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的冬雪初霁,刺史府内炭火融融。袁谭端坐主位,手中捧着连日来的捷报,眉宇间难掩喜色。堂下文武分列左右,人人面带振奋之色。
诸位,袁谭扬了扬手中的文书,东海郡丞王朗举郡来降,广陵太守陈登也遣使示好。如今徐州六郡,已尽入掌握。
陈宫抚须笑道:此乃公子威德所致。不过...他话锋一转,当务之急是稳固根基,而非急于庆功。
荀攸颔首赞同:公台所言极是。徐州新定,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有三:安抚民心、整顿吏治、巩固防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信使风尘仆仆而入,单膝跪地:启禀公子,黎阳捷报!主公正月十五大破曹军,曹操已退守官渡!
满堂顿时沸腾。徐晃激动地握紧拳头:主公神威!
太史慈笑道:此乃双喜临门!
袁谭强抑心中激动,沉声道:立即起草捷报,将我军平定青徐之事详细禀明父帅。同时,以我的名义上表,为诸将请功。
次日,刺史府议事厅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何治理新得的青徐二州,成了当务之急。
郭图率先献策:当务之急是清算逆党。凡曹操旧部,一律罢黜;凡助曹为虐者,严惩不贷。
陈宫却摇头反对:此非善策。徐州士族盘根错节,若处置过激,恐生变乱。
臧霸也道:未将以为,当以安抚为主。泰山诸将,皆愿为公子效命。
袁谭沉思良久,最终采纳了荀攸的建议:依我之见,当分三步走。其一,保留原职,观察其行;其二,量才录用,不分新旧;其三,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他随即颁布政令:即日起,青徐二州免赋一年;各地官员,凡愿效忠者,一律留任;开仓放粮,赈济贫苦。
此令一出,青徐震动。原本心怀忐忑的官员士族,纷纷上表效忠。
在荀攸的主持下,青徐联军开始整编。校场上,来自青州、徐州、泰山的将士混合编组,重新建制。
徐晃负责步兵整训,将陷阵营的战法推广全军;太史慈统辖骑兵,严训骑射;臧霸则负责整编新附的泰山诸部。
这日,袁谭亲临校场观操。但见各军阵列严整,进退有度,不禁赞叹:旬月之间,能使三地将士同心同德,诸将辛苦了。
高顺禀报道:公子,如今我军有战兵八万,粮草可支半年。若再募新兵,可达十万之众。
陈宫提醒道:兵贵精不贵多。当务之急是训练精兵,而非盲目扩军。
袁谭从善如流:就依先生之言。传令各军,严加操练,以待父帅调遣。
就在青徐整顿之际,黎阳的嘉奖令到了。袁绍在令中不吝赞美之词,对袁谭大加赞赏。
...吾儿旬月之间,定青徐,收豪杰,展吾家威仪。特表谭为青州牧,假节,都督青徐军事。其余诸将,各有封赏...
使者还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曹操因粮草不继,已退守许昌。袁绍正准备乘胜追击。
主公特意嘱咐,使者低声道,请公子稳固东线,必要时出兵策应。
袁谭郑重接令:请回复父帅,谭必不辱命!
当晚,袁谭召集心腹密议。陈宫分析道:曹操虽败,实力犹存。我军当稳守青徐,不可轻动。
荀攸却持不同看法:此乃天赐良机。若我军西出豫州,与主公形成夹击之势,曹操必败无疑。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最终都看向袁谭。
就在袁谭举棋不定之际,程昱从黎阳送来密信。这位留守谋士的来信,让局势顿时明朗。
...曹操虽退,然其麾下谋臣猛将尚在,不可小觑。且闻其已遣使联络孙权,恐有合纵之谋。公子当务之急,在巩固根本,而非贪功冒进...
随信附来的,还有一份绝密情报:曹操确实已经派蒋干出使江东,意图联合孙权共抗袁绍。
陈宫阅信后,神色凝重:若孙曹联手,局势将大为不同。
荀攸也转变了看法:既然如此,确当以稳固为主。
袁谭当即定策:传令各郡,加固城防,广积粮草。同时遣使赴江东,示好孙权。
在袁谭的主持下,青徐二州开始推行新政。这些政令既体现了乱世所需的强硬,又处处显露出仁政的色彩。
首先是屯田令。袁谭采纳了陈宫的建议,命军队在战时作战,闲时屯田。同时招抚流民,分给荒地,三年免赋。
其次是兴学令。在孔融的主持下,各郡县开始兴办官学。凡适龄子弟,皆可入学,学优者还可举荐为吏。
最得民心的是平冤令。袁谭下令重审历年积案,凡有冤屈者,皆可上诉。此举赢得了百姓的广泛拥护。
这日,彭城百姓自发组织劳军。一位白发老丈拉着袁谭的手,老泪纵横:老朽活了七十岁,历经三任刺史,从未见过公子这般的明主啊!
随着根基日渐稳固,袁谭开始着手调和诸将关系。这日,他特意设宴,让青州、徐州、泰山三系将领同席。
宴至半酣,袁谭举杯道:青徐泰山,本是一家。今日共聚一堂,当同心协力,共图大业。
他特意让徐晃与臧霸同席,太史慈与孙观对饮。在美酒和欢声笑语中,往日隔阂渐渐消融。
陈宫看在眼里,低声对荀攸道:公子年纪虽轻,却深谙御下之道。假以时日,必成一代明主。
荀攸点头:更难得的是仁德之心。你看他对待降将,一视同仁;对待百姓,爱民如子。此乃王者之象。
宴后,袁谭单独留下几位心腹,商议下一步方略。
一月之后,青徐二州已然气象一新。各地城防加固,粮仓充盈,军容鼎盛。更难得的是民心归附,士族拥戴。
这日,袁谭登临彭城南门,远眺中原。身后文武齐聚,个个神采飞扬。
陈宫禀报道:各郡县政令畅通,赋税如数缴纳。新募士卒三万,皆已编练成军。
荀攸补充:江东方面,孙权已回绝曹操之请,表示愿与我军修好。
徐晃、太史慈、臧霸等将也纷纷禀报军务,无不显示出蓬勃气象。
袁谭满意点头,却不忘提醒:越是顺境,越要谨慎。传令各军,不可懈怠。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自西而来。信使滚鞍下马,气喘吁吁:公子,主公已攻克官渡,曹操退守陈留!主公命公子整军待命,准备会师许昌!
消息传来,全军振奋。袁谭远望西方,心潮澎湃。
陈宫轻声道:公子,决战的时候要到了。
袁谭按剑而立,目光坚定:传令三军,整装待发。这一次,我们要与父帅会师许昌,共定中原!
夕阳西下,彭城内外炊烟袅袅,一派太平景象。而在这一片祥和之下,征战的号角已经隐隐可闻。经略青徐的成功,不仅为袁谭赢得了声望,更为即将到来的中原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