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在深度昏迷中自发引发的异象及其留下的谜语般的呓语,在“黎明堡垒”高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与深思。那层纯净的银色光辉,那高度有序的意识波动,以及那句直接传入意识深处的“囚笼…有裂缝…光…从裂缝外来…找到…坐标…”,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医疗中心立刻成为了重点中的重点。徐婉被转移至最高级别的屏蔽监护室,由陈雪亲自带领一个跨学科小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她的所有生理指标,尤其是脑波与能量场变化。那层银辉虽然内敛,却并未消失,仿佛一层无形的、高度凝练的能量茧,包裹着她,缓慢而稳定地滋养着她的身心。她的生命体征不仅完全平稳,甚至比受伤前更加旺盛,仿佛正在进行一种深层次的、超越现代医学理解的蜕变或进化。
“她的意识活动强度远超常人,甚至…远超之前的她自己,”脑神经专家看着实时监测图谱,声音充满惊叹,“但波形却呈现出一种完美的和谐与稳定,没有任何紊乱的迹象。这…这简直像是…意识层面的‘超导状态’?所有精神能量都在以近乎零损耗的方式高效运转、重组!”
“那层银辉的能量模式正在被解析,”能量物理学家补充道,“其规则标识极其复杂且稳定,与我们数据库中的所有记录都不同。它似乎…同时具备‘绝对守护’、‘意识增幅’和‘规则净化’的复合特性!这更像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由意识本身产生的规则级防御屏障!”
林凡守在她的身边,他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徐婉的变化。通过“星云”的感知,他“看”到徐婉的意识核心不再是受伤后的黯淡破碎,而是化作了一颗不断旋转、散发着柔和却坚韧银光的完美晶体,正在不断吸收着周围环境中活跃的能量粒子,并将其转化为更精纯的精神力量。她的意识仿佛在自发地实践着一种比“屏障小队”所尝试的更加高级、更加本质的“意识壁垒”构筑法。
“她在无意识中…找到了一条路?”林凡心中既欣慰又震撼,“一条将自身意识锤炼成‘规则壁垒’的路?”
徐婉的蜕变,为“意识干预规则”这条路提供了第一个实实在在的、成功的活体范例!这极大地鼓舞了研究所的士气。所有关于意识修炼的研究立刻调整方向,试图从徐婉身上逆向推导出这种“银辉壁垒”的生成原理。虽然进展缓慢,但却让所有人看到了切实的希望。
与此同时,徐婉那句“找到坐标”的呓语,与“先知”的报告、伊莎留下的母星坐标以及“摇篮”协议中的碎片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共振。
一个紧急召开的最高级别研讨会在总指挥部进行。山岳、陈雪、林凡(通过远程全息投影)、以及几位核心参谋和科学家出席。
“徐婉女士提到的‘坐标’,与伊莎留下的母星坐标,是否是同一个?”一位情报分析官提出。
“可能性存在,但不能确定。”陈雪摇头,“伊莎的坐标指向一个遥远的、可能已经毁灭的星系。而徐婉所说的‘坐标’,结合‘囚笼有裂缝’、‘光从裂缝外来’的语境,可能更倾向于指…通往‘囚笼’之外的‘出口’或‘薄弱点’的方位信息!”
这个解读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如果‘囚笼’理论有哪怕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是真的,”一位资深战略家沉声道,“那么找到这个‘裂缝’的坐标,或许是比找到‘钥石’更直接、更优先的选择!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生路!”
“但如何寻找?”另一位科学家质疑,“宇宙浩瀚,我们甚至连太阳系都未能完全了解。一个‘裂缝’?它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一个虫洞?一个奇点?一片规则异常区?甚至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会议陷入了沉默。这确实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也许…‘坐标’并非一个具体的位置。”林凡忽然开口,他一直在沉思,“徐婉是在深度意识蜕变状态下感知到的信息。它可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空间坐标,而是…规则层面的坐标?一个在特定意识状态下才能感知和理解的、标识着‘差异’或‘通道’的…规则标识?”
这个想法极具启发性!
“规则标识…”陈雪眼睛一亮,“对啊!如果宇宙是一个‘囚笼’,那么其规则应该是内部自洽且统一的。而‘裂缝’,必然意味着规则的不连续或异常!它会在规则背景场上留下独特的‘印记’或‘标识’!只要我们能够建立足够精细的宇宙规则背景场模型,并进行大范围扫描比对,就有可能发现这种异常!”
“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寻找一丝细微的涟漪!”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兴奋地接话,“我们需要一张…宇宙规则图谱!”
目标变得清晰,但难度依然超乎想象。绘制宇宙规则图谱,需要远超当前技术水平的超距探测能力和计算资源。
“立刻启动‘裂隙搜寻者’计划!”山岳果断下令,“调动‘守护者’联盟所有可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深空引力波探测器、高能粒子监测站,甚至包括所有在轨的和计划发射的、具备相关探测能力的科学卫星!集中所有算力,建立宇宙规则背景场模型,全力搜寻任何规则的异常波动或‘不自然’的间断点!”
命令通过初步建成的“守护者”联盟网络迅速传达。北美、欧洲、俄罗斯以及其它有能力的天文观测机构,虽然对“囚笼理论”将信将疑,但基于共享的威胁评估和对“黎明堡垒”的信任,纷纷调整了部分观测任务优先级,将资源投向了对深空规则异常的搜寻。人类文明的目光,第一次以如此统一的方式,投向了星空深处,寻找着那可能存在的、通往自由的一线“裂缝”。
然而,深渊之下的存在,似乎感知到了人类这新一轮的、直指其本质的探索。就在“裂隙搜寻者”计划启动后不久,深海增生体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协同式的猛烈攻击!
全球超过七个主要的深海监测点和一个位于太平洋中部的浮岛科研前哨站,几乎同时遭到了大量增生体的有组织围攻!它们不再是无意识的蔓延,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集中优势力量,精准地摧毁关键设施,切断通讯光缆,甚至试图俘虏科研人员!它们的战术目标明确——瘫痪人类的全球监测网络!
“它们想阻止我们‘看’向星空!”陈雪瞬间明白了敌人的意图。
激烈的攻防战在全球各地的海洋上再次爆发。各国海军与进化者部队被迫全力应战,损失惨重。新增生体表现出了更高的智慧和对人类武器的适应性,战斗变得异常艰难。
“黎明堡垒”不得不派出精锐的“利剑”小队和数名高阶进化者,紧急支援几个最关键的前哨站。
林凡无法离开仍在昏迷蜕变的徐婉身边,但他通过“星云”和全球网络,远程协助指挥,提供规则层面的预警和战术建议。在一次惊险的远程支援中,他再次冒险进入了那种短暂的“升维视角”,瞬间洞察了某处战场增生体聚合节点的规则薄弱点,并指引攻击队伍精准打击,成功瓦解了一次围攻。
这次成功的远程干预,证明了“意识升维”在战略层面的巨大价值,但也让林凡消耗巨大,险些再次引动深渊的注视。
战斗暂时击退了增生体的攻势,但人类的全球监测能力受到了实质性削弱。更令人担忧的是,增生体在退却时,留下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信息”。它们在一些被摧毁的设施废墟上,用粘液和破碎的金属,勾勒出了某种扭曲的、却依稀可辨的星图图案!图案指向的方位,经初步比对,竟然与伊莎留下的母星坐标有部分重合!
这是一个警告?一个误导?还是一个…陷阱?
“它们在告诉我们,它们知道我们在找什么…”山岳看着星图图案,面色阴沉,“甚至可能…它们就源自那里?或者,那里有它们不想让我们发现的东西?”
压力陡增。是继续全力搜寻那虚无缥缈的“裂缝坐标”,还是优先应对眼前迫在眉睫的、指向伊莎母星的威胁?
“两条线并行!”山岳最终决定,“‘裂隙搜寻者’计划不能停!那是长远希望所在。同时,成立‘先驱者遗迹’先遣队,开始前期侦察和准备工作,目标:伊莎提供的母星坐标!我们需要知道那里到底有什么!”
人类文明如同在走钢丝,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恐怖深渊,前方是迷雾重重、危机四伏的未知之境。一边要仰望星空寻找渺茫的出路,一边要时刻警惕来自深海的致命利爪。而徐婉在银辉中的蜕变,和林凡那不断成长的升维之力,成为了这黑暗困境中,最耀眼也最脆弱的两盏微灯。
星海的低语愈发清晰,仿佛带着一丝嘲弄。深海的敌意化作实质的攻击,步步紧逼。而被困于“囚笼”中的人类,正握紧手中微弱的光芒,试图看清这牢笼的壁垒,并找到那或许存在的…裂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