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秋,黄河的咆哮声在官渡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显得格外沉闷。自黎阳南下的袁绍大军,如同一条望不见首尾的青色巨龙,沿着官渡水北岸缓缓展开。旌旗蔽空,枪戟如林,十万精锐步骑扬起的尘土,将秋日天空染成一片昏黄。
中军大旗下,袁绍金甲红袍,驻马高岗,俯瞰着眼前这片即将决定天下归属的战场。他的左右,文臣武将阵列森严:
河北谋士,智囊云集:
监军沮授神色凝重,目光如炬;治中别驾田丰眉宇间带着深思;行军参谋许攸目光敏锐,似在观察地形;别驾逢纪、陈宫肃立一旁;程昱则静立谋士队列中,这位新近投效的谋士虽沉默寡言,却已展现出不凡的才智。此外,辛评、辛毗等谋士也在队列之中。
猛将如云,战意昂扬:
先锋大将颜良持刀立马,威风凛凛;右翼大将文丑横槊远眺,战意昂扬;左军主帅张合沉稳持重;后军主将高览气定神闲。更令人瞩目的是新近归附的几位将领:常山赵子龙白袍银枪,英姿勃发;并州张文远持戟肃立,目光锐利;陷阵营统帅高顺虽沉默寡言,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淳于琼、韩猛、蒋奇、吕威璜等一众战将分别两侧,甲胄鲜明。
袁绍的目光越过缓缓流淌的官渡水,投向南方那道隐约可见的土黄色壁垒。他环视左右谋士,沉声道:曹孟德以三万之众据险而守,诸位以为该如何破敌?
沮授率先开口:明公,观曹军扎营,背靠山险,前临水道,营寨互为犄角,深得兵法之要。我军虽众,也不可轻敌。
田丰补充道:沮监军所言极是。曹操善于用兵,我军当以正合,以奇胜。不妨先深沟高垒,与敌相持,待其粮尽,自然可破。
袁绍微微颔首,目光中露出深思之色:二位所言,正合我意。曹操确实不可小觑。不过...他话锋一转,我军十倍于敌,若一味相持,恐失战机。
这时程昱出列道:明公明鉴。在下连日观察,曹军虽据险要,但其东南方向山势较缓,或可出奇兵。
袁绍认真考虑着程昱的建议,手指轻轻敲击着马鞍:仲德此议甚善。不过曹操多谋,必在险要处设伏。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接下来的三日,官渡两岸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北岸,袁军展现出令人震撼的工程能力。在沮授的统筹指挥下,十万大军分成三班,日夜不停地修筑营垒。最先成型的是沿河的前沿营寨,由淳于琼率领的一万精兵驻守,营寨高达三丈,寨墙上遍布箭楼,可以俯视整个河道。
中军大营位于距河五里的一处高地上,袁绍的帅帐以牛皮覆盖,周围环绕着各位谋士和将领的营帐。更令人惊叹的是,袁军甚至在营寨后方修建了一条直通乌巢粮仓的驰道,以便粮草运输。
这日正午,袁绍在众将簇拥下巡视营区。望着眼前绵延不绝的营帐和如林的旌旗,他转向谋士们问道:诸位以为,我军营垒还有何疏漏之处?
田丰仔细巡视后指出:明公,左翼张合将军的营寨虽然坚固,但与中军大营间隔较远。若曹军趁夜突袭,恐救援不及。
袁绍认真观察后点头:元皓考虑周详。传令张合,在营寨之间增筑三道栅栏,多设哨岗。
沮授补充道:明公,我军粮道也需加强防护。乌巢粮仓关系全军命脉,当派重兵把守。
此言甚是。袁绍立即传令,命蒋奇率五千精兵,专司粮道防护。
这时,新归附的赵云出列道:明公,末将连日观察对岸,发现曹军似乎在东南山麓暗藏伏兵。
张辽也补充道:末将也发现异常。曹军营中炊烟数量,似乎与其宣称的三万之数不符。
袁绍认真听取着每一位将领的汇报,时而点头,时而发问,展现出明主的睿智与气度。
在南岸,曹军也在加紧布防。曹操亲自督导,在营寨前挖掘了数道深壕,布置了无数鹿角、铁蒺藜。
曹营阵容鼎盛:
谋士以荀彧、郭嘉、贾诩、刘晔为首,更有满宠、戏志才等智囊随军参赞。武将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室将领,曹纯率领虎豹骑严阵以待,李典、于禁、乐进等将领各司其职,更有典韦、许褚等猛将护卫左右。
曹操望着北岸浩大的工程,不禁感叹:袁本初用兵,果然不同往日。
郭嘉轻咳一声,献计道:丞相,袁绍虽众,但其麾下谋士各怀心思。许攸贪财,若能施以离间之计,必可见效。
满宠补充道:奉孝所言极是。我军还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派小股部队袭扰其粮道。
戏志才也道:袁军新得赵云、张辽等将,看似声势更盛,实则诸将尚未归心,此其破绽也。
曹操点头称善:诸位妙计。不过当前要务,是要顶住袁绍的第一波攻势。
夏侯惇独目圆睁,声如洪钟:丞相放心!我军虽少,却是百战精锐。必让袁绍尝尝苦头!
曹仁指着对岸道:丞相请看,袁军正在调动,似要试探我军虚实。
李典沉稳分析:袁绍必是想先探明我军的布防情况,再作打算。
第三日黄昏,袁绍在中军大帐召集文武议事。
大帐内,文臣武将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袁绍端坐主位,环视众人:三日已过,营垒已成。诸位以为,下一步该如何进兵?
逢纪率先出列:明公,我军士气正盛,当立即渡河,与曹操决一死战!
许攸却提出异议:不可!官渡水势湍急,渡河作战凶险万分。曹操必在渡口设伏。
田丰支持许攸的看法:子远所言有理。我军利在持久。应当深沟高垒,与敌相持。待其粮尽,自然退兵。
袁绍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沉吟片刻后道:诸位所言都有道理。不过...他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我军十倍于敌,若一味相持,确实可惜。不如先派小股部队试探,既可探明曹军虚实,又可麻痹敌军。
程昱赞同道:明公英明。在下以为,可派颜良、文丑二位将军率五千精兵试探渡河。张辽、赵云各率一千骑兵在两翼策应。
沮授补充道:还需派高顺将军率陷阵营在后接应,以防不测。
袁绍从善如流,当即下令:就依诸位之计。颜良、文丑听令!明日率五千精兵,试探渡河。张辽、赵云在两翼策应,高顺率陷阵营接应。
末将领命!五位将领齐声应诺。
次日拂晓,战鼓声震天动地。颜良、文丑率领的五千精兵开始强渡官渡水。对岸曹军箭如雨下,渡河部队陷入苦战。
就在两军激战正酣时,张辽和赵云率领的骑兵突然从侧翼杀出,直扑曹军阵地。这一出其不意的突击,顿时打乱了曹军的防御。
常山赵子龙在此!白袍将军一马当先,银枪所向披靡。
张辽更是勇不可挡,率领骑兵在曹军阵中左冲右突。
对岸观战的袁绍见状,却并未冒进。他转向沮授:监军以为,现在是否应该全军压上?
沮授仔细观察战局后摇头:明公,曹操在用诱敌之计。你看曹军虽然后退,但阵型不乱,其中必有埋伏。
田丰也道:沮监军明见。曹操这是在诱使我军主力渡河。
袁绍点头称是:二位所见与我不谋而合。传令,鸣金收兵!
首次交锋,双方各有胜负。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是开始。
当晚,袁绍再次召集谋士议事。程昱献计:明公,今日试探,已探明曹军虚实。在下以为,可派小股部队夜袭其粮道。
许攸却道:此计虽好,但曹操多谋,必有所备。
袁绍认真分析后道:二位所言都有道理。不如这样:派韩猛率三千精兵袭扰粮道,但主要目的不是烧粮,而是试探曹军布防。
这个明智的决策让众谋士纷纷叹服。而对岸的曹操得知袁绍的用兵后,也不禁感叹:袁本初用兵,果然比往日精明多了。
在曹军大帐中,郭嘉对曹操道:袁绍今日用兵,章法严谨,与往日大不相同。看来是得了高人指点。
戏志才点头道:观其用兵之道,既有沮授之稳,又有田丰之智,更兼程昱之奇,确实难对付。
曹操沉吟道:如此说来,这场仗要比预想的更加艰难了。
官渡水畔,两大军事集团的终极对决,在智慧与勇气的较量中,缓缓拉开序幕。这场战役,必将成为决定天下命运的关键一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