱的身影依旧魁梧如山,但那份躁动的猛劲,已然内化为一种更为沉静坚韧的力量。这把最锋利的刀,正在熔炉中重新锻造,淬火成指挥千军万马的——将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烽火涅盘抗日血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