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冬,丁丑日,辰时初刻。
许都皇宫,德阳殿内金碧辉煌,七十二根蟠龙金柱在晨曦中闪耀着冷冽的光芒。汉献帝刘协端坐龙椅,年仅十六岁的天子面色苍白如纸,双手紧紧抓住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云。
殿外寒风呼啸,殿内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热。今日的朝会非比寻常,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将是一场决定汉室四百年江山命运的关键之争。
曹操立于百官之首,身着绛紫色朝服,腰佩先帝御赐宝剑,神色冷峻如铁。他微微侧首,向身后的治书侍御史钟繇递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钟繇会意,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准备率先发难。
陛下!钟繇手持玉笏,跨步出列,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洪亮回荡,臣有本奏!
献帝勉强维持着天子的威仪,声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钟爱卿请讲。
钟繇展开早已备好的奏章,朗声诵读:臣闻:赏罚明则民尽忠,爵禄当则士效死。今大将军袁绍,扫平北疆,匡扶社稷,功盖寰宇。其德可比周公,其功可追伊尹。臣伏请陛下顺应天意,加封袁绍为晋王,赐九锡,以彰其功!
荒谬!
话音刚落,国丈伏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位向来低调的皇亲此刻怒发冲冠,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不住颤抖:钟元常!你可知非刘不王乃是高祖遗训?今日若开此例,他日九泉之下,你我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
谏议大夫孔融紧随其后,语带讥讽:依钟御史之言,莫非还要效仿王莽故事?当年王莽也是先称安汉公,再居摄政,最后...
孔文举!曹操厉声打断,声音如惊雷炸响,慎言!袁本初忠心为国,岂是王莽可比?你若再敢口出狂言,休怪操不念旧情!
孔融毫不退让,直面曹操:丞相!今日若封异姓王,明日就该有人要行禅让之事了!高祖皇帝白马之盟犹在耳畔,尔等竟敢如此放肆!
这时,太中大夫贾诩缓缓出列,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诸位大人,容贾某一言。如今天下动荡,非非常之人不能定非常之事。袁本初平定北方,功在社稷。若不得相称之位,何以服众?何以安天下?
服众?少府耿纪冷笑一声,贾文和此言差矣!我大汉四百年基业,何时需要向臣子低头?尔等口口声声说袁绍忠心,却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岂非自相矛盾?
钟繇立即反驳,声音激昂:耿少府!你口口声声大汉基业,可知如今汉室威严还剩几分?自黄巾乱起,天下分崩,诸侯割据。若非袁大将军心存仁念,此刻站在这里的,就是他的铁骑了!你可知道河北四十万大军是何等概念?
放肆!执金吾韦晃怒喝,钟繇!你这是在威胁天子吗?当着陛下的面,竟敢如此大放厥词!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保皇派以伏完、孔融为首,引经据典,力陈异姓封王之弊;而曹操一党则以钟繇、贾诩为先锋,反复强调当前危局。
侍中华歆见局势僵持,适时出列:陛下,诸位大人,容华某一言。如今之势,确非寻常。袁绍坐拥北疆,带甲百万,若不得相称之位,恐生变故。不若先封国公,以示恩宠?
华子鱼!孔融怒目而视,你也要做贰臣吗?今日退一步,明日就要退百步!尔等可还记得董卓之乱?可还记得李傕、郭汜之祸?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直沉默的荀彧突然开口:陛下,臣有一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尚书令身上。这位向来以忠义着称的谋士,此刻面色凝重,仿佛背负着千钧重担。
荀彧缓步出列,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诸公争论不休,无非是担心袁绍有不臣之心。然则,若袁绍真有异志,何须等待朝廷册封?
他环视众人,声音低沉而清晰:如今北方已定,袁绍若要南下,易如反掌。他既重名分,便是心存汉室。我等何不顺势而为,既全其名,又保社稷?
荀文若!孔融痛心疾首,几乎要跪倒在地,你...你也要背弃汉室吗?当年在颍川,你我是如何立誓的?臣等必当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些话,你都忘了吗?
非是背弃,是求生!曹操突然提高声调,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公可知道,就在昨日,袁绍已派使者前往荆州、益州?若等刘表、刘璋抢先与袁绍结盟,届时天子置于何地?朝廷置于何地?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震得众人目瞪口呆。
伏完脸色大变,指着曹操的手不住颤抖:曹操!你...你这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是又如何?曹操目光如电,扫过在场每一个保皇派大臣的脸,总比坐以待毙强!尔等口口声声忠义,可曾想过若是袁绍大军压境,天子安危谁来保证?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华歆突然开口:诸位大人,下官倒有一问:若今日不封晋王,他日袁绍自立为王,诸位又当如何?届时朝廷威信扫地,天子威严何存?
这个问题直指要害,让保皇派一时语塞。
孔融强自争辩:即便如此,我等也可联络外藩,共抗袁绍!刘备在徐州,刘表在荆州,皆当世英雄,必不会坐视不理!玄德公仁德布于四海,景升兄坐拥荆襄九郡,若得他们相助...
哈哈哈!曹操突然大笑,笑声中充满讥讽,孔文举啊孔文举,你真是天真!刘备?他如今自身难保!刘表?他早已派人向袁绍示好!尔等还在做着中兴汉室的美梦吗?
钟繇趁势进逼,声音铿锵: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等外藩抢先与袁绍结盟,届时天子威严何在?难道要等到袁绍在邺城自立为帝,陛下才肯面对现实吗?
献帝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哭腔:难道...难道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朕...朕...
曹操躬身道:陛下,识时务者为俊杰。今日册封晋王,陛下仍是天子;若是拖延日久,恐生变故啊!袁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若是他们失去耐心...
陛下!不可啊!伏完跪地哭诉,老泪纵横,今日若开此例,他日必然后患无穷!臣请陛下速派使者,联络刘备、刘表,共扶汉室!只要陛下密诏一出,天下忠义之士必当云集响应!
贾诩冷冷道:伏大人是要让陛下与袁绍为敌吗?你可知道,袁绍麾下颜良、文丑,皆万人敌;张合、高览,俱是当世名将;更不用说新归附的夏侯惇、许褚之流。若是开战,陛下安危谁来保证?尔等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朝堂之上,顿时陷入僵局。保皇派坚持要联络外藩,共抗袁绍;而曹操一党则反复强调当前危局,力主妥协。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曹操突然向殿外使了个眼色。
片刻之后,殿外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一队全身披挂的禁军持戟而入,分列大殿两侧,冰冷的铁甲在晨曦中泛着寒光。
你们...你们要做什么?献帝惊恐地站起,龙袍下的身躯不住颤抖。
曹操躬身道:陛下勿惊,这是为了陛下的安全。近日许都颇不太平,臣不得不加强戒备。
他转身面对众臣,声音冰冷如铁:今日之议,关系社稷存亡。若有谁妄图挟持天子,休怪操无情!
这番赤裸裸的威胁,让保皇派众人面色惨白。孔融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再发一言;伏完老泪纵横,颓然跪地;其他保皇派大臣也都面如死灰。
荀彧见状,知道时机已到,缓缓出列:陛下,臣以为...钟御史所奏,虽有违祖制,却是当前唯一可行之策。为天下苍生计,为社稷安危计,请陛下...准奏。
这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保皇派的抵抗。
献帝看着殿下分列的禁军,又看看面如寒霜的曹操,终于颓然坐回龙椅,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既...既然如此,就依...依丞相所言吧。
这一刻,德阳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时代,就此终结。
曹操躬身领旨,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陛下圣明。
而在殿外,一骑快马已经准备好,要将这个消息,即刻送往北方。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轰然转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