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城头,“袁”字大纛在风中招展,标志着河北势力已深深楔入中原。然而,在这胜利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涌动。太守府内,袁绍刚刚听取了一份来自后方的紧急军报,原本因黎阳大捷而喜悦的脸上,此刻笼罩着一层寒霜。
“刘备……大耳贼!安敢如此!”袁绍将一份绢帛重重拍在案上,声音中压抑着怒火,“我念在旧情,容他在汝南栖身,他竟敢偷袭我延津粮队!真是忘恩负义之徒!”
谋士许攸立于下首,神色凝重:“主公,此事虽未造成太大损失,但影响极其恶劣。刘备此举,无疑是公然背叛,并向天下表明了他与我河北决裂的态度。这与我军宣扬的‘大势所趋’之象,颇为不利。”
袁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目光扫过汝南方向,冷声道:“疥癣之疾,待我破了曹操,反手便可灭之。子远,黎阳捷报,照常发布!但要稍作调整,不仅要宣扬我军兵锋之盛,更要强调我河北根基稳固,人心所向,绝非一两个跳梁小丑的骚扰所能动摇。我要让天下人知道,背叛我袁本初,是何等不智!”
“攸明白。”许攸躬身领命,“必使捷报先声夺人,刘备叛变之事,则轻描淡写,示之以从容。”
一场围绕黎阳大捷与刘备叛变的信息博弈,就此展开。
襄阳州牧府内,刘表看着手中两份几乎同时送达的文书——一份是袁绍光彩夺目的黎阳捷报,另一份则是关于刘备袭击袁绍粮道的密报。
蔡瑁首先开口:“姐夫,看来袁本初也非尽善尽美。刘备新附便叛,可见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或有人心不服之处。我荆州更应谨慎,不可轻易押注。”
蒯良点头附和:“德珪所言甚是。袁绍虽胜一阵,然内有刘备之患,外有曹操强敌,胜负犹未可知。我荆州当持重如前,坐观成败。”
原本倾向于结好袁绍的蒯越,此刻也转变了口风:“刘备虽弱,然其举动或可视为一种信号。袁绍势大,然其统御能力,或存疑隙。我荆州可依旧保持友善,但支援之事,绝不可行,且需进一步加强自身防务。”
刘表看着意见空前一致的麾下,心中天平再次向“中立”倾斜。“便依诸公之见。回复袁绍之信,言辞需更显斟酌,贺其黎阳之捷,但对其联合用兵之请,则婉言推拒。另,加派探马,密切关注汝南刘备动向及曹操之反应。”
建业将军府内,周瑜手持两份情报,眼中闪烁着敏锐的光芒。
“主公,诸位,黎阳大捷,证实了袁绍的强横;而刘备叛变,则暴露了其麾下的不稳定。”周瑜分析道,“这对江东,既是机遇,也需警惕。”
鲁肃问道:“公瑾此言何解?”
“机遇在于,”周瑜指向地图,“袁绍为应对刘备和曹操,必然无力南顾,我西征荆州之策,更无后顾之忧。而警惕在于,”他语气转为严肃,“袁绍若能迅速扑灭刘备,其势将更难以遏制;若不能,则中原陷入长期混乱,亦非我江东之福。我等需加快步伐,在北方尘埃落定之前,取得足以立足荆楚的基业!”
孙权沉吟片刻,决断道:“公瑾之论,老成谋国。回复袁绍,依旧示好,使其无南顾之忧。西征江夏之筹备,加速进行!我们要在北方面临变局之时,拿下荆州门户!”
曹操看着战报与刘备的告急(或许是表功)文书,脸上首次露出了黎阳失守后的些许轻松。
“好!刘玄德,果然未曾让我失望!”曹操抚掌,“虽只袭扰粮道,然其象征意义重大!天下人皆知,袁本初的后院,起火了!”
荀彧谨慎地说道:“主公,刘备此举,虽能稍分袁绍之势,然其力孤弱,恐难成大气候。我军重心,仍在于正面应对袁绍。”
“文若所言不差。”郭嘉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然此乃天赐良机!可大加利用。嘉建议,立刻以天子名义,敕封刘备为豫州牧,左将军,明令其讨伐‘逆臣’袁绍!将此消息广布天下,坐实袁绍众叛亲离之名!”
此时,刘晔踏步上前,声音冷峻:“奉孝之策,乃阳谋。晔有一计,可为其助燃。请主公允我遣细作潜入河北,不仅散布刘备受封、高举义旗的消息,更要精心编织流言,称袁绍麾下如张合、高览等外姓大将,亦对袁绍任人唯亲、纵容刘备背叛之事心怀不满,暗中与许都有所往来……”
刘晔的计策,阴狠毒辣,意图在袁绍胜势之下,制造更大的信任危机。
曹操眼中精光爆射,之前的颓丧一扫而空:“好!便依郭嘉、刘晔之策!立刻拟诏,厚赏刘备,将其树为旗帜!离间河北之事,由仲德全权负责!我要让袁本初的黎阳大捷,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传令诸将,整军经武,我们要在官渡,迎头痛击那个内外交困的袁本初!”
各方势力的反应,很快通过不同渠道汇聚到黎阳。
听着许攸的汇报,袁绍的脸色由阴转晴,最终化为一声冷笑。
“刘表怯懦,不敢妄动;孙权狡黠,意在荆州;曹孟德……也就只会玩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伎俩了!”他站起身,威严的目光扫过堂下文武,“刘备背叛,确是我失察。然,此等微末变故,岂能动摇我河北根基,岂能阻挡我南下之势?”
他走到堂前,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不容置疑的力量:“传令!”
“其一,昭告天下,刘备背信弃义,袭击友军,乃国贼曹操之同党,我必讨之!”
“其二,命大将淳于琼,率本部兵马并调集部分郡兵,进驻延津,加强护卫,并监视汝南动向。若刘备再敢轻举妄动,即刻出兵击之!”
“其三,黎阳大军,按原定计划,加速备战!秋收之后,即刻南进!我要让曹操和刘备都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不过是螳臂当车!”
袁绍的应对,展现了他作为霸主的强势与自信。他并未因刘备的背叛而方寸大乱,而是选择以泰山压顶之势,继续推进其既定战略。
黎阳大捷的消息,依旧震撼了天下。但刘备的背叛,如同在完美的玉璧上划下了一道裂痕,让所有旁观者都看清了袁绍集团并非无懈可击。
曹操获得了喘息之机和反击的突破口,程昱的毒计如同暗处的毒蛇,悄然向河北蔓延。
刘表更加犹豫,孙权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而刘备,则在这场巨头的博弈中,以一种决绝的背叛,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和来自许都的“名分”,但也彻底站在了河北的对立面。
天下大势,因黎阳一役而加速转动。表面上看,袁绍依旧占据绝对优势,兵锋直指官渡。但在那辉煌的胜利之下,怀疑的种子已被种下,联盟的裂痕已然出现。一场决定中原归属的大战尚未正式开启,但其战场,早已超越了黎阳与官渡之间的地理界限,延伸到了人心、舆论与联盟关系的每一个角落。真正的决战,已在无声处,拉开了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